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侵華日軍陸軍簡介一

天皇和陸軍三巨頭

大日本帝國陸軍是1871年至1945年, 由日本天皇所統帥的陸軍, 自稱皇軍, 我們稱之為鬼子。 中日甲午戰爭以來的侵華行為, 多由日本陸軍完成。 最高統帥是日本天皇, 分別是明治天皇(1871-1912)、大正天皇(1912-1926)、昭和天皇(1926-1945)。

陸軍最高領導機構是陸軍省、參謀本部、教育總監部。 陸軍省主要負責陸軍軍政和日常事宜, 不負責具體戰役戰術事宜, 類似我國軍改後的陸軍司令部;陸軍省負責人是陸相, 是內閣成員和五相會議重要成員, 通常由陸軍大將擔任;參謀本部是掌管陸軍軍令的機關, 也是陸軍統帥部, 負責人是參謀總長, 通常由陸軍大將擔任;教育總監部負責陸軍軍事院校, 由負責普通軍事教育的本部和各個兵種監部組成, 教育總監常由陸軍大將擔任。

陸軍軍銜簡介

舊日本軍銜仿效德國, 但是又別處心裁, 陸軍與海軍軍銜叫法都不一樣, 由於日語與漢語習慣不同,

特整理如下表。

日本陸軍陸軍大將位於官吏的最高級, 與日本首相和樞秘密院的議長同一等級。 日本陸軍大將, 僅有134人, 第一是西鄉隆盛, 在明治四年(1871年)受封陸軍大將;最後一名是牛島滿, 因為沖繩島戰死而追晉。 日本陸軍大將有陸軍中將選任, 需要中將年滿5年, 還要擔任關鍵崗位。 陸軍中將通常擔任軍司令官、師團長等職位, 總員額1200人, 大約10人中有一個能晉大將。 陸軍大佐經常擔任參謀長和聯隊長的職務, 在抗戰影視劇出鏡率最高。

十四年抗戰期間, 日本陸軍軍銜標誌有兩種, 早期採用肩章, 後來採用領章。 某些抗日神劇, 分不清國軍與日軍軍服, 國軍領章是長方形的, 日軍領章是平行四邊形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