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劉婷婷兩勝奧運冠軍 體操隊“走出去”計畫初顯成效

體壇+特約記者伊拉報導

去年折戟裡約奧運會後, 中國體操隊提出了東京奧運週期“引進來、走出去”的備戰規劃, 以此解決過往四年“閉關備戰”所造成的選手臨場發揮與裁判待遇方面的問題。 繼去年12月邀請澳洲舞蹈老師為女隊選手編舞指導、男女隊主力成員赴美前往奧運冠軍柳金的體操俱樂交流後, 在2017賽季伊始, 中國體操隊也重新走上了國際賽場。 在本賽季至今的五站體操世界盃分站賽上, 都有中國選手的身影, 其中既包括商春松、王妍等一線主力, 也不乏劉婷婷、鄒敬園等東京週期的重點培養對象。

中國選手在這五站比賽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在上週末剛剛落幕的杜哈站比賽中, 中國隊更是以五金一銀兩銅的戰績完美收官, 包攬平衡木、自由操兩枚金牌的女隊小將劉婷婷則成為賽場上最耀眼的新星。 此前在墨爾本站, 劉婷婷就已戰勝裡約奧運會平衡木冠軍、荷蘭名將韋弗斯奪得一枚平衡木金牌, 上周杜哈站的比賽中, 她又力壓另一位奧運冠軍、羅馬尼亞名將波諾爾奪冠。 劉婷婷乾淨俐落的木上動作、新穎的動力性連接也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評, 波諾爾盛讚她是“明日之星”, 《國際體操運動員》雜誌也在社交媒體互動中點評劉婷婷動作“編排獨特、技巧多樣化”。

一年前, 從未參加過任何國際賽事的劉婷婷“空降”裡約奧運大名單時, 她的臨場發揮甚至年齡資格曾引起爭議與質疑。 由於手掌骨折, 劉婷婷的裡約之旅最終並未成行, 但與奧運擦肩而過的磨礪對今日的劉婷婷來說卻並非壞事, 在東京週期“走出去”的戰略之下, 她得以通過分站賽累積經驗與“印象分”,

並驗證自己動作成套是否符合國際體聯所宣導的方向。

在兩站分站賽上都有金牌入帳, 劉婷婷在收穫經驗與聲望的同時也展現出良好的比賽氣質, 在未來的大賽上也極有可能會有更大作為。 而這條初顯成效的“以賽代練”之路, 也正是中國體操隊在上個奧運週期備戰中所缺失的一環。

面對裡約奧運會上戰績不佳的中國體操隊, 不少人懷念起了2008年那支無往而不勝的冠軍之師, 而彼時的中國體操隊也正是由一場場背靠背的“硬仗”積累出了真正的“冠軍氣質”。 步入東京奧運週期, 觸底反彈的體操隊終於重新打開了出征練兵的大門。 雖然練兵的真正效果還有待世錦賽的檢驗, 但重視每一個小型國際賽事,

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