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蒲松齡、鄭板橋、歸有光……當過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們

孔子是中國最早的私塾先生之一

東漢講經畫像磚(四川博物院藏)

明象牙幾何尺(四川博物院藏)

清朝的私塾

清朝私塾下課時, 學生向老師行禮

清康熙青花瓷筆筒(四川博物院藏)

清玉鎮紙(四川博物院藏)

“尊師重道·教師節”特別策劃報導①

第33個教師節將至。 “尊師重道”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 你會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想起哪位老師?

古人稱呼老師為先生, 語氣裡透著畢恭畢敬。

中國的私塾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 貫穿整個封建社會。 特別是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考試制度, 讓古代讀書人的開蒙年齡提前到六七歲, 早早地走上考取功名之路。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 除書香門第的孩子有父兄長輩傳道授業, 或像林黛玉那樣的大戶人家把賈雨村請到府上做家庭教師外, 大多數普通學生要去私塾啟蒙。 識字、讀書、作文, 私塾先生的作用不言而喻。

無論是熱播電視劇《白鹿原》裡飽學儒雅的朱先生, 還是《牡丹亭》裡迂腐可愛的陳最良, 文學作品也為私塾先生勾勒了一些畫像, 讓他們成為推動劇情必不可少的一環。

特別是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先生壽鏡吾, 方正嚴厲, 和藹慈祥, 他雖然“有戒尺, 但不常用”,卻對魯迅提出“怪蟲哉”的問題面露慍色,讓讀者印象深刻。

私塾先生的水準參差不齊,最好的先生是自己通過科舉獲得一官半職,不想當官或告老還鄉後興辦教育,他們能從啟蒙教到科舉應考,還能用自己的考場經驗為學生拔尖速成。當然也有讀書人屢戰屢敗、散盡家財,只得一邊教書一邊應考。

蒲松齡:想像受鬼魂禮遇

提起蒲松齡,大家都知道這人是個講鬼故事的高手。如果七夕節那天隨便看一篇他的“人鬼情未”,您就不會孤單,覺得廚房客廳衛生間哪裡都有“人”陪著您。

蒲松齡除留下一部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聊齋志異》,還投身私塾教育事業40多年,教到70歲那年教不動了才回家。

那麼,這位教育勞模的成果如何呢?

有學者統計,正如他的科舉悲劇一樣,蒲松齡從19歲開始考童試,一直考到71歲才讓主考官動了惻隱之心賞了個貢生。這位參加了近10次鄉試也沒能考取舉人的私塾教師,教出來的弟子也沒有一個通過鄉試考試,令人唏噓不已。

翻閱《聊齋志異》,《褚生》《嬌娜》等多篇小說都刻畫了教書先生。最耐人尋味的一篇是《愛奴》。文中既有作為私塾先生的蒲松齡自身的投射,又有他對人格尊重、價值實現的渴望,還有些對現實的無奈唏噓。

《愛奴》的主人公是一位教書先生徐生,他被路上偶遇的老者請到家中為外甥授課,受到很高的禮遇,並與丫鬟愛奴私交甚篤。

然而,徐生無法忍受蔣夫人對孩子的偏袒,因教育理念衝突而憤然出走。後來,他幡然醒悟,原來這家雇主一屋子全是鬼。

後來,熟人再次相遇,蔣夫人將愛奴相贈,對他的啟蒙之恩表示感謝。愛奴陪在徐生身邊,度過了最美好的私塾時光。然而,由於一次酒後過失,徐生導致愛奴亡故,追悔莫及,將其厚葬。

在蒲松齡生活的時代,私塾在科舉考試的主推下發展到最成熟階段,成為底層讀書人養家糊口的重要途徑。

當時的私塾老師,大多是屢考不中的秀才,至少也是讀了一輩子、考了一輩子的老童生。

蒲松齡19歲第一次考試,縣裡、府裡、道裡三級考試都是頭名。可惜25歲時家道中落,兄弟分家時,他只分到“農場老屋三間,曠無四壁”,不得不靠教書養活自己。

瞭解這段背景,再閱讀《愛奴》,就會心有戚戚焉。

瀋陽廣播電視大學許學甯老師研究發現,蒲松齡教書生涯最長的一段,是40歲那年到淄川西鋪顯宦畢府坐館,一待便是30年,直到70歲才撤帳回家。

畢府館東畢際有,原為江南通州知州,後被罷官歸鄉隱居,待蒲松齡有如親人。蒲松齡在畢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東家“商古略今”的聊伴,賞玩園林的遊侶,代寫書信的秘書,接禮待客的“禮賓使”。

