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嶽飛:仰天長嘯《滿江紅》,千古奇冤“莫須有”

嶽飛: 仰天長嘯《滿江紅》, 千古奇冤"莫須有"

文 l 雪花如糖

宋朝是詞的王國。 上至皇帝大臣, 下到凡夫走卒、青樓歌妓, 莫不吟詞唱曲。 兩宋期間共出現過一千三百多位元詞人, 留下作品近兩萬首。 在這些作品中, 有一首詞婦孺皆知, 讀來氣壯山河, 猶如一曲恢宏磅礴的交響樂, 奏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各種宋詞排行榜中, 它都穩居前十。

這就是嶽飛的《滿江紅》。

有人評價《滿江紅》孤篇壓兩宋, 雖是溢美之詞, 但卻道出了它在宋詞中無可取代的位置。

它背後是那段令人屈辱、痛心疾首的故事。

01.

1103年, 岳飛出生于河南一農民家庭,

靠租種別人的田地, 勉強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父親岳和識得少許字, 充當了兒子的啟蒙老師。

天才一般會在小時候就對某個領域發生濃厚的興趣。 比起《四書五經》, 嶽飛對《孫武兵法》、《春秋左傳》情有獨鍾。 在幫父母幹農活之餘, 便如饑似渴地學習。 繁重的農活沒有壓垮他瘦弱的身體, 反而讓他更加結實強健。 青春少年時, 已力大無比, 能拉滿三百斤的大弓。 但僅有蠻力也只能是一介莽夫, 如那個秦武王, 喜歡炫耀神力, 結果因舉鼎而命喪黃泉。

而嶽飛, 不僅有力量, 還善使槍射箭, 在陳廣、周、同的指導下, 百發百中, 是全縣聞名遐邇的神槍手。

1122年, 宋金聯手攻遼。 劉也在民間招驀一支"敢戰士 ", 即敢死隊。 不滿20歲的岳飛應招,

憑過人的武藝, 很快升任為敢死隊隊長, 揭開了他的戎馬生涯。

但由於宦官童貫掛帥, 指揮無方, 這次征遼無功而返, 英雄也沒有用武之地。 此時恰逢父親去世, 岳飛只好回鄉奔喪。

三年後, 對宋覬覦已久的金國, 撕毀兩國盟約, 兵分兩路攻打北宋。 汴京被圍, 徽、欽二帝被俘, 發生了千古恥辱的"靖康之禍"。

徽宗的九兒子趙構在商丘稱帝, 南宋政權建立。 議和還是主戰? 這是擺在新皇帝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 然而, 趙宋王室的"恐金症"猶如今天中國男足的"恐韓症", 是個無法治癒的頑疾。 為了訖和, 趙構將黃河以北的土地拱手相讓, 但金人並沒有因此而善罷甘休, 而是繼續攻打。

面對這種局勢, 趙構做了一個堅定的逃跑主義者。

他帶著群臣一路撤退向南逃走, 從商丘到揚州、杭州、南京, 又繼續南下到浙江紹興、寧波、定海、溫州等。 金兵在後面窮追不捨。

這時期的嶽飛, 三年孝期已滿。 國難當頭, 他匆匆告別妻兒老母, 踏上了抗金之路。 1128年, 投奔留守汴京的宗澤, 率50O輕騎于汜水關擊退金軍, 嶽飛被提拔為都統制。

千里馬終於遇到伯樂, 他在抗金戰場上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 年逾七旬的宗澤, 連續四次上書北伐, 然而高宗抱著逃得離金兵越遠越安全的念頭, 不予理睬。 郁憤成疾的宗澤吟著"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與世長辭。

