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頑固胃腸病抑鬱症,用溫補脾腎補中益氣方法治療,病例參考

脾虛氣陷, 也稱為中氣下陷, 主要指的是脾氣虧虛, 升提無力導致的腹部墜脹感、內臟下垂等問題。

凡是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疾病, 表現為疲倦乏力、患病部位有重墜感, 有氣虛徵象, 基本上便可斷定為中氣下陷證。

臨床上, 有氣虛表現, 自我感覺臟腑和氣往下墜, 提不上來的, 也可以參考中氣下陷證進行治療。

治療脾虛氣陷、中氣下陷, 最經典的配方是補中益氣丸;

補中益氣丸, 主要用黃芪、人參和白術補中氣, 少量加入升麻, 柴胡有升提中氣的作用。

我經常在補中益氣丸的基礎上, 加入30克枳殼, 效果更加明顯。

曾治療一個50左右的婦女, 曾檢查有嚴重的胃下垂, 常脘腹脹滿下墜感, 長期患病, 伴有典型的五更泄瀉、失眠症狀, 精神狀態極差, 對生活失去信心, 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面色晦暗, 舌淡苔白, 脈沉弱。

考慮脾腎陽虛, 中氣下陷。

予處方:

制附片20克, 黃芪30克, 黨參30克, 白術15克, 炙甘草6克, 補骨脂12克, 肉豆蔻20克, 吳茱萸3克, 五味子6克, 枳殼30克, 生薑三片, 大棗30克。

方藥融合了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主要溫補脾腎, 溫中止瀉;嫌補中益氣丸用藥稍雜亂, 主要加用黃芪、枳殼各30克, 升提中氣。

大致上方用藥加減, 調理一月, 脘腹墜脹感和腹瀉的症狀基本消失;意外的是, 之前抑鬱焦慮以及失眠的症狀也隨之大為改善, 基本能恢復正常人的生活。

關注我, 頭條號裡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