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又到食菌時

作為一個執著的江南人, 總覺得菌子跟蘑菇, 有區別嗎?當然我們這裡也有蕈, 說起來麼, 好像也是蘑菇類, 但若是跟老年人講, 他們會很不以為然:“蕈怎麼是蘑菇好比的!”

所以當一個雲南人以不屑的語氣跟你講“蘑菇怎麼跟菌子比!”的時候, 好像腦子裡也沒啥不適應的。

八月立秋, 雨水漸多, 雲南開始各種菌子鋪滿市場, 呼朋喚友時候總是會帶一句尾碼:“吃菌子去”!家裡管廚房的, 也會忍不住去攤上問問價格, 然後買上一些回家, 總也是個應景必吃的玩意兒。

那年專門挑這個季節去雲南, 從昆明吃到南華,

也算是好的差的都吃了個遍, 但總還有遺漏吧, 而且這兩年國內流行工匠精神, 想來也會有人挖空心思試著將菌子的味道發揚光大起來, 後來說啥時候再去一次, 卻由於種種原因, 也一直沒有成行。

雲南的朋友倒是惦記著, 到了這時候, 就問要不要寄些菌子給我們。 前陣子已經很放肆的買了許多松茸吃, 但松茸並不是雲南家常的食材, 一來太貴, 二來麼, 松茸也就是個香氣出眾, 味道其實很一般。

其實一直饞的, 是雞樅, 見手青和乾巴菌。 朋友說乾巴菌還要過段時間, 見手青有微毒, 怕我們吃完看見魔幻小人, 就給我們寄了些雞樅和牛肝菌過來。

但據說, 有的牛肝菌也有毒, 每年吃死人的事件中, 總能看見牛肝菌家族的身影。

(其實見手青也是牛肝菌家族中一員, 屬於紅牛肝菌)。 汪曾祺說“要放大量蒜片同炒, 不然會鬧肚子。 ”

雲南每年都會有吃菌子出人命的事發生, 也許聽到的瞬間都會悚然一下, 但轉臉間, 該吃還是吃。 有沒有因為可能中毒而徹底放棄吃菌子的雲南人?我不知道, 但想來是不會有的吧, 畢竟那麼好吃, 而危險不過是百萬分之一而已。

因噎廢食這種事, 我是不會幹的, 將心比心的話, 總覺得別人也不會去做。 但也說不一定, 總有我無法猜透的人心, 就好像總有我沒吃過的美味一樣。

菌子都有蠻類似的香味, 所以喝雞湯煨雞樅時候, 小峰說怎麼跟平菇一個味。 和菜頭批評市場上所謂的油浸雞樅, 說裡邊是“雞樅的遠方親戚,

聽口音應該姓平, 在雞樅油裡打了個滾過來”, 證明雞樅跟平菇, 還真是有類似處。

雞樅送來不少, 一頓吃不了, 於是也要熬些油雞樅大家分分。 雲南的油雞樅跟常熟的蕈油, 有相似之處, 都是用油慢慢熬去菌菇裡的水份, 同時讓菌菇裡的鮮美味道沁到油脂裡, 再靠液封, 延長保存時期。 這種做法一方面是以前保存技術比較差時候的一種方法, 另外由於水份的減少, 菌菇的鮮味會更加濃郁。

不過常熟的蕈油不能熬太幹, 得留著蕈本身的滑潤口感, 加蔥薑酒鹽調味, 而油浸雞樅卻是要將雞樅熬至幹香地步, 放辣椒花椒增香, 本身卻是淡的。

用法倒是一樣, 拌面或者燉蛋, 至於哪個更鮮, 想來常熟人是不會服氣油浸雞樅, 雲南人也不會認可蕈油的,

所以, 見仁見智就好, 或者兩個都備著, 來個雙管齊下, 菌蕈燉蛋, 也算是祖國的東西結合, 民族大團結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