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年人重度耳聾,助聽器不管用怎麼辦?

家裡老人耳聾很嚴重, 戴助聽器效果也不好, 有什麼辦法能補救?

助聽器跟人工耳蝸一樣, 都是助聽裝置, 最早的助聽器只是簡單地把聲音放大, 現在用的助聽器可以根據各頻率的聽力和患者需要, 選擇性地放大不同頻率的聲音, 也叫做非線性放大, 讓患者感覺小聲聽得到, 大聲不嫌吵。

如果助聽器效果不好了, 首先要看看助聽器本身的品質、功率有沒有問題;其次要在老人佩戴助聽器的時候, 評估一下助聽聽閾和言語識別能力。 如果老人的聽力達到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 助聽器的品質和功率也都沒問題,

但助聽聽力還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就說明老人的耳聾確實很重了, 這時就需要考慮植入人工耳蝸, 來提高聽力水準。

造成老年人耳聾的原因有哪些?老年人的聽力處於什麼水準, 適合做人工耳蝸植入?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 老年性耳聾指的是, 隨著人逐漸衰老、聽覺系統發生老化而導致的聽力下降, 就像機器零件一樣, 使用到一定程度會發生老化。 但事實上, 除了年齡因素, 遺傳、藥物、雜訊以及中耳炎等很多因素, 也能導致老年人的聽力下降。

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老年耳聾, 只要耳聾程度達到重度或者極重度感音性聾(重度耳聾:聽力損失在71-90分貝, 在耳邊大聲呼喊才能聽到;極重度耳聾:聽力損失在90分貝以上,

在耳邊大聲呼喊也聽不到)、助聽器佩戴效果不理想或者根本沒有效果的時候, 就可以考慮做人工耳蝸植入。 當然, 如果老人之前沒有戴過助聽器, 達到極重度耳聾了, 預估用助聽器獲益有限時, 也可以考慮做人工耳蝸植入。

做人工耳蝸植入有年齡限制嗎?如果老人已經80多歲了, 能做人工耳蝸植入嗎?

有人擔心, 父母年齡比較大, 能不能做人工耳蝸植入?我們科室收治的人工耳蝸植入的患者最大年齡是91歲, 國外文獻報導有93歲做手術的。 具體能不能做人工耳蝸植入, 一方面要求術前評估聽力和影像學等結果, 都符合人工耳蝸的基本標準, 另一方面還取決於老人的身體狀況。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時間需要1-1.5小時,

以往中耳炎做過乳突根治、有過外傷、腦膜炎、耳蝸骨化纖維化的特殊患者, 手術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 整個過程是在全麻狀態下完成的, 如果老人合併三高、冠心病、腦卒中或者頸椎病等基礎病, 術前需要請相關科室會診, 做一個全面檢查和術前評估, 判斷老人能不能耐受2小時左右的全身麻醉, 以確保手術安全。

人工耳蝸是怎麼工作的?哪些患者不適合做人工耳蝸植入?

正常人聽聲音的過程是這樣的, 聲音來了以後, 要依次經過外耳道、鼓膜、中耳, 再傳到內耳, 將聲音的機械刺激轉為電信號, 刺激螺旋神經節和聽神經, 傳到聽覺中樞引起聽覺反應。

人工耳蝸植入的原理是, 通過言語處理器(人工耳蝸放在體外的部分)把聲音直接轉化為電信號,

越過了外耳、中耳、內耳3個位置, 直接刺激螺旋神經節和聽神經, 引起聽覺反應;而助聽器基本上還是依賴于人的正常聽覺方式, 只是把這個聲音給放大了。 所以說, 由於二者的作用原理不一樣, 在聽聲音方面的可比性不是很大。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 患者是不適合做人工耳蝸植入的:

1)患者有嚴重的內耳畸形, 基本上沒有耳蝸, 電極沒有地方放, 這種情況做不了;

2)患者的耳蝸神經沒有發育, 這種情況即便植入人工耳蝸, 也起不了作用;

3)還有一些患者有過外傷史、中耳炎、腦膜炎病史, 導致整個耳蝸出現完全的骨化或者纖維化, 換句話說, 耳蝸裡面已經變成實心了, 電極也沒有辦法植入;

