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帶你玩轉雲臺山,細讀它的前世今生

雲臺山的前世今生

說起雲臺山, 要上溯夏商, 下至明清, 文人墨客不絕于此, 唐代是稱覆釜山, 到了金代時, 稱之為雲臺山, 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現代, 竹林七賢隱居山中。

傳說, 炎帝神農氏在神龍山辨五穀、嘗百草、設壇祭天, 故而得名神農山。 “黃帝陶正之官甯封子授黃帝禦龍飛雲之術。 自焚則隨路五色之煙上下升騰, 其骨骸葬于’寧北山‘中。 此甯北山即今修武縣北雲臺山。 ”修武縣古稱為“寧”。 後來, 神話傳說稱盤古山、女媧山、五行山。 末代皇帝劉協禪讓帝位于魏王曹丕, 封山陽公, 死後葬于雲臺山南麓, 後人稱這裡為古漢山。

魏晉時期, 雲臺山因“竹林七賢”在此相與友善, 但古籍僅有"竹林"稱謂。 東晉始稱雲台

淩駕仙境之上, 與白雲對話

登頂茱萸峰, 一首古今傳頌的名詩脫口而出: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千古絕唱, 烙在每個人的心中。 “茱萸”本是一種草本植物, 有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 古代重陽節又有茱萸節的稱呼,

重陽登高也讓雲臺山的茱萸峰的名聲再次宣揚。

雲臺山古稱“覆釜山”, 又因山嶽高峻, 山間常年雲霧繚繞, 故又名雲臺山。 雲臺山屬太行山系, 是豫北的名山, 主峰孤巒秀矗, 形似一口巨鍋, “扣”在群峰之上, 山間常年雲霧繚繞, 如影如幻。

美景總是出其不意, 妙不可言。 這次登頂雲臺山亦如是, 遊覽的日子正值雲臺山被濃霧籠罩, 也因雲濃霧重, 日出與日落皆無緣拍攝, 以至於登頂茱萸峰時, 看著濃霧纏繞的山間, 舉目望去, 十米之外不見人跡, 攀峰的過程中, 四周安靜得像置於無人之境, 遊人稀落, 能見度低到極至,由於看不到遠處的美景,登頂反而顯得快了些,心無旁騖,一心登頂,雖然內心是萬千失落,但又藏著些許的不甘心,還是期望山頂真的有雲海。

運氣總是千般好,剛剛攀到頂峰,看遠處已經露出些許的山腰,不過轉眼間,雲海忽現眼前,呈現“山在虛無漂渺間”之仙境。

大美雲海忽現眼前,心內充滿了感歎,回味人生,有時候越看不到希望,可能結局會更美。面對雲海,纏繞飄渺于群山之顛,茱萸峰之高,足以讓登頂的人可以俯瞰群山與雲海。一位道長向我們講述雲臺山名字的來歷,只因為山上的雲,是伸手即可觸摸,故而得名雲臺山。

茱萸峰是歷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聖地。茱萸峰,海拔1308米,峰頂有真武大帝廟、天橋、雲梯。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較泰山早154年。

茱萸峰峰腰有藥王洞,深30米,直徑10米,相傳是唐代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地方,藥王洞口有古紅豆杉一株,高約20米,樹幹粗達三人合抱,枝繁葉茂,樹齡在千年左右,是國內罕見的名木。另有“廚灶洞”、“閻王洞”、“黃泥洞”等十餘個洞穴。 景點內的名泉一鬥水,泉狀若小井,水湧平地面,終年不涸不溢。另外,杜鵑峰、浮丘峰、翠微峰、雲門峰也都各具特色。

後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此處便成了聞名遐邇的道教聖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願,據說十分靈驗。俗稱“小北頂”,就是說這裡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們禱告時的祈求,如願後再來此燒香還願。於是有了“燒高篝”的說法。