同時,畢家老小都支持蒲松齡寫《聊齋志異》,不僅主動提供素材,沒事還搬個小板凳嗑著瓜子聽他擺鬼故事。

畢際有的兒子畢盛钜當家後,更是多次為他漲工資,解決他的後顧之憂。這使得蒲松齡內心備感欣慰,在畢家寫完6卷《聊齋志異》。

林賓日:抱4歲林則徐上學

或許是受家庭傳承的影響,林則徐的祖父林正澄、父親林賓日都考中了秀才,後來都做了私塾先生。

林則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就是他的父親。從幼年啟蒙到20歲去參加鄉試,林則徐一直在父親授課的私塾求學,對林家的家風家訓耳濡目染。

林賓日在林則徐4歲時參加鄉試考舉人,後因眼疾落選,在鄰居羅氏家中座私塾先生。

林家老小一共12口人,雖然有林父秀才身份領取的公糧和教書的薪水,生活依然非常拮据,甚至連一日三餐都無以為繼。

林母親陳帙是貢生陳聖靈之女,知書達理,瞞著丈夫做女紅貼補家用。夜間照明,林家只點一盞油燈。林則徐在《先妣事略》中寫道:“敝廬四壁,短幾一檠,讀書於斯,女紅亦於斯。”

貧寒家庭出身,讓林則徐從小就懂得人窮志不窮的道理,也牢記父親“不妄取一錢”的家教。

雖然生活困頓,但父母都沒有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加上天資聰穎,林則徐4歲就跟著父親上私塾。由於年齡太小,他坐在凳子上還夠不著書桌,林父就“懷之入塾,抱之膝上。”

儘管林父望子成龍,但也十分注意施教方法,從不壓抑林則徐的天性,讓他享受讀書的樂趣。

林則徐小時候淘氣,林父從不打罵。下課後,他讓林則徐放任玩,然後才抱在膝上,一字一句地教他識字讀詩。

林賓日著有《小鳴集》詩8卷,古文、時文各二卷.他不僅是個慈愛溫和的好父親,還是個因材施教的好老師,對幼年林則徐的觀察判斷十分準確。

林則徐7歲那年,當別的小夥伴還在滿地打滾玩泥巴時,他已經熟讀四書五經,開始學作八股文。

別人認為太早學作文不好,林父認為“此兒性靈,時有發現處,不引之則其機反窒,此教術之因材而施者耳”。

天資聰穎,外加父親的悉心培養,林則徐進步很快,早早讀完了儒家經典,等到八九歲的時候,就寫出了那句著名的詩句“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會作詩,擅八股,這為林則徐的科舉之路奠定了基礎。

14歲時,林則徐考中秀才。20歲參加鄉試中舉,27歲以殿試二甲第四名成進士,入選翰林院庶起士。

回憶和父親一起上私塾的時光,林則徐撰文記述:“府君之教,諄諄然,循循然,不激不厲,而使人自樂於向學。”

誨人不倦,循循善誘,擺事實講道理,以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啟蒙孩子的智慧,父親的教學方法,讓林則徐在求學和仕途上都很受益。

鄭板橋:為糊口多次執鞭

清朝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因為“詩書畫”三絕而名揚天下。

此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他的一幅《竹石》拍出了4600萬的天價,令人咋舌。

可活著的時候,鄭板橋並沒有享受到書畫帶來的豐碩回報,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溫飽線上掙扎。

