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天國為何要放棄與英國結盟的大好機會?洪秀全真的做錯了嗎?

一直以來, 對太平天國的失敗。 不少人認為“最大的原因, 是不懂外交”, 不會聯合外國勢力來對付清王朝。 反而讓清王朝聯合外國侵略勢力一同來對付自己, 最後被聯合剿殺。

洪秀全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洪秀全真的有那麼糊塗?

我們首先來看下太平天國與外國勢力的之間關係。 洪秀全早在金田起義前, 就發表了他對外國勢力的看法:“如果上帝助吾恢復祖國, 我當教各國各自保管其有之產業, 而不侵害別人所有;我們將要彼此有交誼, 互通真理及知識, 而各以禮相接。 ”

洪秀全這段話規定了太平天國的對外方針, 那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 外國人也是我們的“洋兄弟”, 只要不反對我們革命, 我們就以禮相待。

可以說, 太平天國初期革命形勢是大好的, 外國勢力是支持的。 尤其是英國, 幾次三番到天京與洪秀全商討結盟對付清王朝。 令人意外的是洪秀全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

更要命的是讓英國人惱羞成怒, 調轉槍口來對付太平軍。

太平天國

本來大好的買賣, 為啥會砸了鍋還傷了自己的腳呢?

我們得從英國人到天京結盟說起。 關於英國人到天京結盟, 在《李秀成自述》裡有完整的記載:

“鬼子到過天京,

與天王及(敘)過, 要與天王平分土地, 其願助之。 天王雲不肯:我爭中國, 欲想全圖。 事成平分, 天下失笑。 不成之後, 引鬼子入邦。 鬼子雲:而天王兵雖眾, 不及洋兵萬人。 有我洋兵三、二萬眾, 又有火舟, 一手而平。 鬼子雲:我萬餘之眾打入北京, 後說和。 今尚少我國欠。 爾不與合, 爾天朝不久, 待回我另行舉動。 ”

李秀成的這段話, 道出了一個驚天大陰謀。 那就是“鬼子”(英國人)到天京與洪秀全商議, 要洪秀全與英國合作, 一起攻打清王朝;事成之後, 雙方平分中國。 洪秀全的回答是, 自己要獨佔天下, 如果和英國結盟平分, 勝利了將被天下人恥笑。 如果不成功, 將引狼入室, 危害中國。

英國人在話中強調了其武力的強大, 指明了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一萬多人打入北京的事實,

並告訴洪秀全, 如果你不肯合作, 太平天國將不得長久, 回去之後將起兵攻擊太平天國。

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

支援太平天國抗清是假, 圖謀分裂中國領土是真, 被隱藏的驚天陰謀

後來經過學者考證和清朝方面的資料反映,

到天京與洪秀全密謀結盟分裂中國的英國人正是英國參贊巴夏禮和海軍提督何伯, 二人一人代表英國政府, 一人代表英國海軍。 可見這次會見不是單純的一般會談, 而是英國政府和軍方密謀已久的計畫。

洪秀全的拒絕讓巴夏禮和何伯大怒, 隨即返回整兵準備攻擊太平天國。

巴夏禮與滿清官員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其隨軍日記中記錄了這一事件:“賊到寧波後,夷酋巴夏裡進江寧城,問其來犯通商口岸之故,兩俱出惡言,將來必有一戰。”

清將周騰虎在寫給曾國藩的報告中也說道:“夷人聞浙省淪陷,頭人之金陵與賊目會話,大拂而歸,巴夏裡已赴香港調兵。”

巴夏禮與何伯到天京與洪秀全談判的時間是1861年12月19日,談判失敗後12月27日,英國便照會太平天國,提出四個苛刻條件,一是不准太平軍進攻上海,二是賠償英國人去年在太平天國領域內被打劫的損失,三是以後凡是懸掛英國旗幟的船隻都不准檢查和攔阻,四是不准進入九江、漢口兩地一百里以內,不准侵擾英國領事館。

巴夏禮與滿清大臣柏貴商討對付太平軍

對英國的無禮要求,太平天國斷然拒絕,對照會一一駁斥,並提前攻打上海。

1862年1月,太平天國與英國決裂,英法等國開始與清政府聯合進攻太平軍。

正式開戰後,李秀成率領太平軍在上海擊敗華爾的洋槍隊,在奉賢南橋鎮擊斃了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在青浦活捉了“常勝軍”副管帶法爾思德,將英國陸軍提督士迪佛立圍困在嘉定城,外國勢力組成的侵略隊伍在上海被打得落花流水,遭到重創。