宗澤死後, 投降派杜充接任, 留守東京, 他非旦沒有組織部隊奮起抗金, 反而指使人肆意破壞京城防禦體系, 以此討好金人。

部下見狀, 失望之際, 紛紛離開。 這更加助長了金人的氣焰, 金太宗又發起一輪猛攻, 準備捉拿趙構。

正在和宮女尋歡作樂的趙構, 聽到金兵已逼近揚州, 嚇得屁滾尿流, 帶著十萬御林軍, 倉皇中向杭州奔去。 據說因這次受驚過度, 致高宗喪失傳宗接代的能力。

連皇上都棄城而逃, 城內普通百姓更是驚惶失措, 個個背起包獄, 牽著兒女, 匆忙奔逃。 大街上亂作一團, 御林軍為了爭路, 不惜踩傷無辜百姓。

金人不費吹灰之力, 坐擁揚州。 隨後燒殺搶劫, 肆意殘踏。 昔日繁華似錦、煙柳畫橋, 令文人墨客醉生夢死的揚州啊, 成了屍骨遍野、雜草叢生的廢墟。

杜充聽到高宗已逃往杭州, 便棄汴京, 揮師南下。 岳飛直言相勸, 未果, 不得已隨杜充撤到建康。

撤退的杜充暗合高宗收縮兵力、保住南宋小朝廷的意圖, 被升仁右相, 留守建康。 此時, 高宗又將一封求和書送到金兀術手中。

金人如北方的狼, 貪婪而兇狠。 趙構的求和無濟於事, 他們繼續沿長江北岸逼近建康。 杜充並不主動出擊, 而是等到金兵打來, 又效仿皇帝上演了一出棄城而逃的戲。

主帥逃跑, 部下及士兵像得了瘟疫, 也紛紛丟盔卸甲。 在這危難之際, 嶽飛力挽狂瀾, 以慷慨的言辭勸說部下應忠義報國。

然而, 寡不敵眾, 建康失守。 岳飛退守茅山, 又移師廣德, 轉戰敵後。

皇帝從杭州逃往越州、明州又到定海, 金兀術則帶兵窮追猛打。 在敵後的岳飛輾轉於江南水鄉, 隨時襲擊金軍的殿后部隊。 由於岳飛的獨立指揮, 作戰靈活,在廣德六戰六捷,聲名大震,周圍老百姓紛紛響應,應徵入伍,部隊壯大至兩萬人。後又在常州四戰四勝,高宗皇帝看見了一絲希望,終於發來一紙詔書,命嶽飛配合守鎮江的韓世忠,一起收復建康。

這是一次配合默契的戰役,打得漂亮。韓世忠在水路用海船緊緊卡住敵人,岳飛在陸路與其激戰,大敗敵軍。金兀術不得不轉頭往建康撤,韓世忠調船火速追尾,攔截了金兵的渡江計畫。後陸路金兵又向建康進發,嶽飛事先設伏于牛頭山,突襲成功。

歷經一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收復建康,宣告了金軍第一次南侵的失敗,金兀術不得不北撒,南宋渡過了危機。1130年,成為宋金交戰中的分水嶺。

02.

攘外必先安內。在高宗內心裡,他俱怕金人的鐵騎,但更怕民眾。剛剛打了勝仗,並沒有趁勝追擊,收復兩淮失地,而是把重心放在收拾民匪遊寇上。這些遊寇是從軍隊逃亡的潰兵,聚集一方,搔擾百姓。

嶽飛被任命為通泰鎮撫使,步入南宋高級將領的行列,去征討李成、張用、曹成等。幾年征討,所向披靡。

南宋建都杭州後,並沒有讓百姓休生養息,而是變本加厲地盤剝。民眾不堪負重,揭杆而起。嶽飛又被派往鎮壓農民起義。所到之處,只擒殺起義領袖,不傷無辜百姓。尤其是皇上曾密旨屠殺虔城,以泄太后受驚之憤,但嶽飛抗旨不遵。

由於圓滿地完成安內任務,高宗詔見岳飛,封其為江西制置使,並在九江獨立置帥府,統帥神武后軍,賜金錢戰袍、金線手刀、戰馬,授一面"精忠嶽飛"的大旗,這是對岳家軍的最好嘉獎。

此時,嶽飛不過三十一歲,在世人眼裡,已是功成名就。可是他並沒有高興,反而悶悶不樂,因他的抱負是剿滅金賊,收復中原,忠義報國,而不是將長槍矛戈刺向同胞。

從杭州返回九江的路上,他思緒萬千,寫下千古傳頌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懷著一腔怒火,來到江邊,憑欄北望,一場瀟瀟雨剛剛停歇。抬頭看看天空,真想駿馬嘶吼,馳騁沙場,這是何等的壯懷激烈。三十年來,披星戴月八千里,所建功名不過如塵土一樣,微不足道。身為男兒,千萬不要消磨大好的青春歲月,待到頭髮斑白,徒自悲傷,再歎壯志未酬,就為時已晚啊。

靖康之恥,到現在都還沒有雪洗。作為臣子,這種滿腔的憤恨何時才能平息。真想駕著長車,踏破賀蘭山,捋虜金賊,用他們的血肉祭奠失去的亡靈。那時就可以實現收復山河的夢想,把勝利的捷報向朝廷頻傳。

聽過無數柔美纏綿的婉約詞,吟過多少壯美激烈的豪放曲,但都沒有《滿江紅》這樣強大的震撼力量,令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

紹興四年,偽齊政權劉豫,在金人支持下進攻義軍,中部告急。中線防守迫在眉睫,嶽飛又主動上書請戰。僅兩個月的時間,嶽飛就收復襄陽六郡,被封為清遠節度使。

03.