道教主張無為而為,這裡的道長在此如仙境般的“小北頂”修行,想來必是幾世宿願與福報達成今日的願望,此處在我眼中,即是仙境,忘卻人間百憂,在此小憩可得輕鬆自在,諸多放下,何況常年棲居此地的修行人。

百家岩:百家爭鳴起源地

百家岩在雲臺山的景區大門附近,景區新大門廣場前鋪設了九千平方米的人工草坪,還增加了風車,噴泉,卡通造型等,沒進景區,先進入了一個樂園,人還沒進雲臺山,先被景區門前的景點吸引住,大氣的設計,親子的理念,趣味濃郁起來。

百家岩高170米,隙縫間古松蒼翠,古人稱“柏岩”。還有“岩下平坦可容百家”之說,另外含有“百家言”、“百家爭鳴”的意思。號稱“北國龍湫”的天門瀑布,與疊立在懸崖邊沿上的百家岩寺塔,乃此處兩大勝景。百家岩自古為遊覽勝地,人文景觀集中。

百家岩寺塔又稱孝女塔有孝女塔一座,塔身九層,塔下一層為空心,供奉神衹。此塔本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三年(686年),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唐塔之一。該塔為八角九級樓閣式磚塔,總高26.15米,雄偉而秀麗,為百家岩景區增色不少,後重修于金代。此塔為當時民間孝女朱四娘,因其母久臥病床,遍請名醫不治,有僧侶勸她以死救母,到陰間乞求閻君為其母增添陽壽,即可救其母性命。該女則來到百家岩寺,祈佛之後而投崖,後其母果然久病痊癒。其母感其至孝而建塔於此,遂命為“孝女塔”。

百家岩下本是一處塔林,由於年代日久,有些塔已經沉寂於綠野荒蕪之中,無從尋跡。

百家岩寺又名崇明寺,始建于北齊,為北齊高僧、一代佛學大師稠禪師所創建。後經歷代屢次複修、擴建,形成了龐大的規模,現仍為雲臺山百家岩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百家岩之前的寺廟因景區規劃,從百家岩下遷至百家岩半山腰處,更有遠離塵世修行之絕佳之處的意境。

百家岩寺的創始人稠禪師在修武連建三寺,一在百家岩,二是山陽城,三是五裡源。並沿南太行山建寺十座左右。

百家岩是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走向民間的發祥地,自古山水秀麗,漢獻帝劉協曾在此避暑納涼,魏晉時期,史稱“竹林七賢”的嵇康、劉伶、向秀、山濤等七位名士曾隱居百家岩竹林二十餘年,並先後結識孫登、王烈等隱士,留下了“孫登嘯台”、“王烈泉”、“劉伶醒酒台”、“嵇康淬劍池”等遺跡。唐代十才子之一的著名詩人錢起在此懷念孫登的詩中寫道:“崖石亂流處,竹深斜照歸。主人臥巨石,心自滌清暈。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

遠觀百家岩,由於雲臺山特殊的岩溶地貌,岩石內的礦物質不斷的溶入湧出,使岩壁呈丹霞式地貌,因此也被例入世界地質奇觀。並與美國大峽谷聯名為姐妹景區。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來雲臺山,如果不去雲臺山景區的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轉一轉,那等於走馬觀花看了一次雲臺山。因為你不知道這樣奇美佳境是如何形成的,經過了幾億年的時光,滄海桑田變幻無常,才有了今日的雲台之山。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占地22畝,建築總面積7500平方米,分為博物館、研究接待中心、地質廣場、水體景觀四個部分,具有科普教育、學術交流、會務接待等多項功能,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標誌性建築。

要想玩轉一個景區,首先它的歷史你要懂,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正是承載了這個任務,雲台山水,峽谷奇觀,地質奇葩,科普聖殿。讀懂它,需要剖析古往今來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經歷了什麼,如今這般美景奇佳之地又是如何向遊人訴說著曾經的過往。

