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無趣的輪胎也有自己的花樣年華

這一季的《賽車總動員》不知道是因為贊助商大手筆還是主創人員們真心覺得是時候該為輪胎正名了。 的確, 除了骨灰級玩車咖或專業人員,

我們平時對輪胎的關注實在是太少了。

但講真也不怪我們, 老是差不多的樣子、差不多的功能、差不多的姿態滾著差不多的路……按著這形勢, 輪胎設計師大概可以榮膺“世上最無聊工作”Top 10了吧?

然而, 並不是。 隨著汽車行業的變革, 輪胎設計師們的春天應該也快來了。

就像固特異的技術總監Romain Hansen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比汽車製造商更瞭解汽車和道路之間的接觸, 我們每天做的事情, 就是將輪胎改善到更好。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至2030年間, 電動車的發展、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城市交通改變以及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的來臨,

將會對輪胎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的工程師提出了更多不同的想法。 ”

讓我們來看看除了曾經驚豔一時的“萌球”之外, 輪胎設計師們還有哪些奇思妙想:

好幾年前就出現且率先應用於自行車輪胎的不用充氣的輪胎已不用再作詳解:

還有最近米其林利用3D列印生成的仿珊瑚組織的有機智慧輪胎:

聽著挺拗口?其實就是用天然橡膠、竹子、紙、錫罐、木材、塑膠廢物、乾草、二手金屬、布、紙板、糖蜜、柳丁等材料3D列印出來的結構類似於珊瑚組織的輪胎, 當然,

它還佈滿了感測器。

看完設計師的腦洞, 瞅瞅自己車上4個黑黝黝的傢伙, 如果換你來設計, 它們還能怎樣變身?

給點提示, 幫你開啟腦洞:

當汽車廠牌們紛紛調整產品結構邁入全電動或混合動力的時代, 如何增大電池容量、降低價格和重量變成廠商與供應商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而在徹底攻克之前, 不少漸進式技術不斷出籠, 為動力供應貢獻出或多或少的力量, 比如我們曾說過的豐田、Fisker的太陽能充電車頂。

但如果換個思路,把目光從車頂轉向輪胎呢?是否可以使輪胎收集在道路行駛時產生的熱能而轉換為電力?

關於物聯IOT,之前已經陸續說了好幾期。無論是智慧交通的物聯系統,或是更大範圍的城市物聯系統,汽車都將會是整個物聯生態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輪胎作為汽車行駛過程中唯一會親密接觸地面的部件,如果可以通過感測器監控除了諸如胎壓和磨損等傳統資料以外更多的資料,比如監測道路環境、溫度、濕度等資料,並將資料上傳共用至城市基礎設施的雲端,是否可以實現如對危險路面預警這樣的功能?

如果,輪胎已經學會搜集資料:

我們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期待它會智慧地根據資料進行判斷,自動“變身”適應各種氣候和各種地形呢?

曾幾何時,引擎的轟鳴是引燃人們腎上腺素的利器;而在太過於喧囂的現在,去繁求簡找回寧靜才是人們新的執念。

甚至連野性十足的Mustang GT都提供了可選安靜模式,作為噪音源頭之一的輪胎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像前兩天的被三太子“看上”的禦乘SUV II代輪胎已經開啟了輪胎對靜音的思考,而類似特意為NX概念車開發的使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靜音概念輪胎恐怕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走入現實。

但如果換個思路,把目光從車頂轉向輪胎呢?是否可以使輪胎收集在道路行駛時產生的熱能而轉換為電力?

關於物聯IOT,之前已經陸續說了好幾期。無論是智慧交通的物聯系統,或是更大範圍的城市物聯系統,汽車都將會是整個物聯生態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輪胎作為汽車行駛過程中唯一會親密接觸地面的部件,如果可以通過感測器監控除了諸如胎壓和磨損等傳統資料以外更多的資料,比如監測道路環境、溫度、濕度等資料,並將資料上傳共用至城市基礎設施的雲端,是否可以實現如對危險路面預警這樣的功能?

如果,輪胎已經學會搜集資料:

我們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期待它會智慧地根據資料進行判斷,自動“變身”適應各種氣候和各種地形呢?

曾幾何時,引擎的轟鳴是引燃人們腎上腺素的利器;而在太過於喧囂的現在,去繁求簡找回寧靜才是人們新的執念。

甚至連野性十足的Mustang GT都提供了可選安靜模式,作為噪音源頭之一的輪胎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像前兩天的被三太子“看上”的禦乘SUV II代輪胎已經開啟了輪胎對靜音的思考,而類似特意為NX概念車開發的使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靜音概念輪胎恐怕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走入現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