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平東越之戰經過

漢平東越之戰, 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向南拓展領土的一場戰役。 此戰役為西漢在越地諸戰爭的最後一場大型征戰;戰爭初期, 東越軍隊在騶力等將領的領導下曾取得對西漢軍隊勝利, 但在閩越國自行稱帝的“東越武帝”騶餘善被繇王騶居股與越衍侯吳陽弑殺後, 閩越舉國降漢。

起因背景

西元前112年(元鼎五年), 南越國丞相呂嘉發動政變, 殺死了南越哀王趙興與太后樛氏, 另立新君。 漢武帝聞訊後, 調遣軍隊進攻南越。 東越王余善上書長安請求率8000東越軍跟隨樓船將軍楊僕進攻南越。 然而, 余善行軍至揭陽後,

便停止前進, 並暗中與南越聯繫。 直到漢軍攻克番禹(南越國都), 東越軍始終沒有參與戰爭。 楊僕上書奏請進攻閩越國, 但漢武帝以“士卒勞累”未准, 僅下令各路將軍屯兵于豫章、梅嶺。

余善聞楊僕上書進攻閩越, 而且又見漢軍屯兵於漢閩邊界, 十分憤怒, 遂刻“武帝”印璽並自立為“東越武帝”。

戰爭過程

漢武帝得知消息後, 決心進攻閩越國, 他以畏懦罪殺了避閩越兵鋒而撤退的大農張成和故山州侯劉齒, 調遣四路大軍圍攻閩越國。 第一路由楊僕率領, 出武林, 由崇安分水嶺入閩;第二路由橫海將軍韓說率領, 出句章, 乘船由海路進攻東冶;第三路由中尉王溫舒率領, 經梅嶺, 入閩西;第四路由越侯為戈船、下瀨將軍率領,

出若邪、白沙, 進攻閩越東北。

面對漢軍進攻, 餘善前往漢陽督戰, 指揮東越軍抗擊漢軍。 他派徇北將軍守武林, 敗樓船軍數校尉, 殺長吏。 但漢軍馬上反擊, 樓船將軍率軍斬殺徇北將軍, 逼得東越軍節節敗退。 不久, 四路漢軍都進入福建境內。

在戰況不利情況下, 餘善統兵固守天險泉山。 原留居漢朝的越衍侯吳陽奉漢廷命回閩越勸餘善放棄抵抗, 但餘善不聽。 吳陽便率領本邑兵700人攻佔漢陽城, 使餘善腹背受敵。 面對漢軍的強大攻勢, 閩越貴族內部分化, 餘善勢孤力單, 不得不放棄泉山, 逃回冶都(今福州)。 這時, 越建成侯敖、越繇王居股合謀, 殺餘善, 率部向橫海將軍投降。 余善死後, 葬於東冶。 《閩侯縣誌》:“東越王餘善塚, 在寧棋裡。 ”

影響

閩越亡國後, 東南丘陵正式納入中原政權的版圖中;不過, 此時的東南丘嶺在漢人眼中仍不是“漢地”, 而是越地, 政府對當地亦沒有很強的控制力。 漢朝棄地的表面理由是由於閩越遺民的“反復”和反抗;但更實際的困難是, 要在這一片遍佈森林的崎嶇山區開發農業在當時根本沒有可能, 所以難以派駐軍隊和行政人員。 僅有少量漢族移民從海路南下, 進入福建。 當時東南沿海一帶, 從寧波向南數千里, 居民基本上仍是以閩越族為主。

更多歷史, 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