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都想知道的事兒:故宮的房子多少間?

民間傳說, 故宮共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相傳故宮乃是明成祖朱棣命開國元勳劉伯溫所建。 皇上自然想把皇宮修得堂皇富麗, 這天劉伯溫上奏皇上說:“啟奏萬歲, 臣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 夢見玉皇大帝把臣召到淩霄殿, 對臣說:‘你朝皇帝要修蓋皇宮, 你告訴他!天宮寶殿是一萬間, 凡間宮殿萬不可超過天宮。 你還要告訴他, 要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去保護凡間皇城, 才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你要牢牢記住。 ’玉皇大帝說完這些話, 就撲過來一陣白茫茫的香霧, 一下就把臣嚇醒啦!”皇上就下旨叫劉伯溫去監造皇宮,

而且不許超過一萬間。 劉伯溫領旨就去辦了, 老百姓也等著看劉伯溫怎樣去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這些神仙來保護皇宮。

過了些日子, 劉伯溫就把事兒全都辦好了。 故宮裡的宮殿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三十六金剛就是宮殿門口擺著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 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宮裡的七十二條地溝。 至於那“半”間, 據說是今天所見文華殿后文淵閣西側的樓梯間。 古代人認為“九”是數字中最大的, 皇帝是人間最大的, 所以必須用對應的“九”。 “九”的諧音是“久”, 意為“永久”, 寓意江山天長地久, 永不變色。 所以故宮的房間數有那麼多九。

故宮

後來人們分析,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 自明永樂時初建到清末, 變化很大。 其間經過明代的不斷擴充, 明末戰火的毀壞, 以及清代的修復、增建、改建。 現在所見的文淵閣, 是乾隆年間為存貯《四庫全書》所建, 以前是不存在的。 從建築結構看, “半間”之說難成立。 有兩種確定“間”的標準。 一種是“兩架為間”, 即兩足並列屋架之間的空間為一間。

另一種標準是現在通用的標準“四柱為一間”, 即四柱之中的面積稱為一間。 不管用哪種標準衡量, 說的那文淵閣的“半間”都不是半間, 是一間。

據文獻所記, 文淵閣形制也為六間, 並非五間半。 其形制仿自浙江鄞縣的天一閣。 天一閣建於明代, 為嘉靖時兵部侍郎范欽的私人藏書樓。 建閣之初, 院內開鑿水池, 池中隱有“天一”二字, 因悟“天一生水”之義, 所以閣建為六間, 取“地六成之”意。 文淵閣沿襲天一閣形制, 定位六間建置, 兩梢為樓梯間, 寬僅一步架, 但也確為一間, 而非半間。 由此看來, 文淵閣的間數與所傳故宮房屋間數無關。 1972年, 經考古專家們調查並以四柱為間計算, 故宮有房八千七百零七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