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聽力正常嗎?小兒聽力發育自測表來啦!

東東總見到有許多寶爸寶媽著急詢問:寶寶沒有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 是不是說明寶寶聽力有障礙?還有人問:家裡有很大響聲時寶寶好像沒什麼反應, 是不是寶寶聽不見?寶寶聽力有問題該怎麼辦?

東東特意請來了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耳鼻喉科的劉世琳主任醫師, 來回答這些關於小兒聽力的問題!

劉世琳主任醫師解釋:新生兒出院時, 父母要記得查看醫生出具的聽力篩查結果表。 如果聽力篩查不通過, 也不必過於擔心。 新生兒聽力篩查初篩不通過率是15%-20%, 這裡面絕大多數寶寶都是正常的。

第一次篩查未通過要進行複篩, 如果複篩也未通過, 要進行常規的聽力測試。 另外, 即使寶寶複篩通過了聽力篩查, 家長在生活中也需關注孩子對聲音的反應。 如有疑問, 要及時找專業醫師檢查。

寶寶聽力發育自測表來啦!各位寶爸寶媽快對照著看看寶寶是否達標吧!

寶寶正常反應

1個月

突然給予聲音刺激會出現驚跳反射、眨眼反射、覺醒反射、吸吮反射、擁抱反射。 在近耳處搖動聲響玩具時, 寶寶偶爾會慢慢地轉臉。

2個月

睡眠中受到較大的聲音刺激, 可出現驚跳、睜眼、手足抖動。 面對寶寶說話, 他會發出“啊, 哦”等母音。 哭泣或手腳舞動時, 寶寶聽到聲音會停止當前的行為。

3個月

睡眠中聽到聲音, 可出現眼瞼閉緊、手指緊握等動作。

電視機的聲音可使寶寶轉頭或轉動眼球。 聽到吵架聲會出現不安, 聽到哄逗聲、音樂聲會有喜悅的表情。

4個月

呼喚名字會轉動頭部尋找, 對媽媽的聲音很敏感, 對自己熟悉的聲音例如玩具聲、電視聲、開門、關門聲表示關注。

5個月

能區別父母的聲音、熟人的聲音。 對突然出現的人的聲音刺激產生恐懼。

6個月

對他說話或唱歌, 他會用眼睛看著你, 可跟蹤聲源。 能敏捷地尋找到發聲的地方。

7-8個月

把聲音和聲音的內容建立起聯繫, 在寶寶面前呼喚“爸爸”, 寶寶會把頭轉爸爸。 寶寶會跟著模仿大人歡快的大笑。

9-10個月

會叫“媽媽”、“爸爸”, 會說簡單的詞語。 如果10個月後仍不會說簡單詞語, 也應考慮是聽力障礙。

如果孩子3個月內對突然的巨大聲響絲毫沒有反應, 3-6個月對聲音不會尋找聲源, 9-12個月不會跟隨大人指示去做, 1歲還不會叫“媽媽”、“爸爸”, 2歲還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 也不能理解大人的話, 很可能存在聽力障礙, 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檢查。

保護好寶寶耳朵, 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不要讓寶寶躺著吃奶、不要隨便給寶寶挖耳朵、不要給寶寶濫用抗生素、避免家庭噪音等。

劉世琳主任醫師特別提示:如果寶爸寶媽能夠及時判斷寶寶聽力障礙的表現, 讓患兒及時就醫, 及早得到治療和訓練, 患兒的聽力是有可能完全恢復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