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甲方:請把懸掛調軟,再硬一點|Y車評

最近試了幾輛車, 發現不少廠家已經開始拋棄傳統減振器, 而改用自我調整可調的減振器。 感覺這個變化也將會引領新一波升級大潮, 所以本篇就來聊聊“自我調整減振器”這東西。

底盤調校, 被我們笑稱為“汽車三大玄學”之一。 本身而言, 底盤調校對廠家的技術要求很高, 並不是所有汽車廠商都有實力自建研發中心調底盤懸架。 再一方面, 各個廠家對“好底盤”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們經常會說某台車的底盤懸掛偏“軟”或者偏“硬”, 相信大家也都聽到過類似的說法, 這便是最基礎的底盤調校。 一般認為, 偏軟的底盤坐起來更舒服, 偏硬的車開起來更平穩。 當然, 這也得建立在車沒啥其它毛病的基礎上。

但對於現在的車輛而言, 人們已經無法滿足於單純的“軟”或者“硬”了。 偏軟的懸架在過彎時難以提供有效的支撐, 也容易讓人產生眩暈感。 偏硬的懸架在過坑窪路面的時候,

又不夠舒服。 不少硬派車輛也因此被人稱為“蛋蛋粉碎機”, 這樣車偶爾用來玩樂是挺不錯, 但要拿來家用就會讓人苦不堪言。

因此工程師們開始在懸架減振器上下功夫, “長途不累、攔路不顛、彎道不飄”也成為了家用車調校的核心目標。 為了應對不同路面狀況, 現在越來越多車輛開始採用“自我調整液壓減振器”, 雖然這種被動調節技術不如主動式的電磁液壓減振器那般強大。 但考慮到目前主動電磁懸架過於高昂的價格, 其註定只能成為豪華車的專屬。 而被動自我調整懸架因其相對低廉的價格, 開始逐漸成為家用車的配備。

一套懸掛系統, 通常由阻尼減振器、彈性元件(通常採用螺旋彈簧)以及各種導向機構組成。 後者導向機構的不同佈局, 也成為了區分不同懸掛種類的標誌。 “多連杆”、“扭力梁”、“雙叉臂”等等, 指的就是導向機構的不同。 不同導向機構的運動方式不同, 就使得不同懸掛的表現不同, 不過在這就不做過多解讀。 本篇重點還是講講即將開始大面積應用的自我調整液壓減振器。

彈性元件可以緩解路面傳來的振動, 但本身吸收振動的能力很差, 相反減振器最大的作用就是利用液壓系統, 吸收掉這些振動能量。 如果沒有減振器的幫助, 而僅僅配備彈簧的話, 車輛會一直保持振動狀態, 上下起伏不停。 懸架減振效果取決於阻尼的大小, 而減振器阻尼的大小, 則主要取決於內部液壓對流孔的截面大小。

沿著減振器壓縮伸張的方向, 設置數個油液閥, 就可以達到控制對流孔總截面的目的。 當車輛處於正常平直狀態時, 所有對流孔都處於工作狀態, 減振器內部油壓流動相對自由, 整個減振器處於“低阻尼”狀態。 這時整車懸架相對較“軟”, 車輛行駛柔和, 保證車輛行駛的平順性。

而車輛產生較大顛簸時, 減振器活塞受到壓縮, 油液閥逐漸關閉, 減振器的阻尼增大, 使懸架對振動的吸收能力增強。 在較大顛簸路況下, 懸架阻尼增大, 可以有效吸收路面能量, 實現更強減振效果。 油液閥門逐漸開合關閉的過程, 就是自我調整減振器與傳統減振器最大的不同。

通過設計多級油液閥的方法,使得減振器的阻尼可以不斷變化,適應各種不同的路況。同時,也受惠於這種可調節阻尼的設計,工程師們可以將減振器的最大油液孔,設計得更大,以提升車輛對路面細微振動的吸收效果。達到文章之前所說“長途不累、爛路不顛、彎道不飄”的效果。

和“可調”一同而來的,還會有“線性”一詞。“怎麼調,調多少”一樣是懸架調校的重要部分。通常而言,可調懸架的初段,會適當軟一些,這樣在平直路面行駛,懸架可以過濾掉路面的小型起伏,提升舒適性。而懸架的中後段要能夠迅速“硬”起來,將車整體承托住,也就是我們Y車評常說的“有韌性”。有些對懸架要求更高的廠商,除了會對減振器的壓縮線性進行細緻調節之外,也會對減振器的伸長行程調節,讓整套懸架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像這種被動式自我調整懸架,雖然說不是全新技術,但其在近代汽車工業史上,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從數十年前,就開始有無數工程師為之付出努力,潛心研究懸架調校。期間,各式各樣的可調懸架層出不窮,除了本篇中提到的被動式自我調整阻尼可調減振器,還有頻率回應式減振器、高壓氣液聯動懸架、空氣懸架、電磁懸架等等,都在汽車工業史上留名。而如今,相關生產技術的提高,使得這種可調懸架的價格不斷降低。如今,不少大中型車開始標配類似的可調懸架技術,一些緊湊級車也開始裝配將其當作賣點。真可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就是自我調整減振器與傳統減振器最大的不同。

通過設計多級油液閥的方法,使得減振器的阻尼可以不斷變化,適應各種不同的路況。同時,也受惠於這種可調節阻尼的設計,工程師們可以將減振器的最大油液孔,設計得更大,以提升車輛對路面細微振動的吸收效果。達到文章之前所說“長途不累、爛路不顛、彎道不飄”的效果。

和“可調”一同而來的,還會有“線性”一詞。“怎麼調,調多少”一樣是懸架調校的重要部分。通常而言,可調懸架的初段,會適當軟一些,這樣在平直路面行駛,懸架可以過濾掉路面的小型起伏,提升舒適性。而懸架的中後段要能夠迅速“硬”起來,將車整體承托住,也就是我們Y車評常說的“有韌性”。有些對懸架要求更高的廠商,除了會對減振器的壓縮線性進行細緻調節之外,也會對減振器的伸長行程調節,讓整套懸架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像這種被動式自我調整懸架,雖然說不是全新技術,但其在近代汽車工業史上,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從數十年前,就開始有無數工程師為之付出努力,潛心研究懸架調校。期間,各式各樣的可調懸架層出不窮,除了本篇中提到的被動式自我調整阻尼可調減振器,還有頻率回應式減振器、高壓氣液聯動懸架、空氣懸架、電磁懸架等等,都在汽車工業史上留名。而如今,相關生產技術的提高,使得這種可調懸架的價格不斷降低。如今,不少大中型車開始標配類似的可調懸架技術,一些緊湊級車也開始裝配將其當作賣點。真可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