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與孫中山,一個南下,一個北上,相隔53年,逝於同一天!

1870年底, 因“天津教案”而背負“賣國”駡名的曾國藩從直隸總督調任兩江總督。 南下的曾國藩這次是第三次出任兩江總督。 他不願住在馬新貽被刺的不祥之地,

而借居江寧鹽巡道署。 “移情于山水園林建築”的曾國藩, 在天朝宮殿一堆佈滿瓦礫和焦炭的廢墟上重建兩江總督署, 真可謂是煞費苦心, 所有建築的格局、式樣, 甚至風水, 都有他的主張和意見。

1871年11月22日, 督署尚未最後竣工, 曾國藩就搬了進去, “是日咳嗽, 不甚成寐”, 曾國藩既興奮, 又勞累, 對建成後的督署十分滿意, 這一段時間是曾國藩過得較愜意的時光。 曾國藩右眼失明已有兩年, 左眼模湖, 許多人勸說要靜養, 都因為公務繁忙而未能倦怠, 身體有時不適, 也不喜歡吃藥。 “視生死之際, 彌絕怡然無累”。 曾國藩批文、寫字、看書、筆耕之餘, 或在署內登高望遠, 或下幾盤圍棋, 不覺有功名利祿隨風去、自留清名在世間的超脫之感,

回首往事, 崢嶸歲月、蒼黃悲慟。

可是, 好景不長。 次年正月23日, 曾國藩受風寒而動肝氣, 右腿麻木, 調養多日才見好轉。 曾國藩也自感到時日不多, 在會友辦公之余, 也已寫好了遺囑, 他死亡的前一天, 在日記中寫到:“早飯後清理檔, 下了兩局圍棋……, 到了傍晚久久不能入睡, 吃了點心後, 還看了《理學宗傳》中《張子》一卷, 直到四點鐘才睡覺。 ”

第二天, 也就是1872年3月12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 曾國藩飯後吃了些柳丁, 到督署花園散步, 也許是興致頗高, 還想到尚未完工的夕佳樓看看, 但逛了一圈後, 突然感到腳有點麻木, 漸漸不能行走, 還不斷地抽搐, 侍從把他扶至花廳內。 面對周圍聚集的家人, 曾國藩不能說話, 坐在椅子上,

過了一會兒便溘然逝去。

……

1924年10月18日,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軟禁了曹錕, 電邀孫中山北上主持大局。 11月1日, 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再次發電報邀請孫中山來北京共商國是。 13日, 孫中山帶著宋慶齡抱病乘永豐艦從廣東出發, 經香港、上海, 於12月4日抵天津。 由於辛苦工作,

孫中山的病情不斷惡化, 但為了國家的和平統一, 孫中山仍堅持抱病入京。 12月31日, 孫中山一行到達北京入住北京飯店後, 即請協和醫院醫生狄博爾、克禮二人與施密特會同診治, 診斷孫中山得了“最烈肝病”。

1925年1月, 經進一步核實, 北京協和醫院對孫中山的病情做出明確診斷:肝膿腫轉為肝癌晚期。

26日, 孫中山入住協和醫院, 當日即施行手術。 手術時發現肝部已經硬化, 無從切除, 乃用鐳錠放射, 以減輕孫中山的病痛。 18日, 鐳錠治療四十餘小時仍無效果, 西醫治療絕望。

2月18日, 孫中山由協和醫院轉到鐵獅子胡同的顧維鈞宅院。 在鐵獅子胡同期間, 對孫中山的病使用了多種特殊的治療手段, 大家都希望能出現奇跡。 中醫陸仲安給孫中山開出了由黃芪、黨參等配伍的藥方。 服用後, 水腫竟然消了, 吃飯也正常。 西醫檢查了一下, 發現血液迴圈穩定了, 令人驚喜。 但不久開始腹瀉, 精神變差。

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孫中山在北京去世。

相隔53年,曾國藩與孫中山,兩位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都逝於3月12日。

歷史,有時就是這樣地巧合!(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孫中山在北京去世。

相隔53年,曾國藩與孫中山,兩位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都逝於3月12日。

歷史,有時就是這樣地巧合!(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