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亞洲最強街拍紅人Irene Kim:否定我,只會讓我更想去做!

Irene Kim, 這個從街拍發跡, 一頭七彩發色的女孩, 一夜之間成了頂級模特兒, 成為國際品牌的愛用臉孔, 就像突然從某個時空闖入的新角色。 她知道自己走的不是一般模特兒的成名途徑, 也知道自己不會是下一個韓國超模, 但她很瞭解, 自己絕對是時尚界的嶄新力量。

Irene換上一套全銀的服裝, 擦著銀色眼影, 以及一頭銀灰透出七彩的發色, 和老舊的韓藥房產生奇異的衝突感, 她像一頭獨角獸,

慢慢走入鏡頭, 擺出第一個Pose。

如果你常使用Instagram、YouTube等廣受年輕人歡迎的社交平臺, 很難不知道Irene Kim, 原本只是平凡模特兒, 因為在紐約時裝週一張張街拍引起討論, 還成為知名彩妝保養品牌全球代言人, 人家叫她「街拍女王」, 數位社群的影響力已經超越許多當紅名人。

成為模特兒, 把否定當成動力

Irene在美國西雅圖出生長大, 她坦承, 從小她就很喜歡表現自己, 尤其站在照相機前時擺Pose是種自然反應, 「高中時, 我曾經參加了一個模特兒選拔大賽得到了第三名。 之後, 暑假時就會與各大時尚雜誌合作拍攝。 也正是因為我有這個機會, 讓我體驗當模特兒的感覺, 漸漸發現自己對這件事是有熱情的, 想要把它當成我未來的事業。 」她說。

幾年後有韓國的經紀公司想要簽下她當培訓藝人, 但條件卻讓她無法接受, 「他們想要和我簽約, 是要求我接受一些整形手術。

我和媽媽聽了都無法接受, 我知道這並不是我想要的, 當時蠻受打擊的。 」

雖然後來還是幸運地進入模特兒一行, 但發展平平, 直到5年前她決定再做新的嘗試。 與當時美國的經紀公司提出回到韓國發展的想法, 「美國的經紀公司大力反對我回去, 他們告訴我, 我在韓國會生存不下去, 韓國的競爭甚至會比美國更激烈, 那裡到處是像你這樣的模特兒。 事實證明, 我在韓國反而發展得更好, 被韓國和美國頂尖的模特兒經紀公司簽下, 很多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 當別人否定我時, 會讓我更想去做。 」談到這段過去, Irene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

意外成名

回到韓國成為Irene成為職業生涯最大的轉捩點,雖然父母都是韓國人,但這是她第一次要在韓國定居,沒有人脈,對當地的時尚圈毫無瞭解,「我知道我這樣做從存在著很多風險,但我知道這是我心之所向,我願意冒險。」這段時間她不斷想找出並建立出自己的風格,「我知道自己沒有大家印象中模特兒的條件,像是外國模特兒高挑的身材,或是非常立體的五官,而且我在這個行業起步也晚,正因為如此,我更加努力成為今天的我。」

進入模特兒行業後,Irene開始有些厭倦,不是因為不喜歡這個職業,而是對於自己的外表總由外人來決定,讓她感到無力,「特別是剛踏入這行的人會特別有感,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跟上時尚的腳步,也無法預測自己下一場工作在哪,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她決定自己拿回一點主控權,「我把頭髮染成藍色。當走進經紀公司時,大家都快被嚇死了,因為兩個星期之後就是首爾時裝周,他們擔心品牌都會取消我的工作。結果,那年我在首爾時尚周走了最多場秀,總共走了18場。」那年,她初次走上韓國頂級設計師Steve J & Yoni P的時裝秀,「那次經驗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當時我還不知道走他們的秀竟然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也是因為那次的走秀讓我在韓國知名度大開。」她一邊把玩著我們給她的攝像機,一邊興奮地說著。

Irene Kim憑什麼?

