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十六國血腥君主,曾殺光100多名親侄子,結果卻死在高句麗

談起十六國那段歷史,正是天下大亂之際, 也是中華各民族大融合的“五胡入華”時期。 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在這麼多的政權當中, 北燕當屬重點, 也是換皇帝換得最勤快的國家。 可以說是, 一語不合就換人啊!

慕容家統治北燕,一直到慕容雲時期,發生了變故,慕容雲原姓高,雖然他當了皇帝,但他自認為自已並非是鮮卑人, 內心是十分的自卑。 為了收買人心,讓大臣們都對他服氣,他便天天大開府庫,賞賜文武百官。

北燕版圖

其中大臣馮跋是慕容雲的擁立者,但慕容雲卻對他心懷戒備,為了防止自己被刺殺,慕容雲在身邊養了一幫武士,吃睡都與這些武士在一起。 可沒想到, 武士中有兩個名叫離班、桃仁的人為了謀求皇位,將慕容雲刺殺了。

慕容雲被殺後,馮跋帶領衛兵,將離班、桃仁立斬於殿前。

而馮跋於是為眾人所推, 成為了繼任慕容雲皇位的人選。 從他開始,北燕便改姓馮了, 開始了由馮家統治的時期。 馮跋繼位後,依然沒有得到安寧。 他的堂兄馮萬泥、馮乳陳叔侄兩人又開始不服氣,想要奪取皇位,幸好馮跋的二弟出手相救了, 馮弘率兵將謀反的叔侄鎮壓了下去。

馮跋看到弟弟馮弘功勞這麼大,便任馮弘為驃騎大將軍,晉封中山公。 馮弘的權力從此與日俱增。 馮跋在位22年間,倒也是國泰民安,他輕徭薄賦,崇尚儒學,很是為國家做了一些好事情,讓那個亂世呈現出了少有的安寧。

馮跋

但是西元430年秋,馮跋病危之時,爭奪君主之位的戰爭又再次上演。 馮跋寵妃宋氏為了立自己的兒子為君主便想謀反,而這件事情被馮弘得知,他率領衛兵沖入皇宮之中,囚禁了宋氏母子,控制了大局,而病重的馮跋便在一片慌亂之中驚嚇而亡。

馮跋死後,馮弘自立為天王,廢殺太子馮翼。 他不念舊情,為絕後患,將馮跋的100多個兒子通通殺光。

無論是十幾歲的少年,還是剛剛出生的嬰孩,馮弘都一個不留。 自古篡位嗜殺前任後人的君主不在少數,馮弘卻斬草除根,一個不留,也的確是歷史上罕見的血腥帝王。

殺掉所有馮跋的後人後,馮弘便霸佔了馮跋貌美的妃子,此舉令他在一繼位的時候便失掉了人心。 眾叛親離之下,馮弘的幾個兒子為了不被自己的父親殺掉紛紛逃亡北魏。 而當時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便乘機發兵,想要一舉殲滅北燕。

馮弘

戰爭開始以後,馮弘連連敗退,為求自保,他不得不向南朝宋文帝求援,遣使稱藩。 有利益可得,宋文帝當然願意幫忙,他封馮弘為“黃龍國主”,並答應出兵助北燕。 但因為南朝距離北燕路途遙遠,遠水解不了近渴,北魏很快將北燕的城池攻破,馮弘流亡到高句麗。

從高高在上的君主淪落到寄人籬下的下場,馮弘的日子並不好過,後來馮弘又求助於宋文帝,求宋文帝將他接走。 得知此事的高句王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誅殺了馮弘全家。

從一代帝王, 淪落到如此的下場, 早就眾叛親離的馮弘,也是咎由自取。馮弘之前欠下的血債,終歸還是得用血來償還。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啊!

早就眾叛親離的馮弘,也是咎由自取。馮弘之前欠下的血債,終歸還是得用血來償還。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