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增兵減灶,“龐涓死於此樹下”,兵聖孫臏的封聖之戰:馬陵之戰

西元前342年, 戰國七雄中率先強大的魏國, 派大將龐涓率領大軍攻打韓國。 韓閏當時是諸侯七國中相對弱小的國家, 面對魏國名將龐涓率領的強大軍隊, 實在是難以招架, 於是派出使者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立即召集文武大臣, 商議是否要出兵救韓一事。 宰相鄒忌主張不出兵去救韓, 理由是魏韓兩國交戰, 無論誰勝誰負, 實力肯定都會受到削弱, 到時齊國還可坐收漁翁之利。 而大將田忌則堅決反對鄒忌的意見, 主張立即出兵救韓, 理由是如果不早日出兵, 韓國肯定會支撐不住, 而投降魏國,那時魏國的實力反而會因此大大增強,

就會變得更加有恃無恐, 必然會危及齊國。 這兩種意見剛好相反。 齊威王一時決斷不下, 便向孫臏討教。

孫臏的回答很玄妙。 他說:“我的意見是救也不好, 不救也不好。 應該是救而不救, 不救而救。 ”齊威衛聽得雲裡霧裡, 感到不解。 孫臏解釋說, 所謂“救而不救”就是齊國應該接受韓國的請求, 答應派兵去增援他們, 但不能立即出兵。 為什麼要接受韓國的請求?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堅定韓國抗魏的決心。 為什麼不應立即出兵?因為目前韓魏交戰時日尚短, 勝負還很難預料, 如果齊國現在就出兵, 實際上就 等於代替韓國抵抗魏國。 這樣不僅會使齊國的實力大受損害, 而且戰勝魏國的可能性也會變小。

所謂“不救而救”就是等到韓國實在無法支撐下去, 而魏國軍隊又遭受了重大的傷亡後, 齊國再出兵救韓。 如此一來, 我們就可以以逸待勞, 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齊威王以及其他大臣聽了孫臏的這一番精闢的論述, 不禁大為嘆服, 於是決定採用孫臏的建議。

果然不出孫臏所料, 韓國獲知齊國將要出兵相助的消息後, 軍心大振, 連著五次打退了魏軍的進攻, 使魏軍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 但是韓國畢竟是一個弱小的國家, 無法與強 大的魏軍長期抗衡。 經過一段時間的苦戰, 終於支撐不住了, 再一次派遣特使前來齊國催討救兵。 齊威王見時機己經成熟, 就任命田忌為大將, 孫臏為軍師, 率領大軍救韓抗魏。

田忌和孫臏受命並沒有直接去解韓囯之圍, 而是率領大軍直奔魏國的國都大樑。 由於魏國兵力大多已由龐涓率領去進攻韓國了, 此時國都的兵力非常空虛, 因此, 魏王急令施捐撤兵回國, 迎戰齊兵, 保衛國都,孫臏聞知龐娟從韓國回師,就向田忌獻計說,魏軍向來驕傲輕敵, 自以為兵強馬杜,齊軍不敢與之正面交鋒,此次龐相率兵從韓國歸來,求戰心切,因而必然會率軍冒進,尋求與齊軍決戰的機會,齊軍可以利用魏軍的這種心理,伴裝怯戰, 誘敵深入,待機破敵。

孫臏將誘敵深入的計策具體說給田忌聽,主將點頭稱是,遂決定按此計行事。

不幾日,魏國大將龐涓率領大軍班師回國。 本想回國後與齊軍決一死戰,不料這時齊軍卻已經開始撤退。 龐涓見齊軍不戰而退,認為是齊軍怯戰,於是率領大軍在後面窮追不捨,當他追趕到齊軍第一天的宿營地時,數了一下齊軍留下的爐灶, 共有十萬個;追趕到齊軍第二天的宿營地時,發現爐灶已經減少到五萬個;而到了第三天的宿營地時, 爐灶僅有一兩萬個。 龐涓不由大喜,便料定齊軍果然膽怯,才三天工夫, 齊國士卒就逃亡過半了, 決心務必將齊軍殲滅。 於是, 龐涓率領一支騎兵部隊, 日夜兼程猛追齊軍。 這時,田忌率軍已退國到齊國境內,孫膜知道龐涓已經中計,就決定率兵在馬陵道設下理伏,準備伏擊魏軍,馬陵道是在兩個山頭之間的一條狹窄的通道, 兩邊都是樹林,地勢非常險要,是個打伏擊的理想之地,孫膜計算魏軍行動速度.判斷出他們大概在傍晩時分進入馬陵道,便命令士兵將路邊的樹木破倒,堵住通道口,只留下一棵很大的樹,將樹身削去一塊皮,在樹幹上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下。 然後挑選一萬名弓箭手,埋伏在道路兩側,並吩咐他們,只要一見到大樹旁有火光,就一齊放箭。

當天傍晚,龐涓果然率軍追到了馬陵道。他見馬陵道的通道口已經被樹木所堵住, 以為這是齊軍怕被自己追上而設的路障,便命令士兵火速搬木開道。正當龐消指揮士兵搬木開道之時, 忽然發現道旁還有一棵站立著的大樹, 樹身似乎有一塊裸露著,隱約有字跡。於是就讓人點起火把, 一看競是“龐涓死於此樹下”這7個大字,猛然醒悟中計了,急忙命令我軍趕緊撤退,但為時已晚。早就埋狀在四周的齊軍弓箭手見到火光,立即萬箭齊發,魏軍猝不及防,紛紛倒在亂箭之下,全軍覆滅。

龐渭自知在劫難逃, 於是拔劍自刎。自刎前, 他恨恨地說:成了你這小子的名!由此馬陵之戰落下帷幕,這一戰的確成就了孫臏作為一代兵聖的千古美名。

然後挑選一萬名弓箭手,埋伏在道路兩側,並吩咐他們,只要一見到大樹旁有火光,就一齊放箭。

當天傍晚,龐涓果然率軍追到了馬陵道。他見馬陵道的通道口已經被樹木所堵住, 以為這是齊軍怕被自己追上而設的路障,便命令士兵火速搬木開道。正當龐消指揮士兵搬木開道之時, 忽然發現道旁還有一棵站立著的大樹, 樹身似乎有一塊裸露著,隱約有字跡。於是就讓人點起火把, 一看競是“龐涓死於此樹下”這7個大字,猛然醒悟中計了,急忙命令我軍趕緊撤退,但為時已晚。早就埋狀在四周的齊軍弓箭手見到火光,立即萬箭齊發,魏軍猝不及防,紛紛倒在亂箭之下,全軍覆滅。

龐渭自知在劫難逃, 於是拔劍自刎。自刎前, 他恨恨地說:成了你這小子的名!由此馬陵之戰落下帷幕,這一戰的確成就了孫臏作為一代兵聖的千古美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