南宋軍事力量逐漸加強。而金國正經歷政局動盪,對南宋的入侵計畫也發生分岐。此時,正是北伐的大好時機。然而,金國的奸細秦檜拜相,掌握朝政大權。

在秦檜的慫恿下,高宗認為議和的春天已到來,便命秦檜商談相關事宜。而嶽飛等人堅決反對秦檜的作法,當然這也意味著與高宗的意願背道而馳。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高宗對嶽飛產生了猜忌與不信任,為嶽飛後來的殺身之禍埋下隱患。

1137年,岳飛上書高宗,請求立趙璦為皇太子。在岳飛心裡,立儲是國本,身為臣子,應該關心國家大計。但他只顧著表達高度的責任心,卻忘了自己武將的身份。高宗聽後,冷冷地丟下一句:

卿言雖忠,然握重兵在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字字誅心,令人不寒而慄。

1139年,金國撕毀和約,又一次大舉南侵。

岳飛率領大軍挺進中原。中原人民欣喜若狂,當地義軍紛紛加入岳家軍,一路勢如破竹,收復蔡州、陳州、鄭州,節節勝利,直逼東京。正在此時,高宗卻一紙令下,命嶽飛不得"逾度",並且讓他將部隊交予屬下,回杭州彙報。嶽飛沒有理睬,專心佈署東京大會戰的計畫。

朱仙鎮大捷後,離東京只有四五十裡。此時金兀術有點害怕了,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歎。敵軍主帥喪失信心,我軍士氣大增,收復汴京指日可待。高宗卻又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嶽飛即刻班師回朝。多年苦心經營的北伐,頃刻間灰飛煙滅。

在班師回朝途中,嶽飛越想越氣,他終於看透了高宗求和的意圖,心灰意冷中提出辭呈,不等皇帝回復,便上廬山為母親守墓。

1141年正月,金兀術又一次渡過淮河,臨近長江。危難之際,高宗又想起嶽飛。岳家軍進援淮西,金軍大敗。這一次抗金,是嶽飛最後一次衝鋒陷陣,戎馬生涯到此結束。

勝利之際,等待他的卻是一張密佈的天羅地網。

西子湖畔,歌舞昇平,朝廷正在舉行慶功宴。韓世忠、張俊被任命為樞密使,岳飛任副樞密使,不再在各自的宣撫司領兵,這招"明升暗將"輕鬆地解除了三大將領的兵權。第二步,尋找岔子,再罷免軍事職務,徹底地消滅其勢力。韓世忠識破此計後,化被動為主動,在皇帝面前訴舊情、表忠心,才得以全身而退。而岳飛竟當面揭穿秦檜等人的陰謀,而被秦檜視為眼中釘,便發動張俊等人彈駭嶽飛。

朝中被殘害忠良的氣氛籠罩。奸臣當道,岳飛悲奮交加,主動提出辭去樞密副使,這恰恰又中高宗下懷。辭官後,嶽飛到廬山隱居。

秋天的廬山,安靜清悠,每日閒步于山林溪水間,嶽飛的心情是否就平靜了呢? 且看這首淒涼低沉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昨夜裡,受寒的蟋蟀一直鳴叫不停。我正做著回到千里之外的夢,卻被驚醒了,已是三更時分,再也沒有睡意,便獨自起身在院裡繞行。四處靜悄悄,簾外的月光格外皎潔。一生為功名事業奔波,頭髮都白了,家鄉的松竹已老,一排排地阻斷了我回鄉的歸程。那抗金的大業還未完成,想付一曲瑤琴,訴說自己的心事,但沒有知音,弦斷了又有誰聽?