泉潭相湧,念念相連

泉瀑峽、潭瀑峽是用了一下午時間,一起參觀遊覽的,水波靜默,卻獨呈靈氣十足,與山水間訴說古往今來的時光。

橋下是劃竹排的遊人,在墨綠色的水面上靜謐如一副絕美畫卷,停駐良久,眼神不曾轉動,卻不見竹排向前挪動幾許,反倒是以為這一切皆是靜止,如畫一般安然之美。

山水靈秀之處,在於山水相依,水泄有聲,山回以韻。

盎然的綠色湧入眼前,樹紮根岩壁之上,每一處都是大自然的傑作,每一回眸,皆是不曾看過的美景。

潭瀑峽地處雲臺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溝長2000米,南北走向。溝東面,峭壁聳翠,岩石裸壁。溝西面,群峰一字排列,更有峰壁爭先鞏後,爭奇鬥險。在彎曲起伏不定的的溝槽內,有涓涓細流匯成小溪水。叫小龍溪。它的溪床,高低不一、色彩有別、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各異的自然山石臺階所組成。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故得雅號:“潭瀑川”。

行至途中,遇到洗硯池,遊人們都愛在此留影,特別帶娃兒的家長們,可想是喻意孩子將來文采出眾。據傳東晉時的“竹林七賢”就在雲臺山隱居,他們都是當時風流倜儻的大才子, 時常揮揮筆墨,寫寫文章,就常在這個池子裡洗硯臺,所以這個池子得名“洗硯池” 。

潭瀑峽內有一塊長方形臥石,長約兩丈,寬約丈余,石上佈滿一排排長條印痕,此處被人稱唐王試劍石。

傳說隋末唐初年間,唐王李世民率兵,穿越太行山,想消滅盤踞在懷川的劉武周大軍。途中有一人獻寶劍于李世民,為檢驗此劍的鋒利度,李世民連續揮劍砍向巨石。劍落處,只見金光飛濺,一陣“啪啪啪”作響,聲音清脆,劍起劍落,石上留下道道劍痕。後人們稱李世民試劍巨石,叫唐王試劍石。

泉瀑峽、潭瀑峽有一奇特之處是許多植背皆長在石頭上,綠意濃濃數十載或更悠久,這裡的水流不息,遊人如織,大自然將這裡擺放打造成令人歎為觀止的模樣。

水於靈動處,山于秀麗時,雲臺山,此時的你,美得剛剛好。

古老村落美味農家飯

當遊覽告一段落時,攀山涉水,難免饑腸轆轆。

雲臺山鎮有個一鬥水村,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部太行深山區,總面積9.7平方公里,有3個自然村,常住人家只有55戶,常住人口只有211人,這個自然村落,進村的路彎曲下坡,一路稀有人跡或人煙,世外桃源的感覺。

村裡有幾戶人家的房子建於清末,至今還保留著當初的模樣,院落與牆壁皆是石頭堆築而成,門窗,階石皆造型精巧,古樸渾然天成。這也是我國目前為止保存最完好,規模較大的古民居。

當然,我們來除了在古村落裡體會一下古村的風貌,更是來這吃饕餮大餐,全部是野生味道,從野雞蛋到槐花包子,各種天然味道一股腦放在桌子上,一頓天然美味,經過廚師的加工,這一餐,真真是味道美不勝收。

吃完饕餮大餐,還有餐後水果,那就是野生蘋果,從村落裡走向村外,踏足一處人跡稀少的荒草之處,路被草埋沒,需要扒開一條野路才能走進去,荒草雜生之路走不足百米,看到一片蘋果樹,枝丫上墜滿碩果,有些紅得鮮豔的蘋果上早已經被鳥蟲吞食半塊,蘋果依舊掛在枝丫上,每每會使人誤摘,伸手過去,才發現你相中的蘋果,早已經被調皮的鳥兒蟲兒蠶食。

