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近代史中爭議最大的一個人物,他在死前的此舉動卻感動了世人

說起中國的近代歷史, 毫無疑問, 那的確是一段屈辱的歷史, 中國人的骨氣在那個年代被損耗殆盡, 中國人的尊嚴被列強無數次踐踏,

中國大量的國土也是在那個時期被列強瓜分, 但中國有一句俗話叫亂世出英雄, 即使在那樣屈辱的年代, 中國還是出現了很多想要救民于水火、強國於亂世的人物, 今天我給大家講述的這個人是中國近代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 有人痛駡他是賣國賊, 也有人稱他是經世致用之才, 但不管世人對他的評價如何, 他死前的一個舉動而感動了大家, 他究竟是誰?他死前又幹了些什麼呢?

李鴻章成名於太平天國戰爭時期, 他一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 但是讓他真正被世人銘記或唾駡的卻是在他的晚年時期, 他在晚年一共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最令他自豪的發動洋務運動, 組建亞洲最強大的北洋水師, 這也是他人生的巔峰, 當時他身為內閣大學士, 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在大清國可謂是呼風喚雨。

晚年的第二件事就是他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兩款條約, 分別是《馬關條約》與《辛丑合約》, 這兩款條約喪權辱國, 可謂是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所以國人才如此痛恨李鴻章, 大罵他是賣國賊。

那麼李鴻章到底是救國于亂世的奇才還是人人唾駡的賣國賊呢?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但是李鴻章死前的一個舉動或許可以揭曉問題的答案。

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後, 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負責與洋人商量賠款的事宜, 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之前, 李鴻章雖然年近七旬, 可身體卻無大礙, 但是李鴻章在代表清政府簽訂條約後, 回到府中便開始大量的吐血, 最後連大夫都無法醫治, 李鴻章在彌留之際仍然雙目迥然, 仿佛有什麼話不能說出口一般,

在身邊守護的大臣見李鴻章這般模樣, 在他的耳邊輕輕的說道:中堂未盡的事業, 我等會替您完成。

李鴻章聽到這句話, 面色突然放鬆, 心裡的擔子也卸下了, 不久便與世長辭。

李鴻章在臨死前還在想著國家, 就算他是賣國賊, 我想也應該得到寬恕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