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V”字手勢:勝利的幽靈

“V”形手勢表示“Victory”, 即勝利, 這一點早已為人們所熟知, 但是“V”字手勢源於何時以及由此而引出的一些軼事, , 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西歐淪陷, 許多人紛紛流亡英國。 當時有個名叫維克多 德拉維利的比利時人, 利用電臺, 每天從英國向比利時進行短波廣播, 號召同胞們奮起抗擊德寇佔領軍。

1940年的一天晚上, 他在廣播裡號召人們到處書寫“V”字, 以表示對最後勝利的堅定信心。

幾天之間, 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和其他城市的建築物上, 大街小巷的牆壁上, 樹上和電線杆上、影劇院裡, “V”字無處不在, 甚至在德軍重兵把守的兵營、崗樓和納粹軍官的住宅裡, 也出現了被視為不詳之物的“V”字, 攪得德國法西斯佔領軍心神不寧。

後來, “V”字不脛而走, 傳入歐洲各淪陷國。 由於它形式簡單明瞭, 很快流傳開來。 朋友們見面, 伸出食指和中指, 打個“V”字, 代替其他一切招呼。 用這種無言的方式, 表達自己的心願, 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十分喜愛打這種手勢, 於是“V”字更加出名。 餐館裡, 桌子上的刀叉被擺成“V”字, 甚至鐘錶店裡的時鐘也被撥到11點5分的“V”字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