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入園的孩子必須學會說這5句話!真的能少受很多委屈!

作者丨波殼粒粒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的入園問題, 比如最近就有一位寶媽說:

“閨女生活自理能力一直不錯, 上幼稚園前,

已經能自己吃飯、刷牙、大小便、穿脫貼身衣物……

本來以為她可以很快適應幼稚園生活, 但有天接她放學, 才發現她兩條褲腿居然濕了一大片!那天晚上就開始感冒流鼻涕……

其實在幼稚園裡, 自理能力不錯的孩子, 出現適應問題的還真不少。

比如這個小女孩,

顯然就是沒能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老師看到孩子乖, 就比較放心, 反而減少對她的關注;忙著照顧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也就一直沒發現孩子憋尿、或者尿濕了褲子。

這件事其實給了我們一個重要提醒:入園前, 不但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更要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就是培養他們的自我表達能力。

有時甚至可以說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更重要, 畢竟一個班幾十個孩子, 老師真的很難及時發現每一個孩子的每個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 能及時表達自己感受和需求的孩子, 自然能更快得到老師的幫助。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為了更好適應幼稚園生活, 有哪5句話是必須教會孩子說的呢?

01“老師, 我要尿尿/拉粑粑。 ”

剛入園的小朋友, 尿褲子是最常見問題, 這多數是孩子不習慣陌生的集體環境, 上課出現尿意, 卻不敢告訴老師, 沒憋住就尿褲子了。

因此入園前, 一定要告訴孩子:想尿尿的時候別憋著, 要勇敢地告訴老師。 一般老師都會同意的, 對於還不熟練自己大小便的孩子, 老師也會幫忙。

02“老師, 我不小心尿褲子了, 請您幫我換條褲子。 ”

還有孩子, 可能會因為玩得入神或午睡太沉而尿褲子, 並沒有辦法在尿尿前告訴老師。

這種情況, 家長一定不要指責孩子“又尿褲子了”或者“這麼大還尿褲子”等等。

這會讓孩子感覺尿褲子是很羞恥的, 到了幼稚園, 如果不小心尿褲子了, 很可能不敢告訴老師。 結果穿著濕漉漉的褲子, 著涼生病。

所以,如果孩子平時尿褲子,不要批評他們,而要及時幫助,想辦法減少他們尿褲子的情況:比如午睡前尿尿完再上床,玩時不要憋尿。

孩子入園前,告訴孩子:尿褲子了,一定及時告訴老師,請老師給幫忙換洗。

03“老師,我生病了/我不舒服。”

一般如果孩子有點小病,家長送孩子去幼稚園時,都會跟老師交代一下。這樣老師會對孩子多加照顧;

但如果他們是在幼稚園才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比如急性病等,老師一時沒發現,可能耽誤病情。

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如果出現身體不舒服,比如頭疼、肚子疼、吃不下飯,記得及時告訴老師!這樣老師才能及時帶孩子去醫務室或聯繫家長,更好地照顧孩子。

04“老師,我不餓/還餓,要少吃點/還想要一點。”

為了幫助孩子培養不浪費的習慣,幼師一般會鼓勵孩子吃完盤子裡的飯菜。但如果孩子已經積食,一定要跟老師講:老師,我不餓,給我少承點飯菜。

如果孩子飯量大,吃不飽,就要勇敢告訴老師:我還想再吃一點。

05“老師,我這兒疼/我受傷了/我這兒出血了。”

在園裡,小朋友摔傷、磕傷時有發生,但老師可能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磕著、蹭著了。

為了孩子的傷口能得到及時處理,一定要教育孩子,第一時間給老師報告傷情:老師,我哪裡哪裡受傷了。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時,也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真的能讓孩子少遭很多罪!

而且,讓孩子明白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請求老師幫助;自己實在做不到,可以勇敢請求別人幫助,這往往更有利解決問題,這何嘗不是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更多有趣、有用、有溫度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波殼粒粒

——波殼粒粒推薦閱讀——

實拍寶寶們的奇葩睡姿,倒數第二張半天才把孩子找出來!

教你一招春季清腸,排毒,祛濕氣斑痘,解便秘,減肚腩!

所以,如果孩子平時尿褲子,不要批評他們,而要及時幫助,想辦法減少他們尿褲子的情況:比如午睡前尿尿完再上床,玩時不要憋尿。

孩子入園前,告訴孩子:尿褲子了,一定及時告訴老師,請老師給幫忙換洗。

03“老師,我生病了/我不舒服。”

一般如果孩子有點小病,家長送孩子去幼稚園時,都會跟老師交代一下。這樣老師會對孩子多加照顧;

但如果他們是在幼稚園才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比如急性病等,老師一時沒發現,可能耽誤病情。

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如果出現身體不舒服,比如頭疼、肚子疼、吃不下飯,記得及時告訴老師!這樣老師才能及時帶孩子去醫務室或聯繫家長,更好地照顧孩子。

04“老師,我不餓/還餓,要少吃點/還想要一點。”

為了幫助孩子培養不浪費的習慣,幼師一般會鼓勵孩子吃完盤子裡的飯菜。但如果孩子已經積食,一定要跟老師講:老師,我不餓,給我少承點飯菜。

如果孩子飯量大,吃不飽,就要勇敢告訴老師:我還想再吃一點。

05“老師,我這兒疼/我受傷了/我這兒出血了。”

在園裡,小朋友摔傷、磕傷時有發生,但老師可能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磕著、蹭著了。

為了孩子的傷口能得到及時處理,一定要教育孩子,第一時間給老師報告傷情:老師,我哪裡哪裡受傷了。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時,也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真的能讓孩子少遭很多罪!

而且,讓孩子明白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請求老師幫助;自己實在做不到,可以勇敢請求別人幫助,這往往更有利解決問題,這何嘗不是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更多有趣、有用、有溫度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波殼粒粒

——波殼粒粒推薦閱讀——

實拍寶寶們的奇葩睡姿,倒數第二張半天才把孩子找出來!

教你一招春季清腸,排毒,祛濕氣斑痘,解便秘,減肚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