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如果不投原子彈,日本還能撐多久?

先來看看1945年8月初日本的情況。 從1945年2月開始, 美國對日本本土實施兩項大行動:第一是戰略轟炸。 特別是3月起, 美軍轟炸機部隊司令官李梅少將下令在空襲中大規模使用燃燒彈。

從3月到7月底, 美軍共出動各種型號飛機33041架次, 其中B-29轟炸機1.5萬架次, 投彈16萬噸, 僅7月投彈就超過4.2萬噸, 在接下來的8月美軍計畫的投彈量超過10萬噸。

半年時間裡, 有98個日本城市遭到轟炸, 其中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等主要城市的城區被毀面積均在50%以上, 在空襲中死亡約23萬人, 傷47.6萬人, 失蹤2.4萬人, 有244萬幢建築物被毀, 800萬人無家可歸。 僅僅3月9日夜間, 美軍一個晚上的空襲就造成東京10萬人的傷亡, 甚至超過了廣島原子彈轟炸的傷亡人數。

被轟炸後的日本

大空襲給日本民眾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李梅又結合空襲實施心理戰, 通過空投傳單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將要轟炸的地點和時間, 這就更加劇了平民的驚恐, 共有850萬城市居民逃往鄉村, 軍工企業工人的缺勤率7月已達50%, 工廠廠區在空襲中也遭到嚴重破壞。 以飛機生產為例, 航空工業廠區被毀60%, 直接造成飛機發動機產量下降75%, 飛機機身產量下降60%, 電子設備產量下降70%, 飛機月產量從1944年的平均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

降幅高達91%。

1945年3月日本石油儲備為40萬噸, 至8月初, 石油儲備在轟炸中被焚毀近6萬噸, 同時煉油能力因空襲的破壞而下降83%。 根據日本政府官員的回憶, 美軍的大空襲使“工業生產嚴重受損”。 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也曾表示, 就是東京大轟炸之後日本高層開始考慮停戰。

被轟炸後的日本

第二項行動是代號“饑餓戰役”的佈雷封鎖。 日本是個島國, 資源匱乏, 橡膠、棉花和羊毛需求的100%, 石油需求的92%, 鐵砂的87%, 煤炭的24%(其中焦炭占90%), 糧食的20%都依賴從國外進口。 因此美軍採用攻勢佈雷封鎖日本港口, 切斷日本的海上運輸。

從3月27日至8月15日, 美軍出動B-29轟炸機1528架次, 佈雷12053枚, 共炸沉炸傷包括“海鷹”號航母等65艘軍艦在內的670餘艘船隻, 其中炸沉和重創至無法修復的達431艘, 總噸位140余萬噸, 相當於佈雷行動開始時日本船舶總噸位的75%。

美軍此次佈雷效果非常顯著, 下關海峽運輸量1945年8月比1945年3月下降98%, 幾乎完全中斷, 瀨戶內海也只能通行機帆船之類的小型船隻。 在這四個半月中日本進口物資總量下降90%,

維持戰爭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糧食等戰略物資供應幾乎完全中斷;軍工企業由於原料斷絕, 紛紛停產或關閉;日軍大批飛機、艦艇由於燃料極度缺乏而被迫停飛、停航, 直接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

所以到1945年8月, 經過近半年的戰略轟炸和水雷封鎖, 日本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創, 維持戰爭的國家機器已經基本崩潰, 此時幾乎是全靠武士道精神在支撐, 但是槍裡沒有子彈, 飛機沒有燃料, 肚子裡沒有吃的, 光靠武士道精神還能支持多久?

正如美國戰略轟炸評估委員會在戰後報告中說:“根據戰後對當時局勢和日本國民經濟狀況的完整調查,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登陸日本本土的‘奧林匹克’登陸行動計畫發動前,日本一定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即使沒有投下原子彈,或者蘇軍沒有出兵東北。因為日本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

也就是說,即使不投原子彈,甚至不需要在日本本土登陸,就這樣進行轟炸和佈雷封鎖,日本最多也只能再堅持三個月時間。

【本文由“今日頭條勾欄外史帳號”發佈,2017年9月8日】

正如美國戰略轟炸評估委員會在戰後報告中說:“根據戰後對當時局勢和日本國民經濟狀況的完整調查,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登陸日本本土的‘奧林匹克’登陸行動計畫發動前,日本一定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即使沒有投下原子彈,或者蘇軍沒有出兵東北。因為日本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

也就是說,即使不投原子彈,甚至不需要在日本本土登陸,就這樣進行轟炸和佈雷封鎖,日本最多也只能再堅持三個月時間。

【本文由“今日頭條勾欄外史帳號”發佈,2017年9月8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