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如何對待離職員工,看出一家企業的格局

作者丨李洪建

員工離職, 本來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折射出一個企業的文化。 對於企業來說, 員工離職當然會造成一些損失,

同時給企業帶來一些風險, 比如商業機密的洩露、客戶的流失等。 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當今社會, 即使是再優秀的公司、福利待遇再好的公司也不可能避免員工的離職。

馬雲說, 員工離職只有兩個原因:“1、錢, 沒給到位;2、心, 委屈了。 這說到底就一條:幹得不爽。

員工臨走還費盡心思找靠譜的理由, 就是為給你留面子, 不想說穿你的管理有多爛、他對你已失望透頂。 這話看似是站在員工的立場分析原因, 其實也是在為管理者提醒, 要時刻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避免員工的流失, 人才的流失。 ”

1

阿裡巴巴

作為中國頂尖的互聯網公司, 阿裡巴巴是怎樣對待離職員工的呢?

1、每一位離職員工的工號都予以保留。

2、舉辦“阿裡校友會”, 重聚前員工。

3、離開公司的員工們仍然可以跟阿裡巴巴傾訴他們的工作方面的訴求, 阿裡會評估雙方是否有機會合作, 去主動支持他們。

4、馬雲曾說, 他希望世界五百強公司的CEO中有二百位來自阿裡巴巴。

阿裡巴巴的種種做法折射出其對前員工的態度, 其實也是其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

2

海底撈

餐飲行業的佼佼者海底撈又是如何對待離職員工的呢?

在海底撈有個說法, 叫“嫁妝”。 一個店長離職, 只要任職超過一年以上, 給8萬塊的嫁妝, 就算是這個人被小肥羊挖走了, 也給。

張勇(海底撈創始人)解釋:因為在海底撈工作太累, 能幹到店長以上, 都對海底撈有貢獻, 應該補償。

海底撈至今十幾年的歷史, 店長以上幹部上百, 從海底撈拿走嫁妝的, 卻只有三個人。 這充分說明了海底撈員工的忠誠度之高。 而究其原因則是, 真誠地善待員工。 試問有幾家企業在員工離職時會額外支付給員工一部分費用?不用說額外支付, 就算是不克扣離職員工的工資就不錯了。

想要留住員工?那就善待員工。

3

Google

如果哪家公司能夠稱得上偉大, 那麼穀歌應該是其中之一。 這家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潮流的企業, 其企業文化也總是為人津津樂道。 那麼她又是怎樣對待離職員工的呢?

2016年4月, 飽受優秀員工離職之苦的Google, 著手在內部建立創業公司孵化器Area 120。 Google團隊成員可以申請加入孵化器, 全職研究喜歡的項目, 工作幾個月之後, 提交具體的商業計畫。 他們有機會收到Google的投資意向書, 由Google投資建立一家新公司。

這一措施成就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雙贏, 它不僅可以減少員工因創業而離職的行為, 而且為Google拓展市場和業務提供了機會, 同時也為員工創業提供了機會和支援。

4

麥肯錫

管理諮詢界的巨頭麥肯錫,

將員工的離職視為“畢業”, 畢業之後麥肯錫的前員工都是“麥肯錫校友”。 這些校友在畢業之後無論去世界上哪一處麥肯錫的辦公室, 都會收到熱情的招待。 從麥肯錫走出的這些人中, 有一些甚至成為了世界五百強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而且, 麥肯錫將離職的人視為潛在的客戶, 而非競爭對手。

如何對待離職員工體現了一個企業對待員工的態度, 表明了企業視員工為何物。

當今互聯網行業的挖牆腳現象屢見不鮮,而作為高技術行業,優秀員工的離職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潛在的風險也自然不可低估。任何企業都要面對員工離職的問題,而離職之後,兩者之間的關係大概有這麼幾種:

1、形同陌路,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2、前東家出於對商業秘密、技術等方面的保護,而設法打擊離職員工;

3、離職員工進入了競爭對手的公司,為競爭對手效力;

4、前東家與離職員工依舊保持著良好的感情甚至保持著聯繫,更有甚者離職員工與前東家成了合作夥伴。

顯而易見的,也許第四種關係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但是如何做到呢?