4)對於一些特殊患者,

如智障等, 人工耳蝸植入後無法配合聽覺言語康復, 不適合做人工耳蝸植入。

能不能做人工耳蝸植入, 與耳聾時間長短有關嗎?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能不能做, 與耳聾時間沒有直接關係, 不管耳聾時間多久, 只要是會說話以後耳聾的(語後聾), 有一定的言語和聽力基礎, 都可以考慮做手術。 但是耳聾時間越長, 手術效果可能會相對差一些, 所以說, 如果老年人耳聾嚴重, 最好儘早使用助聽器, 一旦助聽器效果不好, 要儘早植入人工耳蝸, 越早手術效果越好。

如果雙耳聽力基本喪失, 兩隻耳朵可以一起植入人工耳蝸嗎?

如果患者的雙耳聽力都不好了, 最好雙側都做手術, 這樣能確保患者的雙側聽覺。 雙側聽覺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1)幫助患者更準確地判斷聲源方向,舉個例子,有人在你的右後方叫你,如果只有一側耳朵聽力是好的,就無法辨別聲源在左邊還是右邊,如果雙側聽力都是好的,會準確判斷聲音到達哪側耳朵的時間快一些、強度高一些,從而知道聲源的位置。

2)在雜訊環境下,單耳聽力對言語的識別能力比較差,聽聲音感覺很嘈雜,雙耳聽力能明顯提高言語的識別率和可懂度。

3)單耳聽力很容易出現聽覺疲勞,在一個環境中聽聲音時間久了,會覺得很累,雙耳聽力的疲勞感會相對小一些。

4)減少頭影效應的影響,單耳聽力患者在聽來自對側耳的聲音時,比較困難,會出現側耳聽聲音,雙耳聽力則不會受影響。

如果一隻耳朵聽力喪失,另一隻還有殘餘聽力,是一邊用人工耳蝸,另一邊用助聽器好,還是兩側都用人工耳蝸好?為什麼?

當患者的雙耳聽力都下降時,需要恢復雙耳聽覺,可以雙耳都使用助聽器、或者雙耳都使用人工耳蝸,也可以一側戴助聽器、一側用人工耳蝸,往往雙模模式會帶來更好的聽力效果,具體方式要根據患者的雙耳的聽力損失程度來決定。

如果一側耳朵有較好的殘餘聽力(中度-重度耳聾)、適合用助聽器,另一側完全聽不到的耳朵可以考慮植入人工耳蝸;如果殘餘聽力很差(重度-極重度耳聾)就得考慮雙側人工耳蝸植入了。

1)幫助患者更準確地判斷聲源方向,舉個例子,有人在你的右後方叫你,如果只有一側耳朵聽力是好的,就無法辨別聲源在左邊還是右邊,如果雙側聽力都是好的,會準確判斷聲音到達哪側耳朵的時間快一些、強度高一些,從而知道聲源的位置。

2)在雜訊環境下,單耳聽力對言語的識別能力比較差,聽聲音感覺很嘈雜,雙耳聽力能明顯提高言語的識別率和可懂度。

3)單耳聽力很容易出現聽覺疲勞,在一個環境中聽聲音時間久了,會覺得很累,雙耳聽力的疲勞感會相對小一些。

4)減少頭影效應的影響,單耳聽力患者在聽來自對側耳的聲音時,比較困難,會出現側耳聽聲音,雙耳聽力則不會受影響。

如果一隻耳朵聽力喪失,另一隻還有殘餘聽力,是一邊用人工耳蝸,另一邊用助聽器好,還是兩側都用人工耳蝸好?為什麼?

當患者的雙耳聽力都下降時,需要恢復雙耳聽覺,可以雙耳都使用助聽器、或者雙耳都使用人工耳蝸,也可以一側戴助聽器、一側用人工耳蝸,往往雙模模式會帶來更好的聽力效果,具體方式要根據患者的雙耳的聽力損失程度來決定。

如果一側耳朵有較好的殘餘聽力(中度-重度耳聾)、適合用助聽器,另一側完全聽不到的耳朵可以考慮植入人工耳蝸;如果殘餘聽力很差(重度-極重度耳聾)就得考慮雙側人工耳蝸植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