成名後,Irene開始感受到各方的關注,外表常常是最直接的目標,也曾經被打擊到脆弱地哭過,「開始當然是會蠻在意,因為在這個行業,外貌是常常被大家拿來評論。但時代在變,這個行業已經不像以前是以外貌為主,擁有個性和獨特的風格反而比較重要。我是一個很正面的人,儘量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也是因為有這樣挑戰和質疑,激發我探索如何能與一般人不同,發展出自己最獨特的風格。」

而Irene在韓國發展時遭受的質疑還不只如此。成名後,Irene時常以第一排嘉賓的身份出席各大時尚場合,讓媒體對她產生不少負面觀感,「在國外的模特兒除了走秀,會有許多雜誌編輯類型的工作,也可能身兼部落客,但當時這樣的例子在韓國還很少見。」她說。

Irene接著說,「韓國媒體對我有很多質疑。像是有一次我被邀請坐在時尚秀的第一排,有媒體評論說,我身為一個模特兒,為什麼有資格坐在第一排?我為什麼不上去走秀?現在情況有三百六十度轉變,如今這個行業其實非常需要我們這樣的人,和各個品牌與雜誌發展各式各樣的合作。」

Irene的數字王國

除了模特兒工作,Irene的人氣也為她帶來其他機會,最近電視臺為她開闢了新節目,她開玩笑說,「我今天還Google了一下我的名字,看看有沒有人討論我的新節目呢(笑)。」收起玩笑她正經地接著說:「電視是個很重要的平臺,它讓人看到我不是只是個可愛漂亮的女孩,我有自己的想法,有有趣的一面。」

瞭解自己的優勢後,Irene積極利用自己的社群影響力,逐步打造自己的數位事業,不只在社交媒體上,她希望建立自己的平臺,發揮更多創意。於是,她自己成立的數位內容影音團隊Hi Studio,因為她看見,許多品牌和名人並不瞭解如何提升自己的能見度,「我很幸運的是我可以是模特兒,也可以是影音內容的工作者。像是當品牌伸出手想與我合作的時候,我不但可以當他們的模特兒,也能參與制作的過程。有一個自己的攝影與製作團隊讓我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時尚內容。」

除此之外,Irene也希望能成為弱勢群體的發聲筒,例如同志權利就是她很關注的議題,她過去接受採訪時曾說:「這讓人很難過,我理解他們的保守心態,因為這一切對他們來說太新了。我希望能夠做些什麼,用我身處的這個創意產業為他們做些什麼,讓他們知道,不管你的性向喜好是什麼,做自己都是很OK的。」

隨波不逐流

儘管有了自己的電視節目,成為時尚媒體寵兒,Irene仍笑說自己還是那個平凡的女孩,只是一個熱愛時尚與穿搭的女孩,即使成名了,人事物和以前已經不同步,依舊保有最初的自我,「其實我的閒置時間會做的事很一般,像是看電影、做瑜伽或是跟朋友與家人出去玩。工作上我認為隨時抱著學習和謙卑的心很重要,表現出最真實的自我,對工作的熱情,是我對與對粉絲感到的的責任感。」她說。

也許在很多人眼中,Irene正一步步接近超模或是頂級的時尚明星,但Irene說:「當一個超模並不是我的終極目標。我很享受現在做的事,也許像個像藝術總監一樣,創造出很多不同的時尚內容,我希望大家認識的Irene不只是擁有一個模特兒頭銜,而是很多方面發展的藝人。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能有機會接觸這個行業,認識很多不同的人來幫我達成目標。」

如果哪天不當模特兒了,你會做什麼?「應該還是會做與時尚有關事情吧!跟設計師合作…或是當時尚編輯。Go with the flow。」說完,她掀起上衣露出腰間的刺青,舉動嚇了經紀人一跳,不過經紀人也笑笑地讓她繼續了,「其實這排韓文就是這個意思,字面上是隨波逐流,但我想提醒自己可以隨遇而安,不要給自己限制,別老想著計畫,很多事都是因緣際會下發生的。不去過度計畫,也不去追逐大家所謂『最好的』是我的原則。」

意外成名

回到韓國成為Irene成為職業生涯最大的轉捩點,雖然父母都是韓國人,但這是她第一次要在韓國定居,沒有人脈,對當地的時尚圈毫無瞭解,「我知道我這樣做從存在著很多風險,但我知道這是我心之所向,我願意冒險。」這段時間她不斷想找出並建立出自己的風格,「我知道自己沒有大家印象中模特兒的條件,像是外國模特兒高挑的身材,或是非常立體的五官,而且我在這個行業起步也晚,正因為如此,我更加努力成為今天的我。」

進入模特兒行業後,Irene開始有些厭倦,不是因為不喜歡這個職業,而是對於自己的外表總由外人來決定,讓她感到無力,「特別是剛踏入這行的人會特別有感,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跟上時尚的腳步,也無法預測自己下一場工作在哪,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她決定自己拿回一點主控權,「我把頭髮染成藍色。當走進經紀公司時,大家都快被嚇死了,因為兩個星期之後就是首爾時裝周,他們擔心品牌都會取消我的工作。結果,那年我在首爾時尚周走了最多場秀,總共走了18場。」那年,她初次走上韓國頂級設計師Steve J & Yoni P的時裝秀,「那次經驗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當時我還不知道走他們的秀竟然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也是因為那次的走秀讓我在韓國知名度大開。」她一邊把玩著我們給她的攝像機,一邊興奮地說著。

Irene Kim憑什麼?