一,企業與員工能夠形成良好的關係甚至感情的原因並非多高的工資、多好的福利待遇,而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如果一個企業的文化能夠贏得多數員工的認同,那麼這種文化就能夠形成一種感情紐帶,將員工與企業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即使是某天員工離職,這種感情也許會依舊存續,而這恰恰能夠降低員工離職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比如,滴滴出行CEO程維是從阿裡巴巴離職。曾經和同樣是阿裡出身的王剛說,“我們絕對不能拿騰訊的投資”。儘管騰訊在B輪進入到滴滴。但是程維與阿裡之間的良好關係,對於阿裡而言仍然是一筆良性資產。

二,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是維持企業與員工之間良好關係的重要手段。阿裡和穀歌相信員工能夠做出成績,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因此它們會為員工的創新行為提供支援,即使創新失敗,也不會打擊員工的士氣。谷歌是個創新氛圍濃厚的企業,但是在其歷史上創新失敗的案例也並不鮮見,比如穀歌眼鏡、wave、Google Video等等。即使對於失敗的創新行動,穀歌依舊給予創新團隊以相應的獎勵,從而避免創新動力的減弱。

三,建立與離職人員的聯繫機制,真正的將離職人員群體視為一個人才庫,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吃“回頭草”。馬雲說,除了3萬在職員工,他還有5萬多後援。這5萬多後援,其實就是離職的“阿裡人”。這些人有的離職創業、有的去了競爭對手的公司。但無論怎樣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對於阿裡都是有利的。

阿裡一開始拒絕投資離職員工的創業項目,但是後來它的政策改變了,開始投資離職員工的創業公司,而它的這一政策也恰恰得益于其於離職員工的良好關係。畢竟沒有哪個企業會對好的投資項目說不(除非它沒有資金)。

人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在商業社會裡, “相忘於江湖”也許會讓人(企業)失去機會。

-END-

最後,提升專業水準,做一枚優秀的HR,小匯推薦HRGO線下公開課。課程涉及薪酬績效、管理效能、合夥制度、勞動法律、積分制等各方面,幫助你成為一枚專業的HR。課程排期如下,報名請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

當今互聯網行業的挖牆腳現象屢見不鮮,而作為高技術行業,優秀員工的離職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潛在的風險也自然不可低估。任何企業都要面對員工離職的問題,而離職之後,兩者之間的關係大概有這麼幾種:

1、形同陌路,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2、前東家出於對商業秘密、技術等方面的保護,而設法打擊離職員工;

3、離職員工進入了競爭對手的公司,為競爭對手效力;

4、前東家與離職員工依舊保持著良好的感情甚至保持著聯繫,更有甚者離職員工與前東家成了合作夥伴。

顯而易見的,也許第四種關係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但是如何做到呢?

一,企業與員工能夠形成良好的關係甚至感情的原因並非多高的工資、多好的福利待遇,而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如果一個企業的文化能夠贏得多數員工的認同,那麼這種文化就能夠形成一種感情紐帶,將員工與企業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即使是某天員工離職,這種感情也許會依舊存續,而這恰恰能夠降低員工離職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比如,滴滴出行CEO程維是從阿裡巴巴離職。曾經和同樣是阿裡出身的王剛說,“我們絕對不能拿騰訊的投資”。儘管騰訊在B輪進入到滴滴。但是程維與阿裡之間的良好關係,對於阿裡而言仍然是一筆良性資產。

二,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是維持企業與員工之間良好關係的重要手段。阿裡和穀歌相信員工能夠做出成績,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因此它們會為員工的創新行為提供支援,即使創新失敗,也不會打擊員工的士氣。谷歌是個創新氛圍濃厚的企業,但是在其歷史上創新失敗的案例也並不鮮見,比如穀歌眼鏡、wave、Google Video等等。即使對於失敗的創新行動,穀歌依舊給予創新團隊以相應的獎勵,從而避免創新動力的減弱。

三,建立與離職人員的聯繫機制,真正的將離職人員群體視為一個人才庫,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吃“回頭草”。馬雲說,除了3萬在職員工,他還有5萬多後援。這5萬多後援,其實就是離職的“阿裡人”。這些人有的離職創業、有的去了競爭對手的公司。但無論怎樣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對於阿裡都是有利的。

阿裡一開始拒絕投資離職員工的創業項目,但是後來它的政策改變了,開始投資離職員工的創業公司,而它的這一政策也恰恰得益于其於離職員工的良好關係。畢竟沒有哪個企業會對好的投資項目說不(除非它沒有資金)。

人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在商業社會裡, “相忘於江湖”也許會讓人(企業)失去機會。

-END-

最後,提升專業水準,做一枚優秀的HR,小匯推薦HRGO線下公開課。課程涉及薪酬績效、管理效能、合夥制度、勞動法律、積分制等各方面,幫助你成為一枚專業的HR。課程排期如下,報名請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