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初首富沈萬三滅族案始末

愛心提示:在國家壟斷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古代, 財富是受到控制的。 財富按照國家的設想產生、掌握在國家的手中, 就是安全的;財富通過國家規劃之外的方法產生、掌握在民間的手中, 就被視為是危險的。 對於百姓來說, 官府設計好了財富旅途甚至人生旅途, 通過非農手段致富的百姓都是異類。 事實上, 國家對財富的壟斷往往造成“國富民窮”, 即使是歷史上的幾大盛世,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貧困的。 下層百姓努力追求財富, 無可厚非;富裕起來的百姓, 希望能夠保住家產, 同時希望用手裡的錢去賺更多的錢,

也在情理之中。 這就是每個家族的奮鬥歷史, 我們的社會就是由這麼一個個奮鬥史推動發展的。
洪武二十六年(西元1393年)的正月, 蘇州府周莊的糧長顧學文呆在京師應天府(今南京)。 這一天, 顧學文去涼國府看望在府內教書的同鄉王行。

王行是蘇州城有名的老塾師。 從元朝末年開始, 除了洪武十二年(西元1379年)短暫在南京藍玉藍家坐館外, 王行長期在顧學文的小舅子沈達卿家任教, 和顧學文認識有三十多年了。 如今兩人同處異鄉, 顧學文從去年十一月起就多次來涼國府看望王行, 每次來都大包小包提著許多禮物, 包括一些海外的異樣犀帶, 打點府上各色人等。 因此, 涼國府的上下對顧學文這個蘇州鄉下的土財主很熟, 很有好感。


這一次, 顧學文照樣和王行在耳房內說話。 涼國公藍玉剛好經過, 見一個陌生人在自己家裡大方地交談行走, 走過來奇怪地問王行:“這個人是誰?”王行回稟說:“他是小人鄉人沈萬三秀女婿。 ”藍玉聽說後, 臉色大變, 立即熱情地招呼起顧學文來,

吩咐準備佳餚酒宴招待顧學文, 推杯換盞之間拍著顧學文的肩膀說“有空記得常來這裡說話”, 就差沒說“你就把涼國府當做自己家吧”。
藍玉是堂堂的涼國公, 多次出任大將軍, 戰功顯赫, 權勢炙手可熱;顧學文是鄉下糧長。 明朝初期, 官府指定鄉間交糧納賦最多的百姓為糧長, 協助官府徵收糧賦, 糧長類似於現在的“樓長”和“居委會主任”, 根本算不上是幹部。 兩人身份相差懸殊, 藍玉為什麼對顧學文過分熱情呢?他為什麼聽到“沈萬三秀”這個名字後判若兩人?這個“沈萬三秀”又是誰?
“沈萬三秀”就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豪沈萬三, “資巨萬萬, 田產遍於天下”。 他的財富多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明朝有“福布斯排行榜”,
沈氏家族一定能雄踞財富榜首位數十年。 蘇州周莊原本是一個小村莊, 沈萬三在周莊安家後硬是把小村子建設成了一個聞名遐邇的集鎮。 後來, 明朝人將花錢買的官都叫做“沈萬三官”;現在江浙一帶還有家長教育子女, “我家又沒有沈萬三”所以要勤儉持家之類的說法。 “沈萬三”三個字不再是一個人名, 越用越活了。 其實, 沈萬三真名沈富。 朱元璋當皇帝後, 將每縣人口分為哥、畸、郎、官、秀五等, 哥最低, 秀最高, 每等中又分三個小等;巨富則被稱為萬戶。 沈萬三秀, 顧名思義就是說那個姓沈的、最高等的巨富。 因為叫法太長, 有點拗口, “沈萬三秀”漸漸簡化為“沈萬三”或者“沈秀”, 至於沈富的本名, 反而鮮為人知了。