李秀成在《自述》中說道:“那時洋鬼子並不敢與我見仗,戰其即敗。”

李鴻章在上奏給清廷的奏摺中也說:“嘉城複失,逆焰大張,西兵為賊眾所懾,從此不敢出擊賊。”

李秀成軍事指揮處

洪秀全為何要斷然拒絕英國人的結盟要求?難道他不明白拒絕英國的後果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是洪秀全對英國人的兇殘和貪婪早已經了然於心,與英國合作將引狼入室,危急華夏。曾國藩曾問及李秀成,為什麼洪秀全不和英國人合作,要白白浪費這大好的機會。李秀成回答道:“洪秀全本廣東濱海人,素知洋人反復,故不肯與之合夥。”(《李秀成答詞手卷》)。

二是今天起義爆發的前十年,正好是第一次鴉片戰爭。金田起義的不少領導人和士兵曾參加過第一次鴉片戰爭,對英國抱有極強的復仇心理和戒備心理,即使洪秀全答應,眾多將士也不會允許。

三是太平天國運動是與清政府的對抗戰爭,依然是沿襲朝代更替的傳統農民戰爭模式,對於分裂國家的行為,被太平天國眾將士所不齒。

李秀成寶劍

如果洪秀全與英國結盟,那麼太平天國運動的結局將被改寫變,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也將發生大的轉移。

如果真是那樣,那今天的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巴夏禮與滿清官員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其隨軍日記中記錄了這一事件:“賊到寧波後,夷酋巴夏裡進江寧城,問其來犯通商口岸之故,兩俱出惡言,將來必有一戰。”

清將周騰虎在寫給曾國藩的報告中也說道:“夷人聞浙省淪陷,頭人之金陵與賊目會話,大拂而歸,巴夏裡已赴香港調兵。”

巴夏禮與何伯到天京與洪秀全談判的時間是1861年12月19日,談判失敗後12月27日,英國便照會太平天國,提出四個苛刻條件,一是不准太平軍進攻上海,二是賠償英國人去年在太平天國領域內被打劫的損失,三是以後凡是懸掛英國旗幟的船隻都不准檢查和攔阻,四是不准進入九江、漢口兩地一百里以內,不准侵擾英國領事館。

巴夏禮與滿清大臣柏貴商討對付太平軍

對英國的無禮要求,太平天國斷然拒絕,對照會一一駁斥,並提前攻打上海。

1862年1月,太平天國與英國決裂,英法等國開始與清政府聯合進攻太平軍。

正式開戰後,李秀成率領太平軍在上海擊敗華爾的洋槍隊,在奉賢南橋鎮擊斃了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在青浦活捉了“常勝軍”副管帶法爾思德,將英國陸軍提督士迪佛立圍困在嘉定城,外國勢力組成的侵略隊伍在上海被打得落花流水,遭到重創。

李秀成在《自述》中說道:“那時洋鬼子並不敢與我見仗,戰其即敗。”

李鴻章在上奏給清廷的奏摺中也說:“嘉城複失,逆焰大張,西兵為賊眾所懾,從此不敢出擊賊。”

李秀成軍事指揮處

洪秀全為何要斷然拒絕英國人的結盟要求?難道他不明白拒絕英國的後果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是洪秀全對英國人的兇殘和貪婪早已經了然於心,與英國合作將引狼入室,危急華夏。曾國藩曾問及李秀成,為什麼洪秀全不和英國人合作,要白白浪費這大好的機會。李秀成回答道:“洪秀全本廣東濱海人,素知洋人反復,故不肯與之合夥。”(《李秀成答詞手卷》)。

二是今天起義爆發的前十年,正好是第一次鴉片戰爭。金田起義的不少領導人和士兵曾參加過第一次鴉片戰爭,對英國抱有極強的復仇心理和戒備心理,即使洪秀全答應,眾多將士也不會允許。

三是太平天國運動是與清政府的對抗戰爭,依然是沿襲朝代更替的傳統農民戰爭模式,對於分裂國家的行為,被太平天國眾將士所不齒。

李秀成寶劍

如果洪秀全與英國結盟,那麼太平天國運動的結局將被改寫變,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也將發生大的轉移。

如果真是那樣,那今天的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