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伯是項羽親叔叔,為何在楚漢爭霸中多次幫劉邦脫險?原因很簡單

話說劉邦採取“繞行”和“智取”的策略, 比項羽先入關。 隨後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 主動撤出咸陽城, 駐軍灞上。 然而, 他犯了一個極為重大的錯誤就是派兵守住了函谷關, 結果項羽率大軍到這裡吃了“閉門羹”而怒不可遏。

“可惡的劉邦, 欺人太甚, 給我拿下這座城再說!”項羽一聲令下, 手下幾十萬士兵便如潮水般向函谷關城邊湧去。 城上的守軍本來就只有區區幾千人, 因此, 項羽不費吹灰之力便進了城。

進了城, 項羽的餘怒未消。 今天吃的閉門羹令他怒氣衝天, 他要找駐紮在灞上的劉邦算帳。

但初來乍到, 人生地不熟, 在還沒有搞清事態之前, 項羽也不敢亂來。 於是, 他聽從範增的建議, 先在鴻門紮下大營, 站穩腳跟再說。

是夜, 項羽和將領們激烈地討論劉邦真正的目的。 正在這時, 門外的衛卒帶了一個人進來, 是沛公左司馬曹無傷派來的使者。 使者帶來了曹無傷的親筆書信:“沛公已把秦王宮所有金銀財寶占為己有, 他下一步就是想當關中王啊。 ”

範增發話了:“劉邦原本是酒色之徒, 但到了關中後, 百姓送來的財物他不接, 如花似玉的女人他不碰, 看來他已懷有遠大之志。 再說我曾請人看過他的相, 說他有天子之氣,

這樣的人留著後患無窮, 得抓緊時間幹掉才是啊!”

“他想跟我爭關中王?”本來就對閉門羹事件耿耿於懷的項羽終於發飆了。 他令使者轉告曹無傷, 明天攻打灞上, 叫他做好內應的準備。

然而,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 站出來一個人, 他的出現不經意間改變了這一切。 他的名字叫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親叔叔, 現任左尹一職, 他為什麼要胳膊肘往外拐呢?

其實, 他去劉邦那裡不是背叛項羽, 而是去敘舊, 因為他和張良是故交。 那麼, 項張二人的這段“舊”是從何而來的呢?

項伯原本是江南一名小縣吏。 後來有人瞧不起已落魄的項氏家族, 總是恥笑和唾駡他。 那時候的項伯年輕氣盛, 怒而拔劍殺了那人。 從此, 他踏上了漫漫逃亡之路。 後來, 他逃到下邳時, 與同樣隱身于此的張良相遇。 同是天涯淪落人, 兩人一見如故, 項伯便在張良的小屋裡落了腳, 直到項梁和項羽起兵的事傳來, 他才告別張良去參加項梁的革命軍。 後來, 張良也追隨劉邦革命去了。

項伯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他和張良的情義是很深的。 兩人雖然沒有結拜為兄弟, 但早已勝似兄弟了。 此時, 項伯自然不肯讓張良白白等死, 於是連夜來勸張良快逃。

張良一聽, 雖然心裡瓦涼瓦涼的, 但臉上卻不動聲色。

“我是替韓王護送沛公入關的, 一直送到了這裡。 此時沛公有難, 我如果選擇一走了之,太不仁義了。因此,走之前,我必須跟他打個招呼。”張良說著入內去找劉邦了。

劉邦正在做他的“關中王夢”,聽了張良的報告,頓時夢破了,心碎了。

“沛公,是誰給您出的餿主意,扼守函谷關,不讓項羽等革命軍入關的?您捫心自問下,憑我們的實力,能抵擋住項羽的進攻嗎?”

面對張良的咄咄逼問,劉邦冷汗如雨。他毫不隱諱地告訴張良這是鯫生出的主意,並表示自己不是項羽的對手。

“這是我的失策,是我錯了。如今,你可有何應對之策嗎?”劉邦焦急地問道。

眼看劉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錯態度良好,大有改過自新的架勢,張良也就沒有再為難他,馬上向劉邦獻上一計。

“現在您唯一的救星就是項伯。”張良語出驚人,劉邦洗耳恭聽。張良走上前去,與劉邦耳語了一番。劉邦的臉色頓時由陰轉晴,仿佛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曙光。

張良計謀已出,接下來就該看劉邦的表演了。他們使出的是劉氏獨特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拜把子。

劉邦在張良的陪同下,來見項伯。一見面,他就像對待相識多年的朋友似的,與項伯又是握手,又是擁抱,並且口口聲聲地直呼項伯為大哥。項伯受寵若驚,只能默認了這位從天而降的小弟。那一瞬間,他的心裡肯定在想,被人崇拜的滋味就是爽歪歪啊!

