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蒙氏感官課:讓寶寶擁有更強的學習力

什麼是蒙氏感官課?

孩子在不同月齡的時候, 感官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如果根據寶寶不同的感官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寶寶的感知覺器官就會發展得特別敏銳。

人是依賴於感知覺器官來學習的, 比如:聽力好的話就對聲音的吸收能力強, 如果耳聾語言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視覺也並不只是看東西, 視敏力的能力能運用到很多生活當中。 孩子雙手的觸覺、嗅覺、味覺, 也都有感知覺在裡面。 心智發育來源於感官對週邊知識的吸收能力。 培養與發展寶寶的感知覺, 獲得經驗與知識, 對寶寶成長的完整性更有利。

我們希望寶寶將生存中需要的感知覺練習到位, 讓其成為更強的吸收工具, 變成更強的應對生活應對未來的工具。

蒙氏感官課適合何種月齡的寶寶?

不同月齡, 寶寶的感知覺是不同的。 不同月齡, 寶寶的學習力也是不同的。

1歲前:寶寶被動的學習。

以色彩為例:當運動的色塊進入寶寶的視覺當中, 寶寶就會有自然的視覺跟蹤能力。 色彩的變化寶寶也有吸收能力:從早期的黑白、再到三原色與大色塊。

1-2歲:寶寶探索與實踐能力比較強。 寶寶精細動作發展敏銳, 手指的感知覺會很好:感受東西是溫的還是冷的、輕的還是重的、光滑的還是粗糙的、細的還是粗的、多的還是少的, 寶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感知覺器官, 得到認知。

2-3歲:寶寶能將感知覺應用到生活技能中。 例如:看見綠色的樹葉, 會隨著光線的不同, 有不同的變化。 此時寶寶對不同明亮度、飽和度及細節的都會有更敏銳的觀察。

3-6歲:寶寶形成實踐整合應用的能力。 此時寶寶的感知覺已能應用到具體的事項中,

擁有整理統合資源, 從而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場嘉賓互動:你家寶寶日常對啥感興趣?

囡囡媽媽(女寶, 2歲)

寶寶對日常的家務比較感興趣。 包括日常的洗漱、刷牙、洗臉, 水倒來倒去、掃地。 最近還喜歡能配對的物品, 例如拿著鑰匙到處喜歡去開。 當然玩鑰匙很危險, 我的態度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 不要去阻止她, 因為這也是寶寶通過自己實踐, 對生活的探知。

漢民老師的點評

觀察生活, 四處探索, 囡囡是個典型的“好奇寶寶”。 並且囡囡媽媽為她提供了機會, 讓寶寶自由的去做, 所以囡囡的探索力、學習力會比普通孩子釋放得更加完整。

2-3歲的孩子生活在社會與家庭中, 他們希望與大人一樣, 能夠共同分擔家中事務。

所以寶寶在此階段家庭社會性的表現欲會很強:家中大人能做的事, 我也能做。

寶寶以大人為榜樣, 變得獨立自主、能夠為家庭創造價值。 當他得到大家的表揚, 感受到家庭存在感與家庭地位、寶寶的成就感會很強, 也會更自主自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