岳飛感歎知音少。其實在這個時候,若有人從旁為他出謀劃策,或許可以躲過殺身之禍。妻子李娃其實不僅賢淑且聰慧異常。有次嶽飛不在軍中,有一叛徒要造反,李娃暗中調查,掌握證據後再當眾宣佈。岳飛知道後嚴加斥責,不許她再插手軍務。自此後,她只能侍奉老人,撫養子女,而不敢為他在事業上排憂解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女性心思細膩,在洞察人性方面有獨特的優勢。韓世忠能在皇帝面前求情,全身而退,這種變通是否也有梁紅玉的一份功勞?

在嶽飛隱居期間,秦檜等人正緊羅密鼓地與金談議和。金提出一個條件: 必先殺嶽飛。一個月後,秦檜設計騙嶽飛至大理寺,岳被關入大牢。在搜集各種證據無果後,就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嶽飛。

時間永遠定格在1142年1月28日,39歲的嶽飛,發出"天日昭昭! 天日昭昭"的呐喊,奔赴刑場。真是:

仰天長嘯《滿江紅》,千古奇冤"莫須有"。

04.

高宗的屈辱求和、與秦檜陰謀陷害嶽飛的背後,無外乎這幾個心理:

第一,高宗不希望徽宗、欽宗回來。一方面是怕他們回來,取代自己的皇位。因在南宋人民的心中,他一直扮演著"代理皇帝"的角色,只要"二聖"回來,他就得讓位。另一方面在內心深處,高宗討厭父皇徽宗。自幼時起,他的母親韋氏不受寵愛,而自己也常常被父皇遺忘,臨到大難,還把自己送到敵營當人質。多年來的隱忍與委屈讓他忘記國恥與孝道,寧可委屈求和、偏安一隅,也不願奮起北伐。

在長期和宋打交道的過程中,金統治者對高宗的心理摸得一清而楚,所以他們一邊羞辱徽、欽二帝,一面又不殺他們,並時不時地以放回欽宗來要脅趙構,作為議和的秘密武器。

第二,俱怕武將。北宋重文抑武的國策背後一直隱藏著這樣的念頭:武將血液中有衝動、好鬥、叛逆的天性,會令他們發動政變。這也是為何在嶽飛提出立皇子時,高宗格外誓惕,因岳家軍後來已占全國軍隊的六成。所以嶽飛此舉不單是挫傷他不能生育的自尊心,更是怕嶽飛挾少主而令天下。

第三,深宮中長大的高宗,缺乏男兒血性,懼怕金人的鐵騎,長期被失敗主義情緒籠罩。每到勝利關頭,便主動撒兵,抱著見好就收的念頭,一方面保留兵力守護小朝廷,另一方面又以勝利作為議和談判的籌碼,讓自己的皇位得以苟延殘喘。

在這場抗金鬥爭與民族大義的背後,不僅是政治利益的博奕,還有人性的較量。一生以精忠報國為使命的嶽飛,顯然很少去揣磨聖意。

有人說,假如岳飛情商高些,命運不致如此。

歷史沒有假設,嶽飛只有一個。正因如此,也才有了千古名篇《滿江紅》,它那飽滿的愛國熱情,激昂的鬥志,一直激勵著後人,響徹千年。

作戰靈活,在廣德六戰六捷,聲名大震,周圍老百姓紛紛響應,應徵入伍,部隊壯大至兩萬人。後又在常州四戰四勝,高宗皇帝看見了一絲希望,終於發來一紙詔書,命嶽飛配合守鎮江的韓世忠,一起收復建康。

這是一次配合默契的戰役,打得漂亮。韓世忠在水路用海船緊緊卡住敵人,岳飛在陸路與其激戰,大敗敵軍。金兀術不得不轉頭往建康撤,韓世忠調船火速追尾,攔截了金兵的渡江計畫。後陸路金兵又向建康進發,嶽飛事先設伏于牛頭山,突襲成功。

歷經一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收復建康,宣告了金軍第一次南侵的失敗,金兀術不得不北撒,南宋渡過了危機。1130年,成為宋金交戰中的分水嶺。

02.

