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史上和親公主王昭君算是幸運的了,可是最慘的竟有兩位!

和親公主的命運是為了國家的安寧與和平, 她們忍辱負重遠嫁異邦, 經歷了種種苦難, 為緩解母國的統治危機做出很大犧牲, 也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說起和親公主, 大多都知道王昭君出塞遠嫁漠北的匈奴, 成為匈奴呼韓邪單于稽侯珊的閼氏。 相對與和親公主的命運來說, 王昭君算是幸運的, 她嫁到塞外匈奴, 從此見不到父母之邦, 思念家鄉。 但匈奴的百姓都喜歡她, 尊敬他, 慢慢的也就入鄉隨俗了。 從此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六十多年沒有打仗。

昭君和親後六百年, 另一位女子也奉命和親, 她的身份是公主, 文學素養也高, 在突厥十幾年, 先後侍奉沙缽略可汗與他的兒子都藍可汗。 其間她經歷了國破家亡的劇痛, 她傷感, 也曾掙扎, 最後為了民族團結獻出了頭顱, 只有頭顱回到她思念又不敢回去的故土。 在她的身後, 沒有青塚, 也沒有笳聲的哀怨。 這位傳奇而不幸的女性, 是北周的千金公主。

千金公主被殺以後, 按照約定, 隋文帝必須與突利可汗建立和親關係。

開皇十七年(597年), 突利可汗“遣五百騎隨(長孫)晟”到了長安, 要求履行前約, 迅速和親。 隋文帝把宗室之女封為安義公主(?一599年)嫁給突利可汗。

中原王朝和北部少數民族的和親發展到隋朝已經脫離了維護民族友好和保持邊境安寧的軌道, 其本質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和親變成了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 和親成為了分化甚至挑起草原部落之間爭鬥的導火索, 作為這次和親的安義公主生活的可一點都不安逸,

在不斷地奔波勞頓和驚嚇中, 健康嚴重受損, 和親剛剛三年, 不滿十九歲就客死草原上。

由和親的歷史作用來看, 雖然不同歷史環境和歷史條件下的所產生的客觀效果有所不同, 但從總體上來講, 其結果都是有利於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有利於民族間的融合。 在政治方面, 恩格斯在論述中世紀封建主之間的聯姻現象時就指出:“結婚是一種政治行為, 是借一種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 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 而決不是個人的意願。 ”事實上, “和親政策”正是為了達到這樣或那樣的政治目的而出現的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 和親也是一種政治行為, 就積極意義來看, 這種行為不但會帶來和親雙方的友好相處, 也在很多時候維護了中原王朝大一統的局面, 如李唐王朝與東突厥阿史那社爾的聯姻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