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在荊州,吃過以下10個的叫姑娘伢,20個的叫小嫂子,25個的叫……

來源/觸摸重慶、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向原作者致敬!

如今的你, 是否還記得那些伴著我們成長

讓我們回味的老味道?

1.苕面窩、藕面窩

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 路上很多推著車炸苕面窩跟藕面窩的。 苕面窩香甜, 藕面窩鮮香, 只要5角錢一個, 通常我都會一樣買一個, 又便宜又管飽!

2. 炸米泡

小時候常常在居民區的小巷看到炸米泡的老人, 他們將米裝進橢圓型的悶罐子裡,

用力將罐子蓋扭緊, 一手拉風箱, 一手轉動爐子上的罐子。 腳一蹬手一掰, 轟然聲裡, 鎖在悶罐子裡的那點糧食, 瞬間化成了偌大一堆米泡!據說每個荊州伢小時候都會有被炸米泡的響聲黑的一噻的經歷。

3. 麻糖

叮叮噹, 叮叮噹, 釘錘敲下來的可口麻糖是小夥伴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麻湯實則為由糯米、橘皮、白糖等為原料做的一種老少皆宜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有著降燥、潤肺等等功效。

4. 菱角

小時候每到秋天就看到路邊賣菱角的。 嫩菱生吃質鮮爽口;煮熟後肉質雪白如玉。 是全家人都喜歡的零食。

菱角有補脾益氣健脾、抗癌、減肥、緩解皮膚病等多種功效。

5. 砵仔糕

小學時候最喜歡的零食之一就是砵仔糕, 學校門口總能看到賣砵仔糕的小車, 5毛錢一個, 不僅晶瑩剔透、爽滑可口, 而且口味豐富。 老闆總是熟練的拿竹簽挑起小碗裡的糕點, 而我也能兩三口就吃完。

6.卡路

很多荊州伢吃的第一口膨化零食就是卡路。 這東西挺貴, 小時候也就逢年過節敢開口叫老爸買, 灰常好吃。 當時市面上還有很多假貨, 記得它的廣告語還是:帶帽子的卡路叔叔才是真的~

7. 紅桃K

雖然紅桃K不是零食,但是確實當時荊州人家家戶戶都要必備的神藥,絕對比現在的什麼腦白金要深入人心。上個世紀90年代,紅桃k作為補血神藥,引領了當時的健康潮流。

8.京果

記得小時候過年,老人很喜歡用京果招待客人。它形似顆粒飽滿的大花生,外面包裹白色糖霜,表面呈雪白色,內有蜂窩孔,無渣入口即化,酥香脆甜,口味濃郁。記得爺爺教我的過早吃法:把京果放在蛋酒裡,又飽肚子又香甜。

9. 米粑粑

米粑粑是小時候最愛的早點之一。外焦裡嫩,帶有淡淡酒香, 以成對出賣而稱對耙,小孩子都叫它粑粑。那個時候都是用一個很大的平底鍋煎,將大米浸泡磨成米漿,發酵後,在平底鍋裡,小火煎成。現在還在賣粑粑的越來也少,酒店賣的小米粑,沒有當時酥脆的外皮,已經不是小時候記憶裡的香味了。

10. 拉絲糖

也叫粘牙、彩條糖。小時候學校門口盡是賣這種糖的。那一角錢十根,緊緊的黏在塑膠薄膜上,五顏六色,放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拉絲糖,是我們多彩的童年啊!

11.酸梅粉

酸酸甜甜的酸梅粉,最吸引人的是裡面的小勺子尾部為不同武器和人物形狀,當時吃完都要收藏一盒子。

12. 老鼠粑粑

又名:“華華丹”“濟公丹”“陳皮丹”“老鼠屎”,味道是甘草和陳皮的混合體 ,口感酸甜清涼,其中還略帶一些中藥味。還記得當年爸爸媽媽跟我說這是老鼠粑粑做的,不能吃。我對此深信不疑並堅持攢零花錢偷偷買著吃!還好當年家裡老鼠少,沒見過真的老鼠粑粑,想想就後怕……

13. 小浣熊乾脆面

不管兒子吖姑娘吖,總有過那麼些個為了收集卡片吃小浣熊吃到吐的不堪回首的經歷。當年一張稀有的卡片可以換了多少小夥伴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當然,小浣熊對小時候我們的吸引力,還有它當仁不讓的美味。

14. 西瓜泡泡糖

這種泡泡糖,有些裡面會有酸酸的粉粉。一毛錢兩個,可惜吹不起泡泡。

15. 攪糖

黃色糖漿在兩根竹簽之間攪來攪去,那黃色的糖就慢慢變白了,一股濃濃的苕香味便慢慢散開來,吃攪糖的樂趣便在於此。但說句實話,肯定還有不少人從來都冇攪白過!

