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南省第一人口大縣,被安徽省三面包圍!

河南, 古稱中原, 省會鄭州, 簡稱“豫”, 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 故名河南。 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 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 截至2016年底, 河南共下轄20個縣級市、85個縣。 其中, 就省直管縣固始縣來說, 是河南省十大歷史文化強縣之一。

首先, 固始縣位於河南省東南端, 豫皖兩省交界處。 固始縣東與安徽省霍邱縣相接, 北與安徽省阜南縣隔淮河相望, 南與安徽省金寨縣分界, 東南角鄰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 可以說是被安徽省的市縣三面包圍。 同時, 固始自古文風昌盛, 歷史文化積澱深厚。 早在夏商這一歷史階段, 固始縣境域為先秦蓼國核心地區, 蓼國故都在今固始城區東北蓼城崗, 故固始有“蓼城”、“蓼都”之稱, 並且簡稱“蓼”。 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後,

在分封諸侯後, 固始縣地區為蓼國、蔣國、黃國、番國等地。

到了春秋中期這一歷史階段, 楚國日益強大, 並相繼消滅了固始縣地區的諸侯國, 建期思縣, 固始彼時為期思縣之潘鄉, 又名寢丘邑。 西元前221年,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 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

在秦朝建立後, 該地區屬九江郡。 到了西漢時期, 於番鄉(寢丘邑)置寢縣。 到了西元26年, 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 封大司農李通為固始侯, 建立固始侯國, 固始由此得名, 距今近2000年的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 因為戰爭和王朝變更, 固始縣的區劃也多次發生變化。

隋朝建立後, 廢州縣, 該地區屬弋陽郡, 期思縣併入。 唐朝建立後, 固始地區的建制逐漸穩定, 主要屬於汝寧府或光州。 其間商城(殷城)、期思屢次併入又屢次析出。 兩宋這一歷史階段, 固始長期位於淮河宋金拉鋸線南宋一側。 元朝建立後, 固始屬河南江北行省汝寧府光州。 西元1371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 該地區屬南直隸鳳陽府。 到了西元1381年, 固始改屬河南布政使司汝寧府。 清朝時期, 固始主要屬河南承宣佈政使司南汝光道光州。

最後, 1933年, 始縣長江河以南地區劃歸新成立的河南省立煌縣(今金寨縣), 次年立煌縣劃歸安徽省, 原屬固始的土地隨之入皖。 1998年信陽撤地設市, 固始為其轄縣。 2014年1月1日起固始正式成為河南省直管縣。 在中國歷史上, 固始有四次較大規模人口南遷, 有“唐人故里, 閩台祖地”和“中原第一僑鄉”之稱。 截止2015年, 固始縣面積為2916平方公里, 人口約為170萬, 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縣。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