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土匪出生,卻借美國之手幹掉蘇日,不費一兵避免中國失去上萬國土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 資本主義國家均唯美國馬首是瞻。 美國作為工業強國, 急需原料和市場。 然而, 世界幾乎被瓜分完畢。 怎麼辦?美國也只能在其它國家勢力範圍內“分一杯羹”, 侵略成為最好的方法。 中國東北也被美國列入遠東政策一部分。

1896年, 亞當斯提出“文明興衰論”, 指出美國應該管理全球事務, 當世界的老大。 而當時的奉系張作霖處於蘇聯和日本兩大列強堵截之下, 美國如果此時乘機加入, 必定能發揮好其世界管理者的角色。 加上, 中國東北礦產資源豐富、市場廣闊, 又有中東路之便利, 對美國顯然有極大的誘惑力。

那麼如何插手中國東北地區呢?清朝末年, 沙俄對我國東北之侵略可謂囂張。 同時期資本主義國家已順利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 亞非拉地區基本被瓜分完畢。 美國雖然後起但勢頭很足。 張作霖將其視為手中砝碼, 用以平衡日俄兩大勢力。

美國首先以“門戶開放”政策為先導, 積極尋找機會, 見縫插針。 但因其為後來者, 與日俄之間通過武力爭奪不同, 美國主要是利用其經濟優勢, 先同日俄“利益均沾”, 最後達到排擠日俄的目的。

一戰後, 美國對日本獨霸中國的既成事實極為不滿,

利用“華盛頓體系”削弱日本。 日本惱羞成怒提醒美國:“將日本有特殊利益的滿蒙地區排除在共同事業之外”。 不允許英美等西方列強插手東北事務。 同時, 日本表示:“日本在滿洲的地位、二十一條問題和山東問題, 在會議上討論, 實非帝國所能容忍。 ”美國看到日本態度如此強硬, 也不能霸王硬上弓, 於是向日本妥協:可拿對本開放長江流域, 換取本開放滿洲地區。 這下蘇聯和日本獨吞中國的計畫落空了。

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後, 張作霖就對外宣佈東北獨立, 一方面表示獨立於北洋政府之外;另一方面也告訴日本, 不再受其擺佈, 也不做傀儡。 但以當時的複雜形勢, 北有虎視耽耽的蘇聯, 南有死不要臉之日本, 關內還有剛剛戰敗卻仍然強悍的軍閥勢力,

要想實現獨立談何容易?

軍閥割據圖

奉系政權雖需靠日本支持, 但張作霖並不甘心完全充當傀儡。 引入外部力量“以夷制夷”成為其戰略手段。 接受美英等西方國家勢力, 從而達到削弱本在東北的勢力, 並趁自己羽翼豐滿時踢開貪得無厭的日本。

美國, 自然成為張作霖的救命稻草。

張作霖最終採納了哈爾濱臨時警備司令張煥相的意見, “抵制日本, 我們的方式就在於促使日、美兩國的厲害衝突盡可能地頻繁而強烈。 向美國讓步, 給美國以貿易特權, 同美國簽訂秘密貿易條約, 加上美國資本對商業宗旨的強烈吸引力, 這一切就繪成了一幅足以反對滿洲日本化之草圖。 ”

在此方針指引下, 在自修建鐵路的過程中, 張作霖積極引入美國資本, 利用美國的技術和原材料, 以及美英之技術顧問。 同時, 還與美、英、荷三國達成協議, 由三國的銀行投資2300萬元修建葫蘆島港, 與日本控制的大連港競爭。

所以, 在中國的無數軍閥中, 張作霖算是為數不多的能文能武之人。 他先利用日本為自己除掉東北其他軍閥,又利用蘇聯防止日本囂張跋扈,最後讓美國介入,當三國鬧得沸沸揚揚之時,老張漁翁得利。即保全東北國土不受外來侵略,又保全自己千古名聲。不愧為智者中的智者,精英中的精英。

他先利用日本為自己除掉東北其他軍閥,又利用蘇聯防止日本囂張跋扈,最後讓美國介入,當三國鬧得沸沸揚揚之時,老張漁翁得利。即保全東北國土不受外來侵略,又保全自己千古名聲。不愧為智者中的智者,精英中的精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