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大眾點評、攜程旅行APP中酒店“篩選”功能對比分析

本文作者基於大眾點評、攜程旅行APP中酒店的“篩選”功能進行相應的對比分析, 希望通過此文能夠給各位帶來一些啟發。

引言

在正式進行“篩選”功能對比之前,

我想我們首先要考慮和解答以下問題:

一、關於用戶

1、用戶使用“篩選”功能的需求或者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可以更精准、快速、高效地找到自己期望獲得的產品

2、使用者使用“篩選”功能的場景或流程是什麼?相對應的行為有哪些?

二、關於產品

1、設計產品“篩選”功能的目標是什麼?

一方面是幫助用戶解決“精准高效地找到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提高使用者體驗, 讓使用者對產品產生粘性, 積累使用者, 從而獲得更大的轉化價值。

2、如何實現上述目標?

實現上述目標, 需要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 對產品進行設計。 諾曼在其《設計心理學》一書中指出, 用戶的認知包括三個層面:

本能層面, 和視覺有關,
需要在產品的介面、樣式、視覺效果上提升使用者體驗;行為層面, 和交互、使用者的操作有關, 需要我們在產品操作的流程、操作成本、操作回饋上做到簡化、高效;反思層面, 這與用戶更深的思考和認知有關, 前面兩個層次是否做好, 決定著用戶是否會思考將來繼續使用該產品或者向他人推薦該產品。

因此, 若能對有關用戶認知的三個層面進行瞭解, 並以此作為產品功能設計的參考, 這對我們設計出更好的產品很有説明。

正文

基於對以上問題的思考和回答, 接下來, 讓我們進入正文, 來看大眾點評、攜程旅行APP中酒店版塊的“篩選”功能是如何設計的, 他們為用戶做了哪些工作, 是否能夠很好地解決用戶需求, 並為用戶帶來很好的體驗。

本文將按照三個關鍵的使用者篩選流程, “篩選前、篩選中、篩選後”來作為行文結構, 此外, 在每一個關鍵流程中, 我們又將會從“主要功能點”、“UI樣式與交互”這兩大部分進行對比和分析。

最後, 通過對比和分析, 本文希望能夠為大眾點評APP中酒店版塊“篩選”功能的設計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

注:競品分析版本

一、篩選前

用戶在進入大眾點評、攜程旅行APP進行酒店預訂時, 首先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找到酒店預訂的入口, 接著才會面對使用“篩選”功能的問題。

在有關酒店預訂入口方面, 如下圖一黑色標注, 大眾點評、攜程旅行都將其放在了APP首頁, 較為明顯的位置。 用戶很容易找到並可以點擊進入。 兩者在視覺和使用者操作上,

都有較好的體驗。

圖一

當用戶點擊“酒店”, 則正式進入酒店預訂、搜索、篩選介面, 如下圖二紅框部分:

圖二

通過圖二(左), 我們可以看出, 大眾點評在位址選擇、日期選擇、搜索框、篩選維度等功能點的佈局上, 更加有次序、也更加清楚和明瞭。 用戶很容易讀懂, 並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相比於大眾點評, 攜程在這一功能介面上, 就相對比較複雜和繁瑣。 使用者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認知成本, 來確定並區分哪一塊屬於哪一個功能點。 此外, 有大又有小的字體、不一致的佈局, 會給用戶帶來困擾。

實際上,攜程如此設計,是希望方便使用者可以在此介面有一個對酒店的初步篩選,因為點擊上圖的“查詢”按鈕以後,它會跳到另一個介面(如下圖三),下圖三的介面和大眾點評一開始就跳轉進入的介面相似。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像大眾點評APP這樣,直接跳轉進入篩選介面,會更加方便、明瞭。對使用者來說,不需要在攜程上多跳轉一個頁面。

圖三

二、篩選中

1、篩選維度、篩選項對比

結合上文圖二、圖三,我們可以看到大眾點評、攜程在酒店“篩選”功能上,主要包括以下篩選維度:

從上表中,我們看不出兩者在篩選維度上的顯著差異,因此我們通過結構圖來進行更進一步的對比,尋找其中的差異,如下圖四、圖五:

圖四:大眾點評酒店“篩選維度”

圖五:攜程酒店“篩選維度”

基於以上圖四、圖五,我們可以做以下對比和分析:

(1)智慧排序

在智慧排序方面,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功能點基本一致,只是文字表達上的差異。

(2)星級價格

在星級/價格方面,大眾點評使用“經濟型”,而攜程採用“二星及以下/經濟”的描述,基本上沒有篩選項上的差異。對於價格也是如此。

(3)全城/位置距離

在有關這一篩選維度上,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存在兩個顯著的差異:

移動互聯網時代,會有更多的用戶,傾向於不做規劃,到達當地以後再進行酒店的預訂,而這其中,基於自己所處的位置,選擇距離自己在一定範圍內的酒店,就成為了用戶預訂酒店的一個重要決策點。像筆者這樣的用戶,就常常會基於酒店和自己具體的距離來選擇酒店。因此,若能夠增加一個“距離”篩選項,來告訴用戶酒店距自己有多遠,會受到用戶歡迎。