這個村落自然風貌如昨,地裡除了莊稼還有梨,蘋果一些水果,整個村落安靜著,不吵不鬧,置於此處,有遠離塵世的思緒從內心深處飄蕩而至。

一座慈悲的寺院:萬善寺

萬善寺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是雲臺山風景名勝區的其中一個5A級景點。

坐落在形似乳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麵,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即有寺院的莊嚴寧靜,又地處風水寶地。它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現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寺內放置的2米高銅佛,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台等諸多景觀。

傳說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四川彭縣關口曾被無瑕大師相救,明洪武年間,朱元璋為報答無瑕大師相救之恩,八方尋山找地,尋至河南雲臺山,見其地形奇特,清淨殊勝,有龍虎相生,陰陽和合之氣,便下旨在雲臺山敕建寺院,命名“萬善寺”,即有萬善齊修之意。

無瑕大師便駐錫萬善寺講經說法,稱佛教臨濟宗二十四代祖師。萬善寺便為臨濟宗祖庭。當時有寺廟六十四座,為中原之最!明末清初,由於明朝官吏多在萬善寺出家,後被清兵追殺,寺廟被焚燒六十座,萬善寺作為臨濟宗的祖庭一直傳至三十九祖。抗戰時期,萬善寺又遭焚毀。1990年重建。

瀑布飛天,奇峰處處紅石峽

雲臺山,本就地質奇觀,美景處處令人驚豔,但我最喜歡的是紅石峽,此處水與岩經過億萬年的地殼變遷,變成了今日令人歎為觀止的模樣,處處流水,處處紅色岩壁,每一個視角都有不同的美景映入眼前。詼宏大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永遠超於人類的想像。 大自然是最具潛力的設計師,超越于人類的智慧,卻又一切合乎於情理之中。

紅石峽位於子房湖南,峪內夏日涼爽宜人,隆冬青苔卉蒔草翠,故稱溫盤峪。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于一穀,融雄險奇幽諸美於一體,被風景園林專家稱讚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我覺得這裡是十裡山水畫廊,每一處都是一幅絕美之作。

雲臺山紅石峽是雲臺山景點的精華,峽谷全長1500米,紅石峽為單行線景點。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且有瀑高60余米的白龍瀑布。兩側高山聳立,恰似一個石闕,正好是雲臺山的西大門。穀裡分佈: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構成九龍溪。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

紅石峽的遊覽道路位於一側的岩腹部,人工開鑿的遊人通道可將峽內處處美景不留餘地的觀賞,有一處被稱為佛腳石,從側面看過去,如圖上,很像人的腳五個腳指頭,這裡被喻為祈福之地,更多遊人願在此留影以求吉祥。

從來沒有一處景點如雲臺山包羅萬象,囊括萬千之絕美精華,山水和諧,雲擁霧抱,每一處都令人流連忘返。除了以上景點,雲臺山還有青龍峽、峰林峽、疊彩洞等奇觀。

雲臺山,此處風水寶地,地質奇觀,人間仙境,一年四季,佳景不絕於眼前的絕美佳境,期待與你下次相逢。

能見度低到極至,由於看不到遠處的美景,登頂反而顯得快了些,心無旁騖,一心登頂,雖然內心是萬千失落,但又藏著些許的不甘心,還是期望山頂真的有雲海。

運氣總是千般好,剛剛攀到頂峰,看遠處已經露出些許的山腰,不過轉眼間,雲海忽現眼前,呈現“山在虛無漂渺間”之仙境。

大美雲海忽現眼前,心內充滿了感歎,回味人生,有時候越看不到希望,可能結局會更美。面對雲海,纏繞飄渺于群山之顛,茱萸峰之高,足以讓登頂的人可以俯瞰群山與雲海。一位道長向我們講述雲臺山名字的來歷,只因為山上的雲,是伸手即可觸摸,故而得名雲臺山。

茱萸峰是歷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聖地。茱萸峰,海拔1308米,峰頂有真武大帝廟、天橋、雲梯。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較泰山早154年。

