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用擔當打贏疏解整治攻堅戰

本報記者蘆曉春

清退低端產業、治理開牆打洞、整治背街小巷……一場疏解整治的硬仗正在北京轟轟烈烈地進行。 攻堅克難, 需要基層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在這場硬仗中, 全市廣大基層黨組織講思路、有方法, 黨員幹部不畏難、勇擔當, 讓黨徽在疏解整治的一線閃耀光芒。

黨員幹部勇帶頭, 讓支部凝心聚力今年, 朝陽區十八裡店鄉梳理出低端產業265個, 建立台賬773份。 在清退低端產業工作中, 該鄉堅持組織帶領、幹部帶動、黨員帶頭、四方聯動的“三帶四聯”工作法, 有力保障了疏解任務的順利推進。

組織帶領, 統籌指揮在前。 十八裡店鄉黨委先後10餘次召開疏解工作動員會, 與8個村簽訂責任書。 疏解任務層層下達後, 如何落實, 群眾看黨員, 黨員看幹部, 幹部看支書。

“黨委有要求, 基層必須要落實。 ”該鄉小武基村黨支部書記吳立華首先從思想上增強了覺悟, 他說:“非首都功能疏解, 思想認識非常重要, 認識到位, 才能落實到行動上。 ”

打硬仗, 必須凝心聚力。 為了使班子成員及村幹部統一思想, 吳立華多次召開疏解動員會、工作協調會, 到現場查看拆除進度, 與村幹部談心談話。 村黨總支還創辦了內部刊物, 廣泛宣傳疏解工作的重大意義和相關政策, 及時告知村拆除工作進程, 讓廣大幹部群眾家喻戶曉、自覺參與、積極配合。

幹部帶動, 黨員帶頭。 十八裡店鄉2000余名黨員親手書寫忠誠履職承諾書, 幹部帶頭簽約, 黨員帶頭做親朋好友工作。 同時, 黨員幹部包片包戶, 各個擊破。 5月1日, 小武基一處汽配城啟動拆除工作。 這處汽配城全部是簡易鋼結構, 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而且平時人、車流量大, 經常造成交通擁堵。 此次拆除, 打響了小武基村疏解整治的第一槍。 同日, 老君堂、橫街子等村也都啟動了拆除工作, 十八裡店鄉疏解整治掀起高潮。

在推進疏解清退過程中, 十八裡店鄉十分注重合力宣傳, 堅持四方聯動, 促進疏解政策入腦入心。 一是充分發揮地區商會作用, 分期分批組織召開政策宣講會、答疑會, 分類召開已簽約戶、未簽約戶、觀望戶座談會,

有效促進簽約;二是聯合群團, 通過廣播、入戶、流動宣傳車等形式, 立體化廣泛宣傳疏解政策和重大意義;三是主動對接鄉域內大型出租公寓及企業, 拍攝疏解宣傳片、安全教育片定期播放, 用實際案例說法教育;四是積極邀請產業承接地與村民一起深入轄區企業, 宣講產業承接各項優惠政策措施, 助推產業轉移。

截至7月底, 十八裡店全鄉共疏解小武基村、橫街子村、西直河村等低端產業511家, 拆除面積達260萬平方米, 完成全年任務的74%。

說理說情說利弊, 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南四五環之間、京開高速以東, 一塊原本占地130畝的物流倉儲基地, 現在已變成了大興區生態文明教育公園。 2014年4月5日,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

曾在這裡親自種下一棵樹。 如今, 這棵樹已深紮大地, 枝繁葉茂。

上世紀90年代, 西紅門鎮“村村點火、戶戶冒煙”, 工業大院開始興盛, 全鎮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擠了27個村級工業大院, 聚居流動人口多達12萬餘人, 也因此形成了流動人口多、低端產業多、安全隱患多和基礎設施差、環境衛生差、社會治安差的“三多三差”發展困境。

為了促進產業升級, 早在2013年, 西紅門鎮就在全市打響了疏解騰退的第一槍。 把低端變高端、把工業大院變公園綠地, 是該鎮疏解騰退的兩個主要任務。

為了推進工作, 西紅門鎮黨委抓住作為北京市城鄉結合部改造試點鎮和全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先試先行鎮的機遇, 提出了“拆建並舉、快拆快建、同步還綠”的工作思路,

探索形成了“包片包村包進度、盯人盯事盯矛盾、說理說情說利弊”的黨建工作方法。

在西紅門鎮, 拆除騰退時間最早、速度最快的是星光社區。 對於該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寶全來說, 這項工作最大的矛盾和壓力來自工業大院的商戶。 “商戶的顧慮很多, 意見也很大, 他們在這兒10多年了, 一下子讓他們拆了房子走人, 難度太大了。 ”他坦率地說。

為了做通商戶的思想工作, 李寶全帶著村幹部家家走、戶戶談。 曾面對商戶長達4個小時的聚眾威脅, 他們有理有據, 耐心解釋、化解矛盾, 不到1個月的時間, 就拆除了15萬平方米。

與李寶全不同, 大生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武江面臨的最大矛盾群體是本村的300多名村民。 “拆掉大院,村民的租房收入和年終分紅就都沒了,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這是塊最難啃的骨頭。”

今年春節期間,李武江帶著村“兩委”幹部和村民代表走村入戶,與村民敞開心扉,聽他們的意見,講政策說好處,並把鎮裡拆除騰退過渡期每人1.3萬元的分紅金交給了他們。明白了政策,看到了實打實好處的村民,開始紛紛支援村裡的拆退工作。

“只要不讓老實人吃虧,老百姓都會選擇相信我們,工作也就好開展了。”李武江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在拆除騰退中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村裡的鄉村文化產業才得以順利實施。

目前,大生莊村村民的老舊房子全部被拆除,重新建起了一座座排列整齊、紅色木窗木門的四合院,而村民每年將可獲得15萬元的租金收入。如今,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們正通過“騰籠換鳥”邁上一條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拆掉大院,村民的租房收入和年終分紅就都沒了,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這是塊最難啃的骨頭。”

今年春節期間,李武江帶著村“兩委”幹部和村民代表走村入戶,與村民敞開心扉,聽他們的意見,講政策說好處,並把鎮裡拆除騰退過渡期每人1.3萬元的分紅金交給了他們。明白了政策,看到了實打實好處的村民,開始紛紛支援村裡的拆退工作。

“只要不讓老實人吃虧,老百姓都會選擇相信我們,工作也就好開展了。”李武江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在拆除騰退中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村裡的鄉村文化產業才得以順利實施。

目前,大生莊村村民的老舊房子全部被拆除,重新建起了一座座排列整齊、紅色木窗木門的四合院,而村民每年將可獲得15萬元的租金收入。如今,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們正通過“騰籠換鳥”邁上一條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