我們可以看到,大眾點評還沒有“距離”這樣的篩選項功能,而攜程有。

此外,攜程有更為豐富的熱門地標,對地標的分類也更加詳細和細緻,一定程度上在於攜程擁有更多的酒店資源。在此方面,大眾點評可以慢慢發展和積累。

(4)篩選

作為以上三個篩選維度的補充,此處的“篩選”維度中的篩選項,更多的是被隱藏起來。此維度中的一些篩選項,對於使用者來說,使用頻率不是很高,也不是用戶進行決策和篩選的很重要的參考。但有些篩選項具有的話,會是對用戶的一種驚喜。

不過,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在此維度上的“篩選項”還是具有較大的差異:

首先,對於“特色”、“品牌”、“服務”、“公司服務”這幾個篩選項來說,由於酒店資源上的差距,大眾點評在此些方面的豐富程度和多樣化程度上,需要進一步發展。

其次,對於“床型早餐”、“支付方式”這兩個篩選項來說,大眾點評可以在其“篩選”維度中增加,但不是必須具有的功能點。

最後,對於“點評”這一篩選項,作為以“用戶點評”起家的大眾點評,需要給予這一篩選項重視,如果可以納入進來,或者將其放在更為突出的“篩選”維度上,對於其他使用的用戶將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這也可以更加突出大眾點評產品本身的特色。

2、UI樣式與交互對比

(1)全城/位置距離

圖六

首先,對於選中相應的篩選維度之後,“全城”、“位置距離”字體的顯示,大眾點評沒有變化,攜程進行了顏色和高亮的變化。對於用戶來說,後者更具有區分度。點評可以作為參考,字體顏色可以變為橙色,並高亮顯示。

其次,對於篩選項的呈現,點評選擇某一篩選項,比如“熱門”之後,被選中的狀態顯示不明顯,並且與其他未被選中的篩選項區分度不高,用戶在選擇和辨別時會有困難。攜程在此方面的處理,用戶體驗更好一些。比如當“商業區”被選中時,其顏色會變化,並高亮顯示,其他的篩選項則是處於灰色狀態,使用者很容易辨別。

最後,對於“清空”和“確定”的設置,大眾點評在該篩選維度下沒有進行設置,應該是為了降低用戶的操作成本,簡化交互的流程。但這帶來另一個問題是,當用戶想要回到最初篩選的起點時,用戶會發現自己在這一篩選維度下回不去了。

(2)星級/價格

圖七

首先,點評的“星級/價格”字體,在篩選時,沒有顏色的變化和高亮顯示,若有同于攜程的顏色變化和高亮,用戶體驗會更好。

其次,對於價格和星級佈局的問題,用戶對價格的概念、重視程度往往會重於對星級的程度。所以,將價格佈局在上,將星級佈局在下,會更有利於用戶進行快速地篩選。對於攜程在價格佈局處,增加價格選擇的“滑塊”這一功能,筆者操作起來的體驗並不是很好,需要費時間調整。對於價格選擇的問題,筆者認為加入“價格輸入框”會更好一些。如下圖八紅框處,淘寶APP上的價格輸入框,可以作為借鑒:

圖八

最後,從介面佈局次序和設計項目的一致性來看,大眾點評要優於攜程。我們可以從上圖7中,視覺層面,感受到大眾點評的介面更加簡約、並且和諧一致;然而攜程沒有展現其簡約及一致性。

(3)智慧排序

關於此篩選維度的對比,大眾點評和攜程沒有太大的UI樣式與交互差異。如下圖九:不過,還是有兩點可以指出:一是,從設計的協調一致上來說,字數的一致、和諧,大眾點評要優於攜程。二是,從使用更易被用戶理解的“箭頭”符號上,可以看出攜程的用心。

大眾點評可以考慮將“到”字,都改為更易解讀的箭頭符號。

圖九

(4)篩選

在“篩選”這一維度上,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採取了完全不同的UI樣式與對話模式。如下圖十:

圖十

實際上,攜程如此設計,是希望方便使用者可以在此介面有一個對酒店的初步篩選,因為點擊上圖的“查詢”按鈕以後,它會跳到另一個介面(如下圖三),下圖三的介面和大眾點評一開始就跳轉進入的介面相似。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像大眾點評APP這樣,直接跳轉進入篩選介面,會更加方便、明瞭。對使用者來說,不需要在攜程上多跳轉一個頁面。

圖三

二、篩選中

1、篩選維度、篩選項對比

結合上文圖二、圖三,我們可以看到大眾點評、攜程在酒店“篩選”功能上,主要包括以下篩選維度:

從上表中,我們看不出兩者在篩選維度上的顯著差異,因此我們通過結構圖來進行更進一步的對比,尋找其中的差異,如下圖四、圖五:

圖四:大眾點評酒店“篩選維度”