茱萸峰峰腰有藥王洞,深30米,直徑10米,相傳是唐代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地方,藥王洞口有古紅豆杉一株,高約20米,樹幹粗達三人合抱,枝繁葉茂,樹齡在千年左右,是國內罕見的名木。另有“廚灶洞”、“閻王洞”、“黃泥洞”等十餘個洞穴。 景點內的名泉一鬥水,泉狀若小井,水湧平地面,終年不涸不溢。另外,杜鵑峰、浮丘峰、翠微峰、雲門峰也都各具特色。

後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此處便成了聞名遐邇的道教聖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願,據說十分靈驗。俗稱“小北頂”,就是說這裡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們禱告時的祈求,如願後再來此燒香還願。於是有了“燒高篝”的說法。

道教主張無為而為,這裡的道長在此如仙境般的“小北頂”修行,想來必是幾世宿願與福報達成今日的願望,此處在我眼中,即是仙境,忘卻人間百憂,在此小憩可得輕鬆自在,諸多放下,何況常年棲居此地的修行人。

百家岩:百家爭鳴起源地

百家岩在雲臺山的景區大門附近,景區新大門廣場前鋪設了九千平方米的人工草坪,還增加了風車,噴泉,卡通造型等,沒進景區,先進入了一個樂園,人還沒進雲臺山,先被景區門前的景點吸引住,大氣的設計,親子的理念,趣味濃郁起來。

百家岩高170米,隙縫間古松蒼翠,古人稱“柏岩”。還有“岩下平坦可容百家”之說,另外含有“百家言”、“百家爭鳴”的意思。號稱“北國龍湫”的天門瀑布,與疊立在懸崖邊沿上的百家岩寺塔,乃此處兩大勝景。百家岩自古為遊覽勝地,人文景觀集中。

百家岩寺塔又稱孝女塔有孝女塔一座,塔身九層,塔下一層為空心,供奉神衹。此塔本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三年(686年),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唐塔之一。該塔為八角九級樓閣式磚塔,總高26.15米,雄偉而秀麗,為百家岩景區增色不少,後重修于金代。此塔為當時民間孝女朱四娘,因其母久臥病床,遍請名醫不治,有僧侶勸她以死救母,到陰間乞求閻君為其母增添陽壽,即可救其母性命。該女則來到百家岩寺,祈佛之後而投崖,後其母果然久病痊癒。其母感其至孝而建塔於此,遂命為“孝女塔”。

百家岩下本是一處塔林,由於年代日久,有些塔已經沉寂於綠野荒蕪之中,無從尋跡。

百家岩寺又名崇明寺,始建于北齊,為北齊高僧、一代佛學大師稠禪師所創建。後經歷代屢次複修、擴建,形成了龐大的規模,現仍為雲臺山百家岩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百家岩之前的寺廟因景區規劃,從百家岩下遷至百家岩半山腰處,更有遠離塵世修行之絕佳之處的意境。

百家岩寺的創始人稠禪師在修武連建三寺,一在百家岩,二是山陽城,三是五裡源。並沿南太行山建寺十座左右。

百家岩是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走向民間的發祥地,自古山水秀麗,漢獻帝劉協曾在此避暑納涼,魏晉時期,史稱“竹林七賢”的嵇康、劉伶、向秀、山濤等七位名士曾隱居百家岩竹林二十餘年,並先後結識孫登、王烈等隱士,留下了“孫登嘯台”、“王烈泉”、“劉伶醒酒台”、“嵇康淬劍池”等遺跡。唐代十才子之一的著名詩人錢起在此懷念孫登的詩中寫道:“崖石亂流處,竹深斜照歸。主人臥巨石,心自滌清暈。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