16. 冰袋

好一點的五毛一袋,差一點的三毛,用塑膠袋裝著,各種味道,劣質可樂味和橘子味最普遍。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蠻髒,可那時候真的會人手一個冰袋叼到邊吸邊回家。

17. 變色糖

學名魔鬼糖,這東西在學生時代的火熱可不是玩笑。如果有人對你吐出紅的,紫的或者綠的舌頭時,不要擔心,這貨肯定是吃了魔鬼糖跑來嚇你的熊孩子。

18. 無花果

半個巴掌大小的的白色袋裡面裝滴就是細長的無花果絲,吃完後嘴唇還會變白。現在突然又重新出現在市面上,但價格不曉得翻了幾多倍了。

19.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也是甜甜的辣辣的屬於辣條的一種吧~記得小時候抽屜裡隨時都放著一包,要不就是給同學說:喂,給我帶一包北京烤鴨...

20. 高樂高

現在人們都對這種高熱量飲品敬而遠之,小時候可沒那麼多事兒。一杯熱熱的高樂高,還記得廣告裡小男孩舔嘴唇的快樂樣子。還有高樂高贈送的大杯子和攪拌棒,還記得嗎?

21. 口紅糖

想當年,不管是小姑娘吖還是兒子吖,都喜歡把這貨在嘴上抹好一圈再舔著嘴唇吃。

22. 口哨糖

可以吹哨的糖,每次塞嘴巴裡吹,都會有口水吹出來對不對!

23. 戒指糖

記得那時候放學老特接我回家,我坐在自行車後面,手上戴個戒指糖,舔來舔去,舔得滿手都是的,幸福。

24. 娃哈哈果奶

甜甜的酸酸的,營養多味道好,天天喝真快樂,媽媽我要喝,娃哈哈果奶。90年代娃哈哈果奶的廣告。可以沒喝過娃哈哈果奶,但是絕對看過娃哈哈果奶的廣告。

25. 寶塔糖

嚴格來說這並不算零食,而是一種驅蛔蟲的藥。小時候明曉得這是打蟲的藥,還不曉得幾喜歡吃,真是任性。

26. 喔喔佳佳

喔喔是個大公雞,佳佳是個小猴子。當年的風靡程度完全不輸給大白兔奶糖。上學時口袋裡揣上幾粒,開心一整天!後面還出了小龍人奶糖,糖紙畫風也很Q~

27. 酒心巧克力

多為圓錐形,最外層是巧克力殼,中間是糖做的硬殼,最裡面有液體酒。小時候喝不了真酒,吃一口酒心巧克力就蠻滿足。

28. 果丹皮

紅紅的山楂片卷成一卷,可以一口咬下去,也可以把楂卷攤平了從邊上開始吃。上學路上在學校門口買一個,往荷包裡一捅,上課偷偷吃!

29. 煙糖

煙糖和戒指糖的效用差不多,小孩兒裝成熟的不二利器,雖然味道一般,但我想現在就是1916也抽不出兒時的那個味道了!

有些美食現在已經不在

但童年美好的記憶卻永遠無法消散

點擊閱讀原文

7. 紅桃K

雖然紅桃K不是零食,但是確實當時荊州人家家戶戶都要必備的神藥,絕對比現在的什麼腦白金要深入人心。上個世紀90年代,紅桃k作為補血神藥,引領了當時的健康潮流。

8.京果

記得小時候過年,老人很喜歡用京果招待客人。它形似顆粒飽滿的大花生,外面包裹白色糖霜,表面呈雪白色,內有蜂窩孔,無渣入口即化,酥香脆甜,口味濃郁。記得爺爺教我的過早吃法:把京果放在蛋酒裡,又飽肚子又香甜。

9. 米粑粑

米粑粑是小時候最愛的早點之一。外焦裡嫩,帶有淡淡酒香, 以成對出賣而稱對耙,小孩子都叫它粑粑。那個時候都是用一個很大的平底鍋煎,將大米浸泡磨成米漿,發酵後,在平底鍋裡,小火煎成。現在還在賣粑粑的越來也少,酒店賣的小米粑,沒有當時酥脆的外皮,已經不是小時候記憶裡的香味了。

10. 拉絲糖

也叫粘牙、彩條糖。小時候學校門口盡是賣這種糖的。那一角錢十根,緊緊的黏在塑膠薄膜上,五顏六色,放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拉絲糖,是我們多彩的童年啊!