第二板斧:結親家。

象徵性的禮節到位後,劉邦馬上向項伯提結為兒女親家的事。項伯盛情難卻,只能默許了這樁主動送上門來的婚事。那一刻,他的心裡肯定在大笑,被人追捧的感覺就是喜洋洋啊!

第三板斧:喝喜酒。

把子也拜了,親家也結了,劉邦大手一揮,馬上上美酒,並美其名曰共同歡慶。項伯喜出望外,只能接住了那一杯杯瓊漿玉液。那一刻,他的心裡如癡如醉,被酒精麻醉的感覺就是樂哈哈啊!

爽了,喜了,樂了,該是劉邦亮劍的時候了。這時,劉邦充分調動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開始了長篇演說。

“防賊甚於防川。”劉邦娓娓道來,“我無意與項王為敵,一切的一切都是誤會。我之所以派人守函谷關,不是為了防項王,而是為了防賊啊。我無心為王。我入關中,絲毫都不敢私自佔有,所有公共財產都登記入庫,為的就是等待項王的到來,為的就是獻給項王啊!我與項王同樣是革命軍,怎能因為一點小誤會而自相殘殺,那豈不是會被世人唾駡和恥笑?”

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劉邦在演說的過程中,還加上了肢體語言,而且說到傷心處,還聲淚俱下,其淚晶瑩剔透,悲慟欲絕,其情感人至深。

通過三板斧的洗腦和演說的攻心,項伯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項伯了,他成了劉邦的“小三”。他只有一條路可走了:極力勸說和阻止項羽不打劉邦。

很快項羽被說服了,於是,鴻門宴這就這樣誕生了。

我如果選擇一走了之,太不仁義了。因此,走之前,我必須跟他打個招呼。”張良說著入內去找劉邦了。

劉邦正在做他的“關中王夢”,聽了張良的報告,頓時夢破了,心碎了。

“沛公,是誰給您出的餿主意,扼守函谷關,不讓項羽等革命軍入關的?您捫心自問下,憑我們的實力,能抵擋住項羽的進攻嗎?”

面對張良的咄咄逼問,劉邦冷汗如雨。他毫不隱諱地告訴張良這是鯫生出的主意,並表示自己不是項羽的對手。

“這是我的失策,是我錯了。如今,你可有何應對之策嗎?”劉邦焦急地問道。

眼看劉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錯態度良好,大有改過自新的架勢,張良也就沒有再為難他,馬上向劉邦獻上一計。

“現在您唯一的救星就是項伯。”張良語出驚人,劉邦洗耳恭聽。張良走上前去,與劉邦耳語了一番。劉邦的臉色頓時由陰轉晴,仿佛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曙光。

張良計謀已出,接下來就該看劉邦的表演了。他們使出的是劉氏獨特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拜把子。

劉邦在張良的陪同下,來見項伯。一見面,他就像對待相識多年的朋友似的,與項伯又是握手,又是擁抱,並且口口聲聲地直呼項伯為大哥。項伯受寵若驚,只能默認了這位從天而降的小弟。那一瞬間,他的心裡肯定在想,被人崇拜的滋味就是爽歪歪啊!

第二板斧:結親家。

象徵性的禮節到位後,劉邦馬上向項伯提結為兒女親家的事。項伯盛情難卻,只能默許了這樁主動送上門來的婚事。那一刻,他的心裡肯定在大笑,被人追捧的感覺就是喜洋洋啊!

第三板斧:喝喜酒。

把子也拜了,親家也結了,劉邦大手一揮,馬上上美酒,並美其名曰共同歡慶。項伯喜出望外,只能接住了那一杯杯瓊漿玉液。那一刻,他的心裡如癡如醉,被酒精麻醉的感覺就是樂哈哈啊!

爽了,喜了,樂了,該是劉邦亮劍的時候了。這時,劉邦充分調動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開始了長篇演說。

“防賊甚於防川。”劉邦娓娓道來,“我無意與項王為敵,一切的一切都是誤會。我之所以派人守函谷關,不是為了防項王,而是為了防賊啊。我無心為王。我入關中,絲毫都不敢私自佔有,所有公共財產都登記入庫,為的就是等待項王的到來,為的就是獻給項王啊!我與項王同樣是革命軍,怎能因為一點小誤會而自相殘殺,那豈不是會被世人唾駡和恥笑?”

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劉邦在演說的過程中,還加上了肢體語言,而且說到傷心處,還聲淚俱下,其淚晶瑩剔透,悲慟欲絕,其情感人至深。

通過三板斧的洗腦和演說的攻心,項伯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項伯了,他成了劉邦的“小三”。他只有一條路可走了:極力勸說和阻止項羽不打劉邦。

很快項羽被說服了,於是,鴻門宴這就這樣誕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