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晁錯認為諸侯國勢力威脅到中央政權,決定採取削地政策

漢文帝去世後, 太子劉啟繼位, 即漢景帝。 他在當太子的時候就有一位“智囊”, 名叫晁錯, 他當皇帝後, 就任晁錯為御史大夫。

漢景帝時,

漢朝有22個諸侯國, 勢力都很大, 最大的齊國有七十多座城, 吳國有五十多座, 楚國有四十多座。

其中吳王劉濞最驕橫, 因為他兒子被漢景帝還是太子時用棋盤給砸死了, 所以根本不來朝見天子。 吳國靠海, 又有銅礦, 完全自給自足, 簡直就是一個獨立王國。

晁錯認為這些諸侯如果繼續坐大, 對皇權一定會造成威脅, 於是就勸漢景帝即早削去這些諸侯的封地。

漢景帝認為削地會引起諸侯的反叛, 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心。

晁錯又說, 這些諸侯如果想造反的話, 削不削地都會造反。 現在造反, 禍患還小, 如果將來勢力變得更大再造反, 反而更難收拾。

漢景帝認為晁錯說得有道理, 於是就開始削地行動。 削地總要給人家個理由吧,

不能說削就削呀。

理由還真是好找, 這些諸侯成天作威作福, 哪個沒有幹過傷天害理的事呢。 於是, 好幾個諸侯的封地被削去一些。

晁錯的老爹聽說晁錯給皇上出這種主意, 特地從老家跑到京城來指責晁錯, 說, 那是人家劉家自己家的事, 你管那麼多幹嘛呀?這麼做, 最終肯定會惹來大禍的。

晁錯還義正詞嚴地給老爹解釋了半天, 可老頭哪裡懂他說的政治啊, 見說服不了晁錯, 老頭回家服毒自殺了。

果如晁錯老爹預料, 當他們還在進行削地政策之時, 吳王劉濞最先造反了。 打得旗號就是“懲辦奸臣晁錯, 救護劉氏天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