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際春:做好老師、好學者、好“演員”

文/焦建麗

有人把教師比作園丁, 照料、培育自己的學生, 讓他們茁壯成長;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 燃燒了自己, 照亮了別人;也有人把教師比作“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 也是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的人。 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史際春。

教師夢想終究成真

史際春的父母都是大學生, 出生于知識份子家庭的他從小就受父母的影響, 史際春笑著說道:“十幾歲的時候我就很嚮往教學與科研, 上山下鄉在農村覺得自己應該多讀書, 當時讀了康斯坦丁諾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蘇聯科學院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不到20歲的時候就看了很多書, 希望將來能夠做學問。 ”

1978年, 史際春考入了安徽師範大學政教系, 隨後1984年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取得法學碩士學位, 到安徽大學法律系任教。 史際春懷揣著夢想, 從此開始了教師生涯。

史際春還記得第一次登上講臺時的場景, 那是教學實習, 史際春笑稱, 自己把課堂上要講的每句話都寫成了文字。 第一次上課結束後, 史際春總結了經驗教訓:依靠講稿授課是行不通的, 如果把上課要說的話都寫下來, 一旦離了講稿, 就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講了, 照本宣科的感覺很不好。

史際春發現大學問家們都不用講稿, 比如於光遠、文秉模, 但他們做報告、講課時手中都拿著一些小卡片, 雖然不知道卡片中的具體內容, 但想必是提綱和資料。 通過對教學實習經驗的總結, 史際春正式成為教師後, 就再也不依靠講稿上課了。 史際春自信地說道, “從第一次正式上課一直到現在, 我覺得每節課都很成功, 很吸引學生。

教學要有科研支撐

1985年2月, 第一次正式上課的史際春教的是83級本科生的民法學, 史際春很驕傲地說, “一些當時的學生說, 到現在他們還記得我上課的一些內容, 當時舉了些事例, 連我自己都不記得了, 但是學生們還記得。 ”他說, “作為一名老師, 如果你真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的話,

一定會有所回報的, 能夠從學生身上得到一種慰藉。 每每遇到自己的學生, 他記得你曾經說了什麼, 跟你一起回憶, 肯定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

史際春說, 做大學老師一定要做科研, 如果沒有最前沿的科研作為教學的支撐, 講得再生動, 學生也會覺得空洞無物。 而且, 他認為, 上課也是一種表演, 老師要具備表演的能力, 沒有表演能力猶如“茶壺裡煮餃子”, 即便有科研成果、有學問也講不出來。 要用學來支撐教, 學再由教獲得靈感和啟迪, 教學相長;還要有“演員”的天分, 才能當一個合格的好老師。

教學也有困惑和憂慮

做教師有讓人開心的時候, 也會有困惑的時候。

一次課堂上, 史際春正在上課, 突然從課堂上傳來一個學生的聲音, “老師你別講這些, 這些對我們沒有用, 我們是學校招來的特長生, 不是來學習的, 我們不想學!”聽到這話, 史際春心中五味雜陳。

上世紀80年代以後出現了“商品大潮”、出國熱, 學習無用論、功利主義風氣漸起, 還有一些學生以各種理由主動向老師要分, 等等。這些,讓史際春深感憂慮。他說:“這種風氣前後大概有十七八年,現在有所好轉了。”

史際春說:“既然做學生,就要把學上好,我不要求他們個個都有多大的出息,但你現在做學生就應該把學生做好。這是學生對老師,也是對自己的起碼尊重。”

身為教師終無悔

史際春說,教師這個職業最大的好處,就是永遠都可以跟年輕人在一起,看著年輕的面孔,自己也覺得年輕。談到這裡他嘴角上揚:“我最早的一批學生已經50多歲了,但是還繼續跟十幾、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一起,能時刻感受並充滿活力,我很開心。尤其是看到自己教過的學生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更是感到倍加欣慰。”他說,“我當老師終身無悔、無憾。因為這也是從我十幾歲就嚮往的事情。”

花甲之年的史際春自1985年在高校任教,1988年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博士期間給碩士生開羅馬法專題課,並擔任班主任,1991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留校繼續任教至今,已經做了33年老師。他傳道授業、憂國憂民,說:“作為教師,我教書育人;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堅持公平正義和科學、理性。不久我就要退休了,但我要繼續在教師這個職位上站好最後一班崗!”

等等。這些,讓史際春深感憂慮。他說:“這種風氣前後大概有十七八年,現在有所好轉了。”

史際春說:“既然做學生,就要把學上好,我不要求他們個個都有多大的出息,但你現在做學生就應該把學生做好。這是學生對老師,也是對自己的起碼尊重。”

身為教師終無悔

史際春說,教師這個職業最大的好處,就是永遠都可以跟年輕人在一起,看著年輕的面孔,自己也覺得年輕。談到這裡他嘴角上揚:“我最早的一批學生已經50多歲了,但是還繼續跟十幾、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一起,能時刻感受並充滿活力,我很開心。尤其是看到自己教過的學生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更是感到倍加欣慰。”他說,“我當老師終身無悔、無憾。因為這也是從我十幾歲就嚮往的事情。”

花甲之年的史際春自1985年在高校任教,1988年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博士期間給碩士生開羅馬法專題課,並擔任班主任,1991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留校繼續任教至今,已經做了33年老師。他傳道授業、憂國憂民,說:“作為教師,我教書育人;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堅持公平正義和科學、理性。不久我就要退休了,但我要繼續在教師這個職位上站好最後一班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