為養家糊口,他多次拿起教鞭,當起了私塾先生。

鄭板橋出生於一個寒儒家庭,父親鄭立庵是一位私塾先生。他出生時,興化連年遭災,一家人生活困苦不堪。

後來,他4歲喪母,孩童時期的艱辛,說起來都是一把淚。

23歲那年,他和徐氏結婚,生的兒子早早夭折,而後又添了兩個“小棉襖”。一家幾口等米下鍋,他無奈走了父親的老路,26歲去儀征江村設塾授徒。

那時他還沒有考取功名,在私塾不被學生家長看重,薪水微薄,入不敷出。

當時的揚州扼南北漕運咽喉,有大批鹽商富賈聚集此地,為文人墨客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鄭板橋只當了3年先生,就辭職直奔揚州,邊讀書作畫賣畫,等待時機。

《襄汾縣誌》記載,鄭板橋曾在山西太平縣師莊(今襄汾縣趙康)尉家教書,留下書法石碣一塊,碣文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落款有“板橋”二字和兩方篆刻“鄭燮”、“丙辰進士”圖章。

如今,這份珍貴的書法石碣藏於襄汾縣博物館,是鄭板橋外出授課的寫照。

當年,山西巨富尉嘉常年往返揚州經商。因他喜好書畫,結識了剛中進士的鄭板橋,欲聘為私塾老師。

鄭板橋見尉嘉誠實憨厚,遂答應下來,千里迢迢趕去山西。

他認真講學,閒時吟詩作畫,把酒問天,興之所至,就揮毫潑墨、寫字畫竹。尉嘉極其喜愛,準備了一些上好的宣紙白綾,請鄭板橋多畫幾幅墨竹,裱好珍藏。

客居山西襄汾縣半年,鄭板橋為人師表,深受尉家敬重。

尉嘉誠懇向鄭板橋請教如何教育子女。鄭板橋沒講大道理,只揮毫潑墨,寫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

尉嘉找石匠精選石料鐫刻成碑,作為教育後代的座右銘。值得一提的是,尉家先後有20多人取得功名,進入仕途。

乾隆6年(1741)春,年近五旬才考中進士的鄭板橋,被派往山東范縣出任知縣,開始了長達12年的官宦生涯。

不過,鄭板橋特立獨行的性格在官場並不吃香。後因替饑民請賑得罪上司,被迫解甲歸田,歸隱于湖北宋莊,又操持起私塾先生的老本行,在龍興寺廂房授徒3年。

貧寒的家境,淒苦的身世,促使鄭板橋發憤讀書以改變命運。他不屑于做一個像父親那樣默默無聞的教書先生,考取功名才是他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

“教館本來是下流,傍人門戶度春秋。”他對私塾先生的職業認同感不高,始終有些寄人籬下的飄零感。

最後一次教書,依然沒有善終。

當初聘請他的鄉紳後來重僧輕師,加之他思念大縱湖對岸的故土,留下一句“曾見讀書朝北闕,哪聞念佛上西天”的調侃詩句,就憤而掛鞭,以賣畫為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

歸有光:夫人幫他收集教材

上海市的安亭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震川書院。

清道光8年(1828),為紀念歸有光在安亭開塾授課,時任江蘇巡撫陶澍奏請道光帝批准,在菩提寺東邊空地上建造震川書院,歷時3年竣工。

歸有光出生于一個文風昌盛的名門望族。

《震川先生集》記載:“歸氏世著于吳。自唐天寶迄於同光,百八十年,以文學科名為公卿侍從,有至令僕封王者。”

在當地人看來,“縣官印,不如歸家信”,由此可見其家族在當地的聲望之隆。

然而,到歸有光這輩,家道日益中落,母親早亡,父親窮困,他承擔起了振興家業的重任,力求在“讀書久不效”的家庭中一舉中第,封妻蔭子。

歸有光自幼聰慧,9歲就能成文章,10歲時寫出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14歲應童子試,20歲考取第一名。同年,他到南京參加鄉試。雖“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卻連連落第,5次榜上無名。

嘉靖19年(1540),35歲的歸有光受到鄉試主考官張治的賞識,稱讚他為“賈(誼)、董(仲舒)再世”,將其拔為舉人第二名。

以歸有光的才學和聲望,考取進士原本勝券在握,誰料日夜兼程北上,等來的仍是名落孫山。

我們從中學語文課本裡的《項脊軒志》讀出了歸有光的遠大志向和伉儷情深。

嘉靖21年(1542),37歲的歸有光離開項脊軒,隨續弦夫人王氏一起回到昆山與嘉定交界的安亭江邊(現昆山市花橋鎮東),住進王氏曾祖父王致謙在成化初年建造的世美堂。

