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鄉土桐城|龍眠村:寥一峰下有沒有住著神仙

小暑, 走進龍眠村

文|汪向軍

小暑, 民間有上蒸下煮的說法。 可是當我走進龍眠村的時候, 絲毫沒有暑意, 天上的烏雲似黑色的幔帳,

遮住了來時的陽光, 陰影下的“綠國”愈發的明亮, 清新。 風不知道講了什麼笑話, 把滿山的樹笑得前俯後仰, 連身旁的那些小草也頻頻的點頭。 空山裡的蟬鳴好比戲開唱前的小鑼, 甚或二胡, 咿咿呀呀拉開了酷夏的大幕, 緊接著, 隱匿在七月草叢裡的那些不知名的蟲和鳥, 也開始此起彼伏的喊起來。 茶季已經謝幕, 那些採茶人也早早的退場, 只剩下無邊的茶棵在山風中眺望來年的春天。

龍眠村, 龍眠街道辦事處下面的一個山區省級貧困村, 共有19個村民組, 1294人。 因為工作關係, 每年的春天來, 夏天來, 秋天來, 冬天也要過來, 只是近年來, 因為我的扶貧幫扶戶, 來得要更勤些, 一來二去, 漸漸的, 我開始喜歡上了這個自然村落, 如同天上遺落的璞玉。 龍眠村是美的, 美得純粹, 乾淨, 一塵不染, 所以才有了碾玉峽這樣的美景, 清劉大櫆在《遊碾玉峽記》中稱:“東龍眠山之幽麗出奇可喜者無窮, 而最近治最善為碾玉峽。 ”在峽西崖巔, 明末桐城大詩人方塗山曾構別業;峽東崖畔, 明方大任曾建“碾玉峽山房。

”方大任《碾玉峽山房》詩雲:“准提持罷坐軒西, 竹氣香煙盡日迷。 松鼠狎人巡苑戲, 山雞引侶工牆啼。 飽余卻睡頻呼茗, 興來尋詩遠杖藜, 最愛朝來涼雨足, 錚錚琴築響前溪。 據方以智在《龍眠後遊記》中記載:父親在他幼時, 專門在城後龍眠山碾玉峽邊的寥一峰下, 為其辟讀書靜室。

當然, 龍眠村不止碾玉峽, 還有更多的美景, 只是隱在深山不為人知罷了。 這裡的一山一水, 一丘一壑, 只要稍加修飾和培植, 都可以妝成流連難舍的勝景。 村莊緊挨著的境主廟水庫如同瑤池仙境, 有霧的日子, 那霧就從水面爬上來, 順著山谷, 向村子還有遠山而去, 所以我認為龍眠村還是蠻可愛的, 雖然獨對青山, 但自有它的妙處。

雲, 依舊烏黑著, 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擇吳灣組一坡坐下, 坡下塘口處有孩童手執釣竿, 那些小野魚終受不了餌的誘惑, 乖乖的成了線下俘虜。 空氣中游離著草木的腥味, 農作物成熟的味道, 在我小的時候, 我最喜歡這個季節, 無拘無束, 只穿一條短褲, 渾身曬得漆黑, 可以上樹, 也可以騎牛到塘裡洗澡, 眼前這有著些許生活氣息的村落, 讓我回到了孔城的沙塘鄉下, 大概這也就是所謂的鄉愁吧。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多少的日子裡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不知道為什麼忽然耳邊響起了羅大佑的《童年》這首歌。眺望龍眠諸峰,有理由相信這普通的山民就是傳說中的神仙。面對這鬱鬱蒼蒼的群山,詩人黃庭堅吟詠出:“諸峰何處是龍眠,昔日龍眠今不眠”。是啊,有党的富民政策,龍眠村也開始逐漸的蘇醒過來。

不知道什麼開始從幔帳中穿透出一縷陽光,照在扶貧戶那新建的角屋樓板上,我看到了希望正在冉冉升起,龍眠村會越來越美,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多少的日子裡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不知道為什麼忽然耳邊響起了羅大佑的《童年》這首歌。眺望龍眠諸峰,有理由相信這普通的山民就是傳說中的神仙。面對這鬱鬱蒼蒼的群山,詩人黃庭堅吟詠出:“諸峰何處是龍眠,昔日龍眠今不眠”。是啊,有党的富民政策,龍眠村也開始逐漸的蘇醒過來。

不知道什麼開始從幔帳中穿透出一縷陽光,照在扶貧戶那新建的角屋樓板上,我看到了希望正在冉冉升起,龍眠村會越來越美,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