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社區裡有個“大黨委”——大渡口庹家坳社區聯合9家單位“組團式”服務轄區群眾

重慶日報訊 記者9月7日從大渡口區獲悉, 該區九宮廟街道庹家坳社區聯合轄區各企事業單位, 創新建立社區“大黨委”, “組團式”服務轄區群眾。 目前, 已有9家單位的100多名黨員, 為社區居民開展志願服務。

庹家坳社區所處位置較偏遠, 居民生活相對不便, 現有的14棟居民樓主要是重鋼老家屬區, 沒有物業管理, 居民遇到困難時, 對社區依賴較大。 但社區單憑一己之能, 很多時候有心無力。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該社區黨支部探索出“一心兩翼四聯”黨建工作模式, 建立社區“大黨委”。 什麼是社區“大黨委”?社區黨支部書記賴雪麗說,

社區“大黨委”是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 吸納轄區內各單位黨組織及其黨員, 共同參與社區黨建和社區管理等事務的一個區域化黨組織。 而“一心兩翼四聯”, 即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 以居委會和共建單位黨組織為兩翼, 社區與共建單位“組織聯建、工作聯商、資源聯享、活動聯辦”。

她介紹, 庹家坳社區面積不大, 但轄區內及周邊的單位不少, 如大渡口區文化館、劉家壩消防中隊、民族中學、庹家坳小學等。 “以往, 社區黨支部與轄區單位黨組織不存在隸屬、監管、指導等關係, 大家各行其是, 資源難以整合、優勢難以互補。 ”賴雪麗說, 有時需要轄區單位給予資金、場地、人員等支持時, 社區工作人員經常要去賠笑臉、磨嘴皮,

協調起來很費周折。

社區“大黨委”成立後, 情況就不同了。 目前, 先後有9家單位加入“大黨委”, 並建立了議事規則、組織方式等制度。 社區黨支部與共建單位每年簽訂區域化聯動共建承諾書, 大家在就業指導、幫難濟困、安全維穩、環境保潔、文化活動、便民服務等方面共建共用。

正是由於“大黨委”作用的積極發揮, 社區服務群眾在深度、廣度、參與人員和服務水準上都有了提升。 9家成員單位的100多名黨員也到社區報到, 各自拿出看家本領, 開展志願服務。

八旬退休教師賴壽喬所居住的樓房在校區裡面, 以前生活上遇到問題首先找學校, 但有些事學校也束手無策。 “現在, 社區、消防中隊、轄區企業、學校的服務團隊不定期上門服務,

社區主管生活、消防官兵檢查水電氣、企業提供物資支援、學校送來單位關懷, 事情就好辦了。 ”

九宮廟街道負責人認為, 社區“大黨委”在真正意義上構建了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 打破了原來社區與轄區單位之間的組織壁壘, 把隸屬於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相對鬆散的黨組織, 聯繫成為了緊密的“一家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