遠觀百家岩,由於雲臺山特殊的岩溶地貌,岩石內的礦物質不斷的溶入湧出,使岩壁呈丹霞式地貌,因此也被例入世界地質奇觀。並與美國大峽谷聯名為姐妹景區。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來雲臺山,如果不去雲臺山景區的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轉一轉,那等於走馬觀花看了一次雲臺山。因為你不知道這樣奇美佳境是如何形成的,經過了幾億年的時光,滄海桑田變幻無常,才有了今日的雲台之山。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占地22畝,建築總面積7500平方米,分為博物館、研究接待中心、地質廣場、水體景觀四個部分,具有科普教育、學術交流、會務接待等多項功能,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標誌性建築。

要想玩轉一個景區,首先它的歷史你要懂,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正是承載了這個任務,雲台山水,峽谷奇觀,地質奇葩,科普聖殿。讀懂它,需要剖析古往今來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經歷了什麼,如今這般美景奇佳之地又是如何向遊人訴說著曾經的過往。

泉潭相湧,念念相連

泉瀑峽、潭瀑峽是用了一下午時間,一起參觀遊覽的,水波靜默,卻獨呈靈氣十足,與山水間訴說古往今來的時光。

橋下是劃竹排的遊人,在墨綠色的水面上靜謐如一副絕美畫卷,停駐良久,眼神不曾轉動,卻不見竹排向前挪動幾許,反倒是以為這一切皆是靜止,如畫一般安然之美。

山水靈秀之處,在於山水相依,水泄有聲,山回以韻。

盎然的綠色湧入眼前,樹紮根岩壁之上,每一處都是大自然的傑作,每一回眸,皆是不曾看過的美景。

潭瀑峽地處雲臺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溝長2000米,南北走向。溝東面,峭壁聳翠,岩石裸壁。溝西面,群峰一字排列,更有峰壁爭先鞏後,爭奇鬥險。在彎曲起伏不定的的溝槽內,有涓涓細流匯成小溪水。叫小龍溪。它的溪床,高低不一、色彩有別、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各異的自然山石臺階所組成。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故得雅號:“潭瀑川”。

行至途中,遇到洗硯池,遊人們都愛在此留影,特別帶娃兒的家長們,可想是喻意孩子將來文采出眾。據傳東晉時的“竹林七賢”就在雲臺山隱居,他們都是當時風流倜儻的大才子, 時常揮揮筆墨,寫寫文章,就常在這個池子裡洗硯臺,所以這個池子得名“洗硯池” 。

潭瀑峽內有一塊長方形臥石,長約兩丈,寬約丈余,石上佈滿一排排長條印痕,此處被人稱唐王試劍石。

傳說隋末唐初年間,唐王李世民率兵,穿越太行山,想消滅盤踞在懷川的劉武周大軍。途中有一人獻寶劍于李世民,為檢驗此劍的鋒利度,李世民連續揮劍砍向巨石。劍落處,只見金光飛濺,一陣“啪啪啪”作響,聲音清脆,劍起劍落,石上留下道道劍痕。後人們稱李世民試劍巨石,叫唐王試劍石。

泉瀑峽、潭瀑峽有一奇特之處是許多植背皆長在石頭上,綠意濃濃數十載或更悠久,這裡的水流不息,遊人如織,大自然將這裡擺放打造成令人歎為觀止的模樣。

水於靈動處,山于秀麗時,雲臺山,此時的你,美得剛剛好。

古老村落美味農家飯

當遊覽告一段落時,攀山涉水,難免饑腸轆轆。

雲臺山鎮有個一鬥水村,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部太行深山區,總面積9.7平方公里,有3個自然村,常住人家只有55戶,常住人口只有211人,這個自然村落,進村的路彎曲下坡,一路稀有人跡或人煙,世外桃源的感覺。

村裡有幾戶人家的房子建於清末,至今還保留著當初的模樣,院落與牆壁皆是石頭堆築而成,門窗,階石皆造型精巧,古樸渾然天成。這也是我國目前為止保存最完好,規模較大的古民居。