圖五:攜程酒店“篩選維度”

基於以上圖四、圖五,我們可以做以下對比和分析:

(1)智慧排序

在智慧排序方面,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功能點基本一致,只是文字表達上的差異。

(2)星級價格

在星級/價格方面,大眾點評使用“經濟型”,而攜程採用“二星及以下/經濟”的描述,基本上沒有篩選項上的差異。對於價格也是如此。

(3)全城/位置距離

在有關這一篩選維度上,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存在兩個顯著的差異:

移動互聯網時代,會有更多的用戶,傾向於不做規劃,到達當地以後再進行酒店的預訂,而這其中,基於自己所處的位置,選擇距離自己在一定範圍內的酒店,就成為了用戶預訂酒店的一個重要決策點。像筆者這樣的用戶,就常常會基於酒店和自己具體的距離來選擇酒店。因此,若能夠增加一個“距離”篩選項,來告訴用戶酒店距自己有多遠,會受到用戶歡迎。

我們可以看到,大眾點評還沒有“距離”這樣的篩選項功能,而攜程有。

此外,攜程有更為豐富的熱門地標,對地標的分類也更加詳細和細緻,一定程度上在於攜程擁有更多的酒店資源。在此方面,大眾點評可以慢慢發展和積累。

(4)篩選

作為以上三個篩選維度的補充,此處的“篩選”維度中的篩選項,更多的是被隱藏起來。此維度中的一些篩選項,對於使用者來說,使用頻率不是很高,也不是用戶進行決策和篩選的很重要的參考。但有些篩選項具有的話,會是對用戶的一種驚喜。

不過,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在此維度上的“篩選項”還是具有較大的差異:

首先,對於“特色”、“品牌”、“服務”、“公司服務”這幾個篩選項來說,由於酒店資源上的差距,大眾點評在此些方面的豐富程度和多樣化程度上,需要進一步發展。

其次,對於“床型早餐”、“支付方式”這兩個篩選項來說,大眾點評可以在其“篩選”維度中增加,但不是必須具有的功能點。

最後,對於“點評”這一篩選項,作為以“用戶點評”起家的大眾點評,需要給予這一篩選項重視,如果可以納入進來,或者將其放在更為突出的“篩選”維度上,對於其他使用的用戶將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這也可以更加突出大眾點評產品本身的特色。

2、UI樣式與交互對比

(1)全城/位置距離

圖六

首先,對於選中相應的篩選維度之後,“全城”、“位置距離”字體的顯示,大眾點評沒有變化,攜程進行了顏色和高亮的變化。對於用戶來說,後者更具有區分度。點評可以作為參考,字體顏色可以變為橙色,並高亮顯示。

其次,對於篩選項的呈現,點評選擇某一篩選項,比如“熱門”之後,被選中的狀態顯示不明顯,並且與其他未被選中的篩選項區分度不高,用戶在選擇和辨別時會有困難。攜程在此方面的處理,用戶體驗更好一些。比如當“商業區”被選中時,其顏色會變化,並高亮顯示,其他的篩選項則是處於灰色狀態,使用者很容易辨別。

最後,對於“清空”和“確定”的設置,大眾點評在該篩選維度下沒有進行設置,應該是為了降低用戶的操作成本,簡化交互的流程。但這帶來另一個問題是,當用戶想要回到最初篩選的起點時,用戶會發現自己在這一篩選維度下回不去了。

(2)星級/價格

圖七

首先,點評的“星級/價格”字體,在篩選時,沒有顏色的變化和高亮顯示,若有同于攜程的顏色變化和高亮,用戶體驗會更好。

其次,對於價格和星級佈局的問題,用戶對價格的概念、重視程度往往會重於對星級的程度。所以,將價格佈局在上,將星級佈局在下,會更有利於用戶進行快速地篩選。對於攜程在價格佈局處,增加價格選擇的“滑塊”這一功能,筆者操作起來的體驗並不是很好,需要費時間調整。對於價格選擇的問題,筆者認為加入“價格輸入框”會更好一些。如下圖八紅框處,淘寶APP上的價格輸入框,可以作為借鑒:

圖八

最後,從介面佈局次序和設計項目的一致性來看,大眾點評要優於攜程。我們可以從上圖7中,視覺層面,感受到大眾點評的介面更加簡約、並且和諧一致;然而攜程沒有展現其簡約及一致性。

(3)智慧排序

關於此篩選維度的對比,大眾點評和攜程沒有太大的UI樣式與交互差異。如下圖九:不過,還是有兩點可以指出:一是,從設計的協調一致上來說,字數的一致、和諧,大眾點評要優於攜程。二是,從使用更易被用戶理解的“箭頭”符號上,可以看出攜程的用心。

大眾點評可以考慮將“到”字,都改為更易解讀的箭頭符號。

圖九

(4)篩選

在“篩選”這一維度上,大眾點評與攜程旅行採取了完全不同的UI樣式與對話模式。如下圖十:

圖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