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天國初期勢如破竹,為什麼沒能推翻清朝?

從太平天國和清軍兩個方面來說。

先說太平天國自己。

太平天國運動初起, 還是轟轟烈烈的, 而且很快就從廣西一路轉戰, 到達並控制了長三角地區。

這在軍事上來說, 是很大的成就。 而且, 長三角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 佔領這一地區, 既有利於加快自己的發展, 也對清朝是巨大而沉重的打擊。

但是, 太平天國運動從一開始, 就有著先天性的不足。

一方面是假託拜上帝教, 和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信仰不相符合, 從而無法吸引更多沉淪在下層社會的文化精英加入進來, 反而會將一部分人推到本來他們不願為之賣命的清朝一邊去。

另一方面, 因為一開始就基於建章立制, 建立政權, 權力架構很不穩定, 造成了東王權力過大, 其他人無法有效制約他, 從而威脅到洪秀全的地位的局面。 這也就為後來的天京之變埋下了伏線。

在軍事上, 從長江中游順水而下, 攻佔長江下游地區, 總體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但至少應當留相當部分部隊, 以重要將領率領, 從武漢方向向北進攻, 進入河南。 河南是四戰之地, 但當時清軍的佈防重點都在沿海和邊疆地區, 中原地區是比較空虛的。 進入中原即使不能真的策應下游的北伐,

也可以牽扯清軍, 迫使清軍在兩個戰場之間分兵。

因為太平天國沒有在中游地區留部隊北上, 而是全軍東下, 所以清軍一路圍追, 到了長江下游, 太平軍仍然處於被清軍四面包圍的局面之下。 這時候, 又想出擊安徽和北伐, 開闢新戰場, 以此來減輕天京周圍的軍事壓力, 結果北伐部隊孤軍深入, 遠離根據地, 無後方作戰, 最後全軍覆沒。 在安徽戰場也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始終處於拉鋸之中。

最嚴重的打擊, 則是天京之變。 初期的重要將領幾乎全部在內亂之中喪生, 碩果僅存的石達開也因為洪秀全的猜忌, 被迫出走, 返回廣西。

雖然現在老有人說, 石達開西征是為了開闢新戰場, 減輕天京的軍事壓力。 但從江淮一路轉進到湖南, 再從湖南返回廣西, 廣西站不住腳, 又進入四川, 想著渡江北上, 結果在大渡河被包圍, 全軍覆沒。 這樣大範圍的轉移, 離主戰場太遠, 完全無法有效扯動圍攻天京的清軍。

天京之變後, 太平天國就開始進入衰退期。 坦白說, 這之後,

軍事上已經完全沒有初期的銳氣和進攻能力, 之所以仍然能維持那麼久, 並不是因為太平軍特別厲害, 而是因為清軍太無能, 還在重整旗鼓的過程中。

再從清軍方面來說。

太平軍初起, 清軍幾乎潰不成軍, 八旗軍就不用說了, 綠營兵也是完全不堪一戰, 而清朝這時候還沒有新的軍隊來替代綠營兵。

這其實是任何一個經過較長時期的和平,軍隊缺乏實戰經驗打磨,必然會出現的結果。也是因為沒有遇到過實戰檢驗,所以清朝方面從上到下對軍隊的實際戰鬥力缺乏清醒的認識,也就沒有主動進行改革的動力。

這也是太平軍初期在軍事上進展順利的原因之一。

隨著太平軍從西南一路轉戰到長三角地區,所過殘破,清軍和太平軍都沒有給當地老百姓帶來更好的社會和政治、文化環境,湘軍為代表的地方團練軍隊發展起來的地方軍隊就逐漸出現了。

湘軍、楚軍、淮軍的興起,既是綠營兵衰落之後清軍不得已的選擇。這些地方團練發展而來的軍隊與綠營兵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軍隊的組織結構以親緣關係、師生關係、同鄉關係等為基礎,凝聚力更強一些。

此外,這些軍隊的武器裝備和編組、訓練方式比之前的綠營兵更為接近近代化的軍隊。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湘軍強于綠營,楚軍強於湘軍,淮軍又強于楚軍。

到天京之變發生時,清軍基本上穩住了在長江下游的主要戰線,湘軍、楚軍也開始嶄露頭角,戰鬥力在逐步提升。並且,在此基礎上對天京的軍事壓力在逐步加強,包圍圈在一步步縮小。而太平軍則始終處於內線作戰的狀態,雖然這個包圍圈也被打破過,但太平軍也無力開闢更多戰場,仍然處於內線作戰的狀態,最多也就是喘口氣而已。

這種攻守形勢的轉換,實際上在1859年就已經完成了,之所以太平天國沒有馬上就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迫使清朝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和財政等資源去應付列強的入侵。此外,咸豐帝去世後清廷的政治動盪,也對前線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等到這些危機都基本解決,對太平天國的幾個主要據點也基本上完成了分割包圍,使天京成了孤立無援的孤城,處理完了,清軍就該大舉進攻天京,徹底消滅太平天國運動了,這時候洪秀全死了。本來就已經非常混亂的局面,變得更加混亂,最後就在混亂之中走向了滅亡。

這其實是任何一個經過較長時期的和平,軍隊缺乏實戰經驗打磨,必然會出現的結果。也是因為沒有遇到過實戰檢驗,所以清朝方面從上到下對軍隊的實際戰鬥力缺乏清醒的認識,也就沒有主動進行改革的動力。

這也是太平軍初期在軍事上進展順利的原因之一。

隨著太平軍從西南一路轉戰到長三角地區,所過殘破,清軍和太平軍都沒有給當地老百姓帶來更好的社會和政治、文化環境,湘軍為代表的地方團練軍隊發展起來的地方軍隊就逐漸出現了。

湘軍、楚軍、淮軍的興起,既是綠營兵衰落之後清軍不得已的選擇。這些地方團練發展而來的軍隊與綠營兵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軍隊的組織結構以親緣關係、師生關係、同鄉關係等為基礎,凝聚力更強一些。

此外,這些軍隊的武器裝備和編組、訓練方式比之前的綠營兵更為接近近代化的軍隊。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湘軍強于綠營,楚軍強於湘軍,淮軍又強于楚軍。

到天京之變發生時,清軍基本上穩住了在長江下游的主要戰線,湘軍、楚軍也開始嶄露頭角,戰鬥力在逐步提升。並且,在此基礎上對天京的軍事壓力在逐步加強,包圍圈在一步步縮小。而太平軍則始終處於內線作戰的狀態,雖然這個包圍圈也被打破過,但太平軍也無力開闢更多戰場,仍然處於內線作戰的狀態,最多也就是喘口氣而已。

這種攻守形勢的轉換,實際上在1859年就已經完成了,之所以太平天國沒有馬上就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迫使清朝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和財政等資源去應付列強的入侵。此外,咸豐帝去世後清廷的政治動盪,也對前線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等到這些危機都基本解決,對太平天國的幾個主要據點也基本上完成了分割包圍,使天京成了孤立無援的孤城,處理完了,清軍就該大舉進攻天京,徹底消滅太平天國運動了,這時候洪秀全死了。本來就已經非常混亂的局面,變得更加混亂,最後就在混亂之中走向了滅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