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中,邱吉爾用氣球炸彈攻擊德國本土

1940年9月的一天晚上, 大風席捲西歐, 英國為干擾德軍飛機轟炸而施放的很多阻塞氣球, 被吹離泊位。 大量氣球飛到瑞典上空, 氣球拉索割斷了很多電線, 還撞倒了瑞典國際廣播電臺的廣播塔。

這一現象引起邱吉爾的注意, 他向軍方提出建議:既然氣球能產生這麼大的危害, 何不大量向德國施放這種氣球, 也讓德國遭受一定的損失。

圍繞著邱吉爾首相的建議, 英國空軍與海軍展開激烈的爭論。 英國空軍持否定態度, 認為德國也會用同樣的手段進行報復, 而且, 英國的電網在面對同樣的攻擊時, 比德國的電網更脆弱。 他們還擔心, 如果將氣球當作進攻武器使用, 搞不好會變成一場娛樂表演, 有失軍事行動的嚴肅性。

英國海軍則贊同邱吉爾的建議。 他們發現, 氣球在空中漂浮6個小時後, 才會因氫氣泄盡而墜落。 如果使用氣球運送炸彈, 可以避開德軍的防空雷達, 也不會過多地消耗英國寶貴的戰爭資源。

一個氣球可以運載兩枚到三枚以磷為主要原料的燃燒彈, 每枚重2.7公斤, 很容易在擁有大量常綠闊葉林的德國造成森林大火。 為了撲滅森林火災, 德國人必然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從而消耗德國的戰爭資源。

英國也不必害怕德國人的報復, 因為英國森林面積比德國小, 而且每到冬天, 英國的森林都會落葉, 這會減少森林著火的危險, 何況根據氣象資料統計, 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 風是從英國往德國方向吹, 而風從德國往英國方向吹的時間只占38%。 另外, 英國海軍還找到一項重要的證據:他們經過分析後認為, 英國電網抗短路的能力, 要強於德國電網。

1941年9月, 英國軍方最終決定使用氣球對德國發動攻擊, 該行動命名為“外向行動”。

第一次“外向行動”始於1942年3月20日。 沒過幾天, 在軸心國佔領區, 就出現了發現氣球的零星報告;第二次“外向行動”於 1942年7月開始。 為了避免氣球對英國空軍的轟炸機造成影響, 這兩次“外向行動”都選在了白天實施。 另外, 對德國進行轟炸的英軍飛行員, 在起飛前, 都要確認預定航道上沒有氣球。

從1944年春開始, 為了避免對預定于當年春夏之季進行的諾曼地登陸行動造成干擾, 英國減少了施放氣球炸彈的次數。 在整個“外向行動”中, 英軍共施放了 10萬個氣球, 其中有一多半攜帶的是燃燒彈, 其餘攜帶的是拖拽電纜的拉索。

事後的統計表明, 英國的“外向行動”是很合算的。 為執行該行動, 英國只動用了不到三百名婦女, 沒有男性參與實際操作, 總花費為22萬英鎊。 根據檔案記載, 最成功的一次行動, 發生在1942年7月12日。當天,一個氣球造成了萊比錫附近一處電線短路,導致一個變電站起火,火勢的蔓延最終造成100萬英鎊的損失,遠遠超過英國人實施“外向行動”的全部花費。

發生在1942年7月12日。當天,一個氣球造成了萊比錫附近一處電線短路,導致一個變電站起火,火勢的蔓延最終造成100萬英鎊的損失,遠遠超過英國人實施“外向行動”的全部花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