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東省一個省直管縣級市,人口171萬,墨子故里

山東, 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簡稱“魯”, 省會濟南。 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 故而別名齊魯。 截至2014年1月, 山東省有17個地級市, 以下分為137個縣級行政區, 包括54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6個縣。 全省陸域面積15.58萬平方千米, 截至2106年, 總人口9946.64萬。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山東省一個省直管縣級市, 滕州市。

滕州市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北部, 東與山亭區毗鄰, 南與薛城區交界, 西與濟寧市微山縣相連, 北和鄒城市接壤。 截至2016年, 滕州下轄4街道、17個鎮, 總人口171.46萬人。

滕州歷史十分悠久。 秦於今滕境置滕縣、薛縣。 滕, 作為縣名始見於史冊。 西漢初, 高祖析小邾置蕃縣。 隸屬豫州刺史部魯國。 漢武帝時改滕縣為公邱縣。 東漢時, 公邱縣屬豫州刺史部沛國。 建安三年(198年), 分東海郡, 於昌慮縣置昌慮郡, 不久又改為昌慮縣, 其他縣照舊。

三國時, 滕境各縣屬魏, 魏沿襲秦制。 西晉仍襲漢制。 東晉, 晉安帝義煕五年(409年),

晉克復青、徐, 撤銷薛縣、戚縣, 將其地劃入蕃縣, 屬兗州部。 元康年間, 將蕃縣、薛縣改屬徐州部彭城國, 將東海郡的昌慮縣改為屬徐州部蘭陵郡。

隋初, 開皇六年(586年), 改蕃縣為滕縣。 開皇十六年(596年), 升滕縣為滕郡, 郡治滕縣;不久又將滕郡改為滕縣,

縣治在蕃縣故城, 屬徐州部彭城郡。 唐代滕縣屬河南道徐州, 五代因之。 北宋兼置滕陽郡。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 金置滕陽州。 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改為滕州, 轄滕、沛、鄒縣和陶陽鎮, 屬山東西路。 元因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除滕州, 滕縣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寧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除滕州, 滕縣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寧府。 清沿明制。 1956年3月, 撤薛城縣、鳧山縣, 將其所轄部分地區劃入滕縣;12月, 山東省調整縣的等級, 滕縣由甲等縣升為特等縣。 1979年1月1日, 滕縣改屬棗莊市。 1988年3月7日, 藤縣撤縣立市, 設立縣級滕州市, 由省直轄。

藤州自古人傑地靈, 人才輩出。 滕州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 考古發掘的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 表明這裡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文明發源地之一。

滕州是“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造車鼻祖奚仲、孟嘗君、毛遂的故里。 此外, 貞觀年間, 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被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 且于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 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 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滕王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