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北京汽車利潤增長91.9%背後暗藏三大隱憂

相關消息顯示, 2016年, 北京汽車盈利水準以及盈利能力大幅增長, 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1162億元, 同比增長 38.2%;歸屬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淨利潤人民幣 63.67億元, 同比增長91.9%, 實現每股收益0.84元人民幣。 在整體經濟都處於下行壓力的情況下, 這一業績尤為亮眼。

在北汽集團有關業績分析的說明中, 去年業績之所以能夠大幅度增長, 得益于合資與自主兩條“大腿”一起發力, 北京賓士借賓士新E級的發佈, 銷量規模躍居國內豪華乘用車品牌第二、增速位居第一, ABB徹底變成BBA。 北京現代則坐穩合資品牌銷量第4的位子, 連續四年銷量破百萬。

而自主品牌方面也一改往年頹勢, E+S戰略(新能源加SUV)初獲成效, 2016年自主品牌實現整車銷量45.7萬輛, 同比大增35.6%;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3%。

先說賓士, 在筆者看來北京賓士板塊作為北汽盈利的大頭, 未來還是值得看好的, 福建賓士收歸囊下之後,

再也沒有內耗之虞。 而2017年將投放的E180和混動版本E級一個更便宜一個有新能源政策撐腰, 競爭對手寶馬新5系恐怕要拿出更多的誠意才能打動消費者了。

而北京現代的日子恐怕就不會好過了。 本來準備借滄州新工廠開工的勢頭, 在今年一鼓作氣, 推出10款換代和全新車型以及一款中級SUV,

來扭轉多代同堂產品線老化的趨勢。 2017年開年的銷售數字也頗為喜人, 但是天不隨人願, 面對複雜的民意環境, 北現也只能選擇低調行事, 至於對銷量影響有多大, 就要看3月的銷售資料了。

北汽自主品牌2017年就有點讓人擔心了。

北汽新能源榮獲2016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測評第一名;北汽紳寶在“2016中國汽車年度盛典”上拿到年度市場表現獎。 兩員大將雙雙獲獎確實證明了北汽的實力, 但是2017年新能源補貼的減少, 毫無疑問將嚴重影響北汽新能源的利潤, 同時以上汽, 奇瑞為首的混動, 純電汽車來勢洶洶, 北汽能否守住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優勢, 在2017年交出一份漂亮的業績單, 直接決定了其新能源業務2018年公共募股(IPO)的成敗, 甚至於決定了整個北汽新能源板塊的命運。

而傳統汽車領域北汽的問題更大, 低迷的轎車業務暫且不提, 單說多生孩子好打架的SUV造車政策。 客觀上講這種做法配合強大的銷售管道確實迅速推高了銷售業績, 但是短時間投放大量車型, 在消費者並沒有真正瞭解一個品牌的階段, 無疑是一種浪費。 本來紳寶X25銷量過萬, 急功近利的投放價格相近的X35, 雖然製造了又一款銷量破萬SUV, 但是直接打壓了尚在銷量上升期的X25, 導致其銷量腰斬。 而在北汽旗下除了紳寶還有BJ、幻速、威望、昌河多個品牌, 在6萬到15萬區間共有不下20款SUV,存在數款尺寸、空間、配置,一模一樣的車型,大量管道、行銷費用就浪費在兄弟鬩牆上。

去年汽車市場整體取得超過13%的銷量提升,而北汽的38.2%的同比銷量增長明顯快過市場的整體增速,快速發展過程中,難免積累多種隱患和錯誤,2016年北汽自主品牌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3%,年度毛利首次轉正,順利完成年度目標。可見北汽正在朝好的方向發脹,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依然潛力巨大,至於誰能笑到最後,就看誰更能打動消費者了。

在6萬到15萬區間共有不下20款SUV,存在數款尺寸、空間、配置,一模一樣的車型,大量管道、行銷費用就浪費在兄弟鬩牆上。

去年汽車市場整體取得超過13%的銷量提升,而北汽的38.2%的同比銷量增長明顯快過市場的整體增速,快速發展過程中,難免積累多種隱患和錯誤,2016年北汽自主品牌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3%,年度毛利首次轉正,順利完成年度目標。可見北汽正在朝好的方向發脹,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依然潛力巨大,至於誰能笑到最後,就看誰更能打動消費者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