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海豐子愷故居,日月樓中日月長

從1937年辭別緣緣堂後, 豐子愷就踏上了四海為家的流浪之路, 他住過沙坪小屋, 也在西湖邊的招賢寺盤桓過, 直到1954年租下上海長樂村39弄93號中這座西班牙小樓,

才就此定居下來, 一直住到逝世。

豐子愷在長樂村的住所是一個相當雅致的地方, 小樓的門前是竹籬笆圍起來的小院子, 院子裡種著各類花草, 二樓朝南的室內陽臺是豐子愷當年的書房, 因為在這個小書房中, 白天能夠坐擁陽光, 夜晚可穿牖望月, 所以豐子愷就給書房取名叫做“日月樓”, 並順手寫下了一句“日月樓中日月長”。 第二年, 定居在杭州的國學大師馬一浮, 就用豐子愷的這一句日月長作為下聯, 配上一句上聯:“星河界裡星河轉”, 贈給豐子愷。 豐子愷把此對聯掛在書房中, 還自書“日月樓”匾額, 朝夕相對。

豐子愷一家在長樂村居住了21年, 前12年是豐子愷創作的豐收期, 也是充滿幸福快樂的時期。

那段時間裡, 豐子愷在日月樓裡和幼女豐一吟合譯了俄國作家柯羅連科的《我的同時代人的故事》, 陸續創作了《緣緣堂新筆》等眾多作品, 因為豐子愷性子隨和, 鄰居也時常過來串門, 或紮堆看電視, 或是一起打麻將, 每次人少缺搭子, 豐子愷也會自動上桌湊數。 然而, 隨著十年浩劫的開始, 日月樓被人強行佔領大半, 過往的歡樂也已經不再。 1975年豐子愷逝世之後, 豐一吟就帶著母親離開了長樂村故居, 關於故居過去的記憶, 只存在于豐子愷寫的那首“浣溪沙”詞中, 詞雲:“春去秋來歲月忙, 白雲蒼狗總難忘, 追思往事惜流光。 樓下群兒開電視, 樓頭親友打麻將, 當時只道是尋常。 ”

【更多語音導覽搜APP:行鴿旅遊;或搜個人號:筆尖上的旅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