王行在沈家教書的時候, 每教會學生一篇文章可以拿到20兩黃金酬勞。 王行在藍玉家教了一年書後又跑回沈家坐館授徒, 主要原因是洪武十三年(西元1380年)“胡惟庸黨案”發生, 他唯恐受牽連, 所以辭別藍家重返沈家;另外沈家的“天價工資”也是他重返沈家的重要原因。 可到了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王行家莫名其妙地被編為“織挽匠戶”,要去應天府住坐。涼國府藍家知道後,立即再次請他來府中教學。王行跟沈藍兩家的長久交情,讓沈家眾人敏銳地發現了一個機會:通過王行結識藍玉,給沈家的巨額財富尋找一個政治靠山。藍玉名震朝野,手握軍權,而且他的姐姐是開國元勳常遇春的妻子,外甥女是懿文太子的王妃,很有希望成為未來的皇后。藍家的地位看起來穩如泰山。正如顧學文日後承認的“因見涼國公總兵多有權勢,不合要得投托門下”,和顯赫的藍家拉關係總不會有錯吧?

現在顧學文都和藍玉拍上肩膀了,也就不拿自己當外人了,三天兩頭往涼國府跑。正月十三日,顧學文還將沈家的沈德全引薦給了藍玉。沈德全送了一條珍貴的烏犀帶給藍玉。藍玉很高興,照樣酒食款待他們。酒筵盡興後,藍玉對顧學文、沈德全說:“你們沈家一分為四了,依然是江南的上等大戶。我如今要行些事,正要和你商議。你可準備些糧米、銀子、段匹前來,我要賞人。”有錢人不怕領導借錢,就怕領導沒有“需求”,就怕領導不向自己借錢。顧學文和沈德全見藍玉開口要錢要糧,立刻滿口答應。借錢就要替沈家辦事,顧沈二人正巴不得呢。藍玉又說:“我現在有一萬五千貫錢,你可就船順帶前去蘇、杭收買段子。”這藍玉借到錢後,更進一步,要求沈家“幫”他做絲綢生意了。顧學文見藍玉要插手沈家的生意,拿幹股,分紅利,心中有那麼一絲不忍後也爽快地答應了。要獲利總是要投資的嘛!

可到了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王行家莫名其妙地被編為“織挽匠戶”,要去應天府住坐。涼國府藍家知道後,立即再次請他來府中教學。王行跟沈藍兩家的長久交情,讓沈家眾人敏銳地發現了一個機會:通過王行結識藍玉,給沈家的巨額財富尋找一個政治靠山。藍玉名震朝野,手握軍權,而且他的姐姐是開國元勳常遇春的妻子,外甥女是懿文太子的王妃,很有希望成為未來的皇后。藍家的地位看起來穩如泰山。正如顧學文日後承認的“因見涼國公總兵多有權勢,不合要得投托門下”,和顯赫的藍家拉關係總不會有錯吧?

現在顧學文都和藍玉拍上肩膀了,也就不拿自己當外人了,三天兩頭往涼國府跑。正月十三日,顧學文還將沈家的沈德全引薦給了藍玉。沈德全送了一條珍貴的烏犀帶給藍玉。藍玉很高興,照樣酒食款待他們。酒筵盡興後,藍玉對顧學文、沈德全說:“你們沈家一分為四了,依然是江南的上等大戶。我如今要行些事,正要和你商議。你可準備些糧米、銀子、段匹前來,我要賞人。”有錢人不怕領導借錢,就怕領導沒有“需求”,就怕領導不向自己借錢。顧學文和沈德全見藍玉開口要錢要糧,立刻滿口答應。借錢就要替沈家辦事,顧沈二人正巴不得呢。藍玉又說:“我現在有一萬五千貫錢,你可就船順帶前去蘇、杭收買段子。”這藍玉借到錢後,更進一步,要求沈家“幫”他做絲綢生意了。顧學文見藍玉要插手沈家的生意,拿幹股,分紅利,心中有那麼一絲不忍後也爽快地答應了。要獲利總是要投資的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