11.酸梅粉

酸酸甜甜的酸梅粉,最吸引人的是裡面的小勺子尾部為不同武器和人物形狀,當時吃完都要收藏一盒子。

12. 老鼠粑粑

又名:“華華丹”“濟公丹”“陳皮丹”“老鼠屎”,味道是甘草和陳皮的混合體 ,口感酸甜清涼,其中還略帶一些中藥味。還記得當年爸爸媽媽跟我說這是老鼠粑粑做的,不能吃。我對此深信不疑並堅持攢零花錢偷偷買著吃!還好當年家裡老鼠少,沒見過真的老鼠粑粑,想想就後怕……

13. 小浣熊乾脆面

不管兒子吖姑娘吖,總有過那麼些個為了收集卡片吃小浣熊吃到吐的不堪回首的經歷。當年一張稀有的卡片可以換了多少小夥伴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當然,小浣熊對小時候我們的吸引力,還有它當仁不讓的美味。

14. 西瓜泡泡糖

這種泡泡糖,有些裡面會有酸酸的粉粉。一毛錢兩個,可惜吹不起泡泡。

15. 攪糖

黃色糖漿在兩根竹簽之間攪來攪去,那黃色的糖就慢慢變白了,一股濃濃的苕香味便慢慢散開來,吃攪糖的樂趣便在於此。但說句實話,肯定還有不少人從來都冇攪白過!

16. 冰袋

好一點的五毛一袋,差一點的三毛,用塑膠袋裝著,各種味道,劣質可樂味和橘子味最普遍。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蠻髒,可那時候真的會人手一個冰袋叼到邊吸邊回家。

17. 變色糖

學名魔鬼糖,這東西在學生時代的火熱可不是玩笑。如果有人對你吐出紅的,紫的或者綠的舌頭時,不要擔心,這貨肯定是吃了魔鬼糖跑來嚇你的熊孩子。

18. 無花果

半個巴掌大小的的白色袋裡面裝滴就是細長的無花果絲,吃完後嘴唇還會變白。現在突然又重新出現在市面上,但價格不曉得翻了幾多倍了。

19.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也是甜甜的辣辣的屬於辣條的一種吧~記得小時候抽屜裡隨時都放著一包,要不就是給同學說:喂,給我帶一包北京烤鴨...

20. 高樂高

現在人們都對這種高熱量飲品敬而遠之,小時候可沒那麼多事兒。一杯熱熱的高樂高,還記得廣告裡小男孩舔嘴唇的快樂樣子。還有高樂高贈送的大杯子和攪拌棒,還記得嗎?

21. 口紅糖

想當年,不管是小姑娘吖還是兒子吖,都喜歡把這貨在嘴上抹好一圈再舔著嘴唇吃。

22. 口哨糖

可以吹哨的糖,每次塞嘴巴裡吹,都會有口水吹出來對不對!

23. 戒指糖

記得那時候放學老特接我回家,我坐在自行車後面,手上戴個戒指糖,舔來舔去,舔得滿手都是的,幸福。

24. 娃哈哈果奶

甜甜的酸酸的,營養多味道好,天天喝真快樂,媽媽我要喝,娃哈哈果奶。90年代娃哈哈果奶的廣告。可以沒喝過娃哈哈果奶,但是絕對看過娃哈哈果奶的廣告。

25. 寶塔糖

嚴格來說這並不算零食,而是一種驅蛔蟲的藥。小時候明曉得這是打蟲的藥,還不曉得幾喜歡吃,真是任性。

26. 喔喔佳佳

喔喔是個大公雞,佳佳是個小猴子。當年的風靡程度完全不輸給大白兔奶糖。上學時口袋裡揣上幾粒,開心一整天!後面還出了小龍人奶糖,糖紙畫風也很Q~

27. 酒心巧克力

多為圓錐形,最外層是巧克力殼,中間是糖做的硬殼,最裡面有液體酒。小時候喝不了真酒,吃一口酒心巧克力就蠻滿足。

28. 果丹皮

紅紅的山楂片卷成一卷,可以一口咬下去,也可以把楂卷攤平了從邊上開始吃。上學路上在學校門口買一個,往荷包裡一捅,上課偷偷吃!

29. 煙糖

煙糖和戒指糖的效用差不多,小孩兒裝成熟的不二利器,雖然味道一般,但我想現在就是1916也抽不出兒時的那個味道了!

有些美食現在已經不在

但童年美好的記憶卻永遠無法消散

點擊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