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百善孝為先,忤逆父母是大罪,告官就要被處死

中國古代提倡百善孝為先, 把對父母敬孝放在所有善事的前面, 非常看重子女孝敬父母, 假如子女對父母不孝, 父母只須告到官府, 告子女忤逆, 那可是要命的。

三言二拍之初刻拍案驚奇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姓嚴的富戶, 被兒子打了, 打落兩個門牙, 流血滿胸。 嚴老爺半響方醒, 憤恨之極, 道:"我做了一世人家, 生這樣逆子, 蕩了家私, 又幾乎害我性命, 禽獸也不如了!還要留他則甚?"一徑走到府裡來, 卻值知府升堂, 寫著一張狀子, 以打落牙齒為證, 告了忤逆。 知府准了狀, 當日退堂, 老兒且自回去。

不料官府有一個嚴公兒子平日最愛的相識, 一個外郎, 叫做丘三, 是個極狡黠奸詐的。 見准了忤逆狀, 急急出衙門, 尋見了嚴公兒子, 備說前事。 嚴公兒子慌了, 懇求計策解救。 丘三故意作難。 嚴公兒子道:"剛才帶得賭錢三兩在此, 權為使用, 是必打點救我性命則個。

"丘三又故意遲延了半響, 道:"今日晚了, 明早府前相會, 我自有話對你說。 "

第二天嚴老爺兒子與丘三見面, 丘三二話不說張嘴就咬他耳朵, 並告訴他這個計策, 丘三兒子大喜。 隨後府公開廳, 嚴老爺兒子帶到。 知府問道:"你如何這般不孝, 只貪賭傅, 怪父教誨, 甚而打落了父親門牙, 有何理說?"嚴公兒子應道:"爺爺青天在上, 念小的焉敢悖倫胡行?小的偶然出外, 見賭房中爭鬧, 立定閑看。 誰知小的父親也走將來, 便疑小的亦落賭場, 采了小的回家痛打。 小的吃打不過, 不合伸起頭來, 父親便將小的毒咬一口, 咬落耳朵。 老人家齒不堅牢, 一時性起, 遂至墜落。 豈有小的打落之理?望爺爺明鏡照察!"知府教上去驗看, 果然是一隻缺耳, 齒痕尚新,

上有凝血。 信他言詞是實, 微微的笑道:"這情是真, 不必再問了。 但看賭錢可疑, 父齒複壞, 責杖十板, 趕出免擬。 "

哈哈, 你看這個不孝子, 賠了錢給丘三, 被丘三咬掉耳朵, 還被打十板, 他都認為值了, 他懇求丘三救他性命, 可見如果官府准了他忤逆的實情,

他真的會沒命, 很嚴重。

水滸傳中宋江也被他爹告了忤逆, 不過那是假告, 原文說:原來故宋時, 為官容易, 做吏最難。 為甚的為官容易?皆因那時朝廷奸臣當道, 讒佞專權, 非親不用, 非財不取。 為甚做吏最難?那時做押司的但犯罪責, 輕則刺配遠惡軍州, 重則抄紮家產, 結果了殘生性命。 以此預先安排下這般去處躲身。 又恐連累父母, 教爹娘告了忤逆, 出了籍, 各戶另居, 官給執憑公文存照, 不相來往, 卻做家私在屋裡。 宋時多有這般算的。 宋江這個是假忤逆, 家人心照不宣, 真忤逆的話, 就嚴重了, 不然嚴老爺兒子不會忍痛被咬掉耳朵還要給人錢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