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孕期常見不良反應的處理,例如晨吐、牙齦炎、腹痛和出血

懷孕後, 以下幾點為孕期要特別注意的

一、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 合宜的飲食, 宜三餐平均分配, 肉魚類、豆類、綠色蔬菜、豆類製品、牛奶、鈣等, 應多攝取。

2. 舒適的衣著。

3. 適當的休息、合宜的運動。

4. 房事要節制。

5. 要有愉快的精神及定期產前檢查。

6. 懷孕時會使出汗增加及陰道分泌物增加, 因此, 外陰部宜保持清潔, 洗澡水不宜過熱, 且以淋浴最好。

7. 懷孕時, 有噁心、嘔吐、心灼熱感等諸多不適, 但良好的口腔衛生是不可疏忽的。

二、 特殊生理變化及不適現象的處理

1. 晨間嘔吐:此現象至懷孕後第四個月會自然消失, 它是一種生理反應, 不必驚慌。 少吃油膩和太甜的食物、穩定情緒、注意休息, 即可減輕症狀。

2. 便秘及頻尿:懷孕後常會有便秘及脹氣現象, 應多喝開水及多吃蔬菜、水果。 懷孕初期因子宮的增大, 而末期則因胎兒壓迫膀胱的關係產生頻尿現象。

3. 腳踝浮腫:懷孕後期常有此現象,

在平躺休息時可將雙腿墊高以減輕此現象。

4. 靜脈曲張:有些婦女懷孕後, 下肢和外陰部逐漸出現粗細不等的靜脈血管浮出, 可用抬高下肢或穿著彈性襪來減輕症狀。

5. 腿部抽筋:懷孕至最後數周, 偶有相當痛苦的小腿抽筋現象, 可伸直膝蓋 並把腳掌向上翹, 或用按摩的方法來消除。

6. 子癇前症:在懷孕 24 周後有些孕婦會發生, 主要症狀是下肢水腫、體重急遽增加、高血壓、蛋白尿、嚴重者則出現頭痛、眼花、胸悶、耳鳴等現象, 必要時須住院治療。

7. 痔瘡:此現象的預防, 要先防止便秘, 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 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散步。

8. 腹痛與出血: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是流產或早產的兩大徵兆, 須請醫師治療, 並臥床休息。

9. 胃上部灼熱:懷孕後半期常有此感覺, 是胃酸反流的現象, 嚴重時要請醫師給藥服用治療。

10. 蛀牙:由於懷孕期間飲食次數增加, 嗜食酸性食物, 加上偶爾會有嘔吐現象, 使口腔經常呈酸性狀態, 容易引起牙齒脫鈣導致蛀牙。

11. 牙齦炎:懷孕期間由於內分泌方面的改變會使原來不甚明顯的口腔疾病症狀顯得十分嚴重。

牙齦腫大, 呈暗紅色, 容易出血, 甚至變成瘤狀組織, 使口腔清潔更不易保持而造成更嚴重的牙齦炎。

12. 口腔清潔的保持:不論是蛀牙或牙齦炎都不是因為懷孕才引起的, 其致病原因均為牙菌斑。 只要徹底保持口腔清潔, 清除牙菌斑則蛀牙與牙齦炎均可預防。

13. 呼吸短促:子宮上升到腹腔內, 壓迫橫膈而引起呼吸短促, 初產婦在懷孕末期可解除此現象, 經產婦通常到分娩時才無此現象。

14. 背痛:子宮日益增大, 腰薦椎的曲度也隨著增加, 因此造成背痛情形。 此時應注意正確姿勢, 勿彎腰拾取東西。 另因腹部下垂所造成的背痛, 可用托腹帶來解決, 並穿著低跟鞋子。

15. 昏厥:孕婦會有昏厥現象, 尤其是在溫暖、擁擠的地方。 由於血液淤積於下肢靜脈, 造成姿勢性低血壓而致昏厥。 當發生昏厥時, 孕婦應坐下來, 若未見效, 則應躺下並呼吸新鮮空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