世美堂周邊的環境十分優美,避開了世俗的喧囂。

歸有光一邊讀書應試,一邊開私塾教授學生。讀書講學兩不誤,這一教就是20多年。

一開始只有二三個學子與先生吟詩答對,久而久之,四面八方來的讀書人慕名而來,多達百十人。學生們都尊稱歸有光為震川先生。

講學授課離不開教輔資料,歸有光需要大量的書籍,既方便備課,有可讓學生借閱。

可他的藏書要麼被朋友借去不還,要麼在搬家途中遺失殆盡。這時,夫人王氏表現出大家閨秀的風範,帶領村裡的婦女老太四處收集圖書。沒過多久,就收集了好幾千卷圖書,其中不乏宋元時的舊版書。

所以,歸有光在《世美堂後記》中這樣回憶說:“以餘好書,故家有零落篇牘,輒令裡媼訪求,遂置書無慮數千卷。”

王氏不僅愛惜書籍,還愛收藏印章。她每收集到好書就要加蓋藏書印“世美堂印”,有時也會蓋上自己的閒章“魏國文正公二十代女”和“世美堂琅琊王氏珍玩”。

眾多印章之中,一枚“一往情深”的朱文印章最為特別,是歸有光與王氏相濡以沫的愛情信物。

講課的時候,歸有光用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編制教材,帶學生每日誦讀。

經歷了科場數十年的起起伏伏,他將自己未能完成的心願,寄予在了學生身上。

他在《山舍示學者》中勸導學生說:“第今所學者雖曰舉業,而所讀者即聖人之書,所稱述者即聖人之道,所推衍論綴者,即聖人之緒言。無非所以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而出於吾心之理……願諸君相與悉心研究,毋事口耳剽竊。以吾心之理而會書之意,以書之旨而證吾心之理,則本願洞然,意趣融液。與筆為文,辭達意精。去有司之程度亦不遠矣。”

他告誡學生,不要為俗學所染,應以聖人之言作為為人處事的準則,也應與聖人進行心靈的對話。只有這樣,才能“去有司之程度”越來越近,在科舉考試中博取功名。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但不常用”,卻對魯迅提出“怪蟲哉”的問題面露慍色,讓讀者印象深刻。

私塾先生的水準參差不齊,最好的先生是自己通過科舉獲得一官半職,不想當官或告老還鄉後興辦教育,他們能從啟蒙教到科舉應考,還能用自己的考場經驗為學生拔尖速成。當然也有讀書人屢戰屢敗、散盡家財,只得一邊教書一邊應考。

蒲松齡:想像受鬼魂禮遇

提起蒲松齡,大家都知道這人是個講鬼故事的高手。如果七夕節那天隨便看一篇他的“人鬼情未”,您就不會孤單,覺得廚房客廳衛生間哪裡都有“人”陪著您。

蒲松齡除留下一部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聊齋志異》,還投身私塾教育事業40多年,教到70歲那年教不動了才回家。

那麼,這位教育勞模的成果如何呢?

有學者統計,正如他的科舉悲劇一樣,蒲松齡從19歲開始考童試,一直考到71歲才讓主考官動了惻隱之心賞了個貢生。這位參加了近10次鄉試也沒能考取舉人的私塾教師,教出來的弟子也沒有一個通過鄉試考試,令人唏噓不已。

翻閱《聊齋志異》,《褚生》《嬌娜》等多篇小說都刻畫了教書先生。最耐人尋味的一篇是《愛奴》。文中既有作為私塾先生的蒲松齡自身的投射,又有他對人格尊重、價值實現的渴望,還有些對現實的無奈唏噓。

