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什麼校園霸淩越來越頻繁,因為你總是息事寧人!

什麼樣的行為算是校園霸淩?

校園霸淩可不僅僅是“孩子在學校挨了揍”, 社交暴力, 網路暴力, 校園冷暴力, 其實都是校園霸淩。

2. 為什麼似乎日本的校園霸淩現象更加普遍和嚴重?

哪個國家霸淩都不少, 日本聽起來好像多一些恰恰是因為人家重視, 而霸淩在某些地方叫做“孩子還小鬧著玩”。

3.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遭遇了校園霸淩?

在孩子不願意自己說的情況下, 對學校或相關環境有恐懼感, 身上有莫名傷痕, 獨自哭泣, 都是一些可能的表現。

4. 當孩子遭遇校園霸淩時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影響到孩子身體或精神健康, 家長要立刻開始主動保護孩子, 知會學校甚至警方來保護孩子安全!如果是不太嚴重的爭執, 家長要詢問孩子想不想要家長介入解決, 尊重孩子的意見, 教他解決的辦法, 並及時詢問進展。

5. 在處理孩子校園霸淩問題上, 家長容易陷入哪些誤區?

“息事寧人”是最要不得的態度, 這不能幫到自己的孩子, 只會讓他無助與困惑。 家長要做的也不是挑事與復仇, 家長要學會:堅定地幫孩子奪回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6. 得知孩子是校園霸淩的“加害者”時, 家長該怎麼辦?

加害者也是校園霸淩的受害者, 同樣需要幫助。 用暴力參與社交, 可能意味著一些心理問題的隱患, 家長更要及時干預、管教, 別讓孩子走上不歸路。

7. 是不是老實內向的孩子在學校更容易被霸淩?

未必, 老實內向不意味著好欺負, 也不意味著難以維持積極的同伴關係, 內向有內向的社交優勢。

8. 家庭關係不好的孩子, 在校園中更容易受欺淩嗎?

有一定道理, 家庭關係不好的孩子的社交有更大挑戰, 也更容易讓他們陷入社交困境。

9.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留下的心理創傷該如何修復?

有的孩子可以很快的自我調適, 但有的孩子需要比較長程的關注與疏導。 首先, 支持孩子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感, 建立自信心。 其次鼓勵孩子結交新朋友, 建立屬於自己的朋友圈。

10. 俗話說, “一個巴掌拍不響”, 被孤立是不是說明孩子本身也有問題?

別甩鍋, 沒有一個孩子的問題能夠大到活該挨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