攘外必先安內。在高宗內心裡,他俱怕金人的鐵騎,但更怕民眾。剛剛打了勝仗,並沒有趁勝追擊,收復兩淮失地,而是把重心放在收拾民匪遊寇上。這些遊寇是從軍隊逃亡的潰兵,聚集一方,搔擾百姓。

嶽飛被任命為通泰鎮撫使,步入南宋高級將領的行列,去征討李成、張用、曹成等。幾年征討,所向披靡。

南宋建都杭州後,並沒有讓百姓休生養息,而是變本加厲地盤剝。民眾不堪負重,揭杆而起。嶽飛又被派往鎮壓農民起義。所到之處,只擒殺起義領袖,不傷無辜百姓。尤其是皇上曾密旨屠殺虔城,以泄太后受驚之憤,但嶽飛抗旨不遵。

由於圓滿地完成安內任務,高宗詔見岳飛,封其為江西制置使,並在九江獨立置帥府,統帥神武后軍,賜金錢戰袍、金線手刀、戰馬,授一面"精忠嶽飛"的大旗,這是對岳家軍的最好嘉獎。

此時,嶽飛不過三十一歲,在世人眼裡,已是功成名就。可是他並沒有高興,反而悶悶不樂,因他的抱負是剿滅金賊,收復中原,忠義報國,而不是將長槍矛戈刺向同胞。

從杭州返回九江的路上,他思緒萬千,寫下千古傳頌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懷著一腔怒火,來到江邊,憑欄北望,一場瀟瀟雨剛剛停歇。抬頭看看天空,真想駿馬嘶吼,馳騁沙場,這是何等的壯懷激烈。三十年來,披星戴月八千里,所建功名不過如塵土一樣,微不足道。身為男兒,千萬不要消磨大好的青春歲月,待到頭髮斑白,徒自悲傷,再歎壯志未酬,就為時已晚啊。

靖康之恥,到現在都還沒有雪洗。作為臣子,這種滿腔的憤恨何時才能平息。真想駕著長車,踏破賀蘭山,捋虜金賊,用他們的血肉祭奠失去的亡靈。那時就可以實現收復山河的夢想,把勝利的捷報向朝廷頻傳。

聽過無數柔美纏綿的婉約詞,吟過多少壯美激烈的豪放曲,但都沒有《滿江紅》這樣強大的震撼力量,令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

紹興四年,偽齊政權劉豫,在金人支持下進攻義軍,中部告急。中線防守迫在眉睫,嶽飛又主動上書請戰。僅兩個月的時間,嶽飛就收復襄陽六郡,被封為清遠節度使。

03.

南宋軍事力量逐漸加強。而金國正經歷政局動盪,對南宋的入侵計畫也發生分岐。此時,正是北伐的大好時機。然而,金國的奸細秦檜拜相,掌握朝政大權。

在秦檜的慫恿下,高宗認為議和的春天已到來,便命秦檜商談相關事宜。而嶽飛等人堅決反對秦檜的作法,當然這也意味著與高宗的意願背道而馳。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高宗對嶽飛產生了猜忌與不信任,為嶽飛後來的殺身之禍埋下隱患。

1137年,岳飛上書高宗,請求立趙璦為皇太子。在岳飛心裡,立儲是國本,身為臣子,應該關心國家大計。但他只顧著表達高度的責任心,卻忘了自己武將的身份。高宗聽後,冷冷地丟下一句:

卿言雖忠,然握重兵在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字字誅心,令人不寒而慄。

1139年,金國撕毀和約,又一次大舉南侵。

岳飛率領大軍挺進中原。中原人民欣喜若狂,當地義軍紛紛加入岳家軍,一路勢如破竹,收復蔡州、陳州、鄭州,節節勝利,直逼東京。正在此時,高宗卻一紙令下,命嶽飛不得"逾度",並且讓他將部隊交予屬下,回杭州彙報。嶽飛沒有理睬,專心佈署東京大會戰的計畫。

朱仙鎮大捷後,離東京只有四五十裡。此時金兀術有點害怕了,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歎。敵軍主帥喪失信心,我軍士氣大增,收復汴京指日可待。高宗卻又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嶽飛即刻班師回朝。多年苦心經營的北伐,頃刻間灰飛煙滅。

在班師回朝途中,嶽飛越想越氣,他終於看透了高宗求和的意圖,心灰意冷中提出辭呈,不等皇帝回復,便上廬山為母親守墓。

1141年正月,金兀術又一次渡過淮河,臨近長江。危難之際,高宗又想起嶽飛。岳家軍進援淮西,金軍大敗。這一次抗金,是嶽飛最後一次衝鋒陷陣,戎馬生涯到此結束。

勝利之際,等待他的卻是一張密佈的天羅地網。

西子湖畔,歌舞昇平,朝廷正在舉行慶功宴。韓世忠、張俊被任命為樞密使,岳飛任副樞密使,不再在各自的宣撫司領兵,這招"明升暗將"輕鬆地解除了三大將領的兵權。第二步,尋找岔子,再罷免軍事職務,徹底地消滅其勢力。韓世忠識破此計後,化被動為主動,在皇帝面前訴舊情、表忠心,才得以全身而退。而岳飛竟當面揭穿秦檜等人的陰謀,而被秦檜視為眼中釘,便發動張俊等人彈駭嶽飛。