《愛奴》的主人公是一位教書先生徐生,他被路上偶遇的老者請到家中為外甥授課,受到很高的禮遇,並與丫鬟愛奴私交甚篤。

然而,徐生無法忍受蔣夫人對孩子的偏袒,因教育理念衝突而憤然出走。後來,他幡然醒悟,原來這家雇主一屋子全是鬼。

後來,熟人再次相遇,蔣夫人將愛奴相贈,對他的啟蒙之恩表示感謝。愛奴陪在徐生身邊,度過了最美好的私塾時光。然而,由於一次酒後過失,徐生導致愛奴亡故,追悔莫及,將其厚葬。

在蒲松齡生活的時代,私塾在科舉考試的主推下發展到最成熟階段,成為底層讀書人養家糊口的重要途徑。

當時的私塾老師,大多是屢考不中的秀才,至少也是讀了一輩子、考了一輩子的老童生。

蒲松齡19歲第一次考試,縣裡、府裡、道裡三級考試都是頭名。可惜25歲時家道中落,兄弟分家時,他只分到“農場老屋三間,曠無四壁”,不得不靠教書養活自己。

瞭解這段背景,再閱讀《愛奴》,就會心有戚戚焉。

瀋陽廣播電視大學許學甯老師研究發現,蒲松齡教書生涯最長的一段,是40歲那年到淄川西鋪顯宦畢府坐館,一待便是30年,直到70歲才撤帳回家。

畢府館東畢際有,原為江南通州知州,後被罷官歸鄉隱居,待蒲松齡有如親人。蒲松齡在畢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東家“商古略今”的聊伴,賞玩園林的遊侶,代寫書信的秘書,接禮待客的“禮賓使”。

同時,畢家老小都支持蒲松齡寫《聊齋志異》,不僅主動提供素材,沒事還搬個小板凳嗑著瓜子聽他擺鬼故事。

畢際有的兒子畢盛钜當家後,更是多次為他漲工資,解決他的後顧之憂。這使得蒲松齡內心備感欣慰,在畢家寫完6卷《聊齋志異》。

林賓日:抱4歲林則徐上學

或許是受家庭傳承的影響,林則徐的祖父林正澄、父親林賓日都考中了秀才,後來都做了私塾先生。

林則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就是他的父親。從幼年啟蒙到20歲去參加鄉試,林則徐一直在父親授課的私塾求學,對林家的家風家訓耳濡目染。

林賓日在林則徐4歲時參加鄉試考舉人,後因眼疾落選,在鄰居羅氏家中座私塾先生。

林家老小一共12口人,雖然有林父秀才身份領取的公糧和教書的薪水,生活依然非常拮据,甚至連一日三餐都無以為繼。

林母親陳帙是貢生陳聖靈之女,知書達理,瞞著丈夫做女紅貼補家用。夜間照明,林家只點一盞油燈。林則徐在《先妣事略》中寫道:“敝廬四壁,短幾一檠,讀書於斯,女紅亦於斯。”

貧寒家庭出身,讓林則徐從小就懂得人窮志不窮的道理,也牢記父親“不妄取一錢”的家教。

雖然生活困頓,但父母都沒有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加上天資聰穎,林則徐4歲就跟著父親上私塾。由於年齡太小,他坐在凳子上還夠不著書桌,林父就“懷之入塾,抱之膝上。”

儘管林父望子成龍,但也十分注意施教方法,從不壓抑林則徐的天性,讓他享受讀書的樂趣。

林則徐小時候淘氣,林父從不打罵。下課後,他讓林則徐放任玩,然後才抱在膝上,一字一句地教他識字讀詩。

林賓日著有《小鳴集》詩8卷,古文、時文各二卷.他不僅是個慈愛溫和的好父親,還是個因材施教的好老師,對幼年林則徐的觀察判斷十分準確。

林則徐7歲那年,當別的小夥伴還在滿地打滾玩泥巴時,他已經熟讀四書五經,開始學作八股文。

別人認為太早學作文不好,林父認為“此兒性靈,時有發現處,不引之則其機反窒,此教術之因材而施者耳”。

天資聰穎,外加父親的悉心培養,林則徐進步很快,早早讀完了儒家經典,等到八九歲的時候,就寫出了那句著名的詩句“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會作詩,擅八股,這為林則徐的科舉之路奠定了基礎。