當然,我們來除了在古村落裡體會一下古村的風貌,更是來這吃饕餮大餐,全部是野生味道,從野雞蛋到槐花包子,各種天然味道一股腦放在桌子上,一頓天然美味,經過廚師的加工,這一餐,真真是味道美不勝收。

吃完饕餮大餐,還有餐後水果,那就是野生蘋果,從村落裡走向村外,踏足一處人跡稀少的荒草之處,路被草埋沒,需要扒開一條野路才能走進去,荒草雜生之路走不足百米,看到一片蘋果樹,枝丫上墜滿碩果,有些紅得鮮豔的蘋果上早已經被鳥蟲吞食半塊,蘋果依舊掛在枝丫上,每每會使人誤摘,伸手過去,才發現你相中的蘋果,早已經被調皮的鳥兒蟲兒蠶食。

這個村落自然風貌如昨,地裡除了莊稼還有梨,蘋果一些水果,整個村落安靜著,不吵不鬧,置於此處,有遠離塵世的思緒從內心深處飄蕩而至。

一座慈悲的寺院:萬善寺

萬善寺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是雲臺山風景名勝區的其中一個5A級景點。

坐落在形似乳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麵,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即有寺院的莊嚴寧靜,又地處風水寶地。它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現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寺內放置的2米高銅佛,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台等諸多景觀。

傳說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四川彭縣關口曾被無瑕大師相救,明洪武年間,朱元璋為報答無瑕大師相救之恩,八方尋山找地,尋至河南雲臺山,見其地形奇特,清淨殊勝,有龍虎相生,陰陽和合之氣,便下旨在雲臺山敕建寺院,命名“萬善寺”,即有萬善齊修之意。

無瑕大師便駐錫萬善寺講經說法,稱佛教臨濟宗二十四代祖師。萬善寺便為臨濟宗祖庭。當時有寺廟六十四座,為中原之最!明末清初,由於明朝官吏多在萬善寺出家,後被清兵追殺,寺廟被焚燒六十座,萬善寺作為臨濟宗的祖庭一直傳至三十九祖。抗戰時期,萬善寺又遭焚毀。1990年重建。

瀑布飛天,奇峰處處紅石峽

雲臺山,本就地質奇觀,美景處處令人驚豔,但我最喜歡的是紅石峽,此處水與岩經過億萬年的地殼變遷,變成了今日令人歎為觀止的模樣,處處流水,處處紅色岩壁,每一個視角都有不同的美景映入眼前。詼宏大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永遠超於人類的想像。 大自然是最具潛力的設計師,超越于人類的智慧,卻又一切合乎於情理之中。

紅石峽位於子房湖南,峪內夏日涼爽宜人,隆冬青苔卉蒔草翠,故稱溫盤峪。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于一穀,融雄險奇幽諸美於一體,被風景園林專家稱讚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我覺得這裡是十裡山水畫廊,每一處都是一幅絕美之作。

雲臺山紅石峽是雲臺山景點的精華,峽谷全長1500米,紅石峽為單行線景點。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且有瀑高60余米的白龍瀑布。兩側高山聳立,恰似一個石闕,正好是雲臺山的西大門。穀裡分佈: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構成九龍溪。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

紅石峽的遊覽道路位於一側的岩腹部,人工開鑿的遊人通道可將峽內處處美景不留餘地的觀賞,有一處被稱為佛腳石,從側面看過去,如圖上,很像人的腳五個腳指頭,這裡被喻為祈福之地,更多遊人願在此留影以求吉祥。

從來沒有一處景點如雲臺山包羅萬象,囊括萬千之絕美精華,山水和諧,雲擁霧抱,每一處都令人流連忘返。除了以上景點,雲臺山還有青龍峽、峰林峽、疊彩洞等奇觀。

雲臺山,此處風水寶地,地質奇觀,人間仙境,一年四季,佳景不絕於眼前的絕美佳境,期待與你下次相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