朝中被殘害忠良的氣氛籠罩。奸臣當道,岳飛悲奮交加,主動提出辭去樞密副使,這恰恰又中高宗下懷。辭官後,嶽飛到廬山隱居。

秋天的廬山,安靜清悠,每日閒步于山林溪水間,嶽飛的心情是否就平靜了呢? 且看這首淒涼低沉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昨夜裡,受寒的蟋蟀一直鳴叫不停。我正做著回到千里之外的夢,卻被驚醒了,已是三更時分,再也沒有睡意,便獨自起身在院裡繞行。四處靜悄悄,簾外的月光格外皎潔。一生為功名事業奔波,頭髮都白了,家鄉的松竹已老,一排排地阻斷了我回鄉的歸程。那抗金的大業還未完成,想付一曲瑤琴,訴說自己的心事,但沒有知音,弦斷了又有誰聽?

岳飛感歎知音少。其實在這個時候,若有人從旁為他出謀劃策,或許可以躲過殺身之禍。妻子李娃其實不僅賢淑且聰慧異常。有次嶽飛不在軍中,有一叛徒要造反,李娃暗中調查,掌握證據後再當眾宣佈。岳飛知道後嚴加斥責,不許她再插手軍務。自此後,她只能侍奉老人,撫養子女,而不敢為他在事業上排憂解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女性心思細膩,在洞察人性方面有獨特的優勢。韓世忠能在皇帝面前求情,全身而退,這種變通是否也有梁紅玉的一份功勞?

在嶽飛隱居期間,秦檜等人正緊羅密鼓地與金談議和。金提出一個條件: 必先殺嶽飛。一個月後,秦檜設計騙嶽飛至大理寺,岳被關入大牢。在搜集各種證據無果後,就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嶽飛。

時間永遠定格在1142年1月28日,39歲的嶽飛,發出"天日昭昭! 天日昭昭"的呐喊,奔赴刑場。真是:

仰天長嘯《滿江紅》,千古奇冤"莫須有"。

04.

高宗的屈辱求和、與秦檜陰謀陷害嶽飛的背後,無外乎這幾個心理:

第一,高宗不希望徽宗、欽宗回來。一方面是怕他們回來,取代自己的皇位。因在南宋人民的心中,他一直扮演著"代理皇帝"的角色,只要"二聖"回來,他就得讓位。另一方面在內心深處,高宗討厭父皇徽宗。自幼時起,他的母親韋氏不受寵愛,而自己也常常被父皇遺忘,臨到大難,還把自己送到敵營當人質。多年來的隱忍與委屈讓他忘記國恥與孝道,寧可委屈求和、偏安一隅,也不願奮起北伐。

在長期和宋打交道的過程中,金統治者對高宗的心理摸得一清而楚,所以他們一邊羞辱徽、欽二帝,一面又不殺他們,並時不時地以放回欽宗來要脅趙構,作為議和的秘密武器。

第二,俱怕武將。北宋重文抑武的國策背後一直隱藏著這樣的念頭:武將血液中有衝動、好鬥、叛逆的天性,會令他們發動政變。這也是為何在嶽飛提出立皇子時,高宗格外誓惕,因岳家軍後來已占全國軍隊的六成。所以嶽飛此舉不單是挫傷他不能生育的自尊心,更是怕嶽飛挾少主而令天下。

第三,深宮中長大的高宗,缺乏男兒血性,懼怕金人的鐵騎,長期被失敗主義情緒籠罩。每到勝利關頭,便主動撒兵,抱著見好就收的念頭,一方面保留兵力守護小朝廷,另一方面又以勝利作為議和談判的籌碼,讓自己的皇位得以苟延殘喘。

在這場抗金鬥爭與民族大義的背後,不僅是政治利益的博奕,還有人性的較量。一生以精忠報國為使命的嶽飛,顯然很少去揣磨聖意。

有人說,假如岳飛情商高些,命運不致如此。

歷史沒有假設,嶽飛只有一個。正因如此,也才有了千古名篇《滿江紅》,它那飽滿的愛國熱情,激昂的鬥志,一直激勵著後人,響徹千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