14歲時,林則徐考中秀才。20歲參加鄉試中舉,27歲以殿試二甲第四名成進士,入選翰林院庶起士。

回憶和父親一起上私塾的時光,林則徐撰文記述:“府君之教,諄諄然,循循然,不激不厲,而使人自樂於向學。”

誨人不倦,循循善誘,擺事實講道理,以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啟蒙孩子的智慧,父親的教學方法,讓林則徐在求學和仕途上都很受益。

鄭板橋:為糊口多次執鞭

清朝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因為“詩書畫”三絕而名揚天下。

此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他的一幅《竹石》拍出了4600萬的天價,令人咋舌。

可活著的時候,鄭板橋並沒有享受到書畫帶來的豐碩回報,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溫飽線上掙扎。

為養家糊口,他多次拿起教鞭,當起了私塾先生。

鄭板橋出生於一個寒儒家庭,父親鄭立庵是一位私塾先生。他出生時,興化連年遭災,一家人生活困苦不堪。

後來,他4歲喪母,孩童時期的艱辛,說起來都是一把淚。

23歲那年,他和徐氏結婚,生的兒子早早夭折,而後又添了兩個“小棉襖”。一家幾口等米下鍋,他無奈走了父親的老路,26歲去儀征江村設塾授徒。

那時他還沒有考取功名,在私塾不被學生家長看重,薪水微薄,入不敷出。

當時的揚州扼南北漕運咽喉,有大批鹽商富賈聚集此地,為文人墨客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鄭板橋只當了3年先生,就辭職直奔揚州,邊讀書作畫賣畫,等待時機。

《襄汾縣誌》記載,鄭板橋曾在山西太平縣師莊(今襄汾縣趙康)尉家教書,留下書法石碣一塊,碣文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落款有“板橋”二字和兩方篆刻“鄭燮”、“丙辰進士”圖章。

如今,這份珍貴的書法石碣藏於襄汾縣博物館,是鄭板橋外出授課的寫照。

當年,山西巨富尉嘉常年往返揚州經商。因他喜好書畫,結識了剛中進士的鄭板橋,欲聘為私塾老師。

鄭板橋見尉嘉誠實憨厚,遂答應下來,千里迢迢趕去山西。

他認真講學,閒時吟詩作畫,把酒問天,興之所至,就揮毫潑墨、寫字畫竹。尉嘉極其喜愛,準備了一些上好的宣紙白綾,請鄭板橋多畫幾幅墨竹,裱好珍藏。

客居山西襄汾縣半年,鄭板橋為人師表,深受尉家敬重。

尉嘉誠懇向鄭板橋請教如何教育子女。鄭板橋沒講大道理,只揮毫潑墨,寫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

尉嘉找石匠精選石料鐫刻成碑,作為教育後代的座右銘。值得一提的是,尉家先後有20多人取得功名,進入仕途。

乾隆6年(1741)春,年近五旬才考中進士的鄭板橋,被派往山東范縣出任知縣,開始了長達12年的官宦生涯。

不過,鄭板橋特立獨行的性格在官場並不吃香。後因替饑民請賑得罪上司,被迫解甲歸田,歸隱于湖北宋莊,又操持起私塾先生的老本行,在龍興寺廂房授徒3年。

貧寒的家境,淒苦的身世,促使鄭板橋發憤讀書以改變命運。他不屑于做一個像父親那樣默默無聞的教書先生,考取功名才是他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

“教館本來是下流,傍人門戶度春秋。”他對私塾先生的職業認同感不高,始終有些寄人籬下的飄零感。

最後一次教書,依然沒有善終。

當初聘請他的鄉紳後來重僧輕師,加之他思念大縱湖對岸的故土,留下一句“曾見讀書朝北闕,哪聞念佛上西天”的調侃詩句,就憤而掛鞭,以賣畫為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

歸有光:夫人幫他收集教材

上海市的安亭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震川書院。

清道光8年(1828),為紀念歸有光在安亭開塾授課,時任江蘇巡撫陶澍奏請道光帝批准,在菩提寺東邊空地上建造震川書院,歷時3年竣工。

歸有光出生于一個文風昌盛的名門望族。

《震川先生集》記載:“歸氏世著于吳。自唐天寶迄於同光,百八十年,以