成名後,Irene開始感受到各方的關注,外表常常是最直接的目標,也曾經被打擊到脆弱地哭過,「開始當然是會蠻在意,因為在這個行業,外貌是常常被大家拿來評論。但時代在變,這個行業已經不像以前是以外貌為主,擁有個性和獨特的風格反而比較重要。我是一個很正面的人,儘量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也是因為有這樣挑戰和質疑,激發我探索如何能與一般人不同,發展出自己最獨特的風格。」

而Irene在韓國發展時遭受的質疑還不只如此。成名後,Irene時常以第一排嘉賓的身份出席各大時尚場合,讓媒體對她產生不少負面觀感,「在國外的模特兒除了走秀,會有許多雜誌編輯類型的工作,也可能身兼部落客,但當時這樣的例子在韓國還很少見。」她說。

Irene接著說,「韓國媒體對我有很多質疑。像是有一次我被邀請坐在時尚秀的第一排,有媒體評論說,我身為一個模特兒,為什麼有資格坐在第一排?我為什麼不上去走秀?現在情況有三百六十度轉變,如今這個行業其實非常需要我們這樣的人,和各個品牌與雜誌發展各式各樣的合作。」

Irene的數字王國

除了模特兒工作,Irene的人氣也為她帶來其他機會,最近電視臺為她開闢了新節目,她開玩笑說,「我今天還Google了一下我的名字,看看有沒有人討論我的新節目呢(笑)。」收起玩笑她正經地接著說:「電視是個很重要的平臺,它讓人看到我不是只是個可愛漂亮的女孩,我有自己的想法,有有趣的一面。」

瞭解自己的優勢後,Irene積極利用自己的社群影響力,逐步打造自己的數位事業,不只在社交媒體上,她希望建立自己的平臺,發揮更多創意。於是,她自己成立的數位內容影音團隊Hi Studio,因為她看見,許多品牌和名人並不瞭解如何提升自己的能見度,「我很幸運的是我可以是模特兒,也可以是影音內容的工作者。像是當品牌伸出手想與我合作的時候,我不但可以當他們的模特兒,也能參與制作的過程。有一個自己的攝影與製作團隊讓我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時尚內容。」

除此之外,Irene也希望能成為弱勢群體的發聲筒,例如同志權利就是她很關注的議題,她過去接受採訪時曾說:「這讓人很難過,我理解他們的保守心態,因為這一切對他們來說太新了。我希望能夠做些什麼,用我身處的這個創意產業為他們做些什麼,讓他們知道,不管你的性向喜好是什麼,做自己都是很OK的。」

隨波不逐流

儘管有了自己的電視節目,成為時尚媒體寵兒,Irene仍笑說自己還是那個平凡的女孩,只是一個熱愛時尚與穿搭的女孩,即使成名了,人事物和以前已經不同步,依舊保有最初的自我,「其實我的閒置時間會做的事很一般,像是看電影、做瑜伽或是跟朋友與家人出去玩。工作上我認為隨時抱著學習和謙卑的心很重要,表現出最真實的自我,對工作的熱情,是我對與對粉絲感到的的責任感。」她說。

也許在很多人眼中,Irene正一步步接近超模或是頂級的時尚明星,但Irene說:「當一個超模並不是我的終極目標。我很享受現在做的事,也許像個像藝術總監一樣,創造出很多不同的時尚內容,我希望大家認識的Irene不只是擁有一個模特兒頭銜,而是很多方面發展的藝人。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能有機會接觸這個行業,認識很多不同的人來幫我達成目標。」

如果哪天不當模特兒了,你會做什麼?「應該還是會做與時尚有關事情吧!跟設計師合作…或是當時尚編輯。Go with the flow。」說完,她掀起上衣露出腰間的刺青,舉動嚇了經紀人一跳,不過經紀人也笑笑地讓她繼續了,「其實這排韓文就是這個意思,字面上是隨波逐流,但我想提醒自己可以隨遇而安,不要給自己限制,別老想著計畫,很多事都是因緣際會下發生的。不去過度計畫,也不去追逐大家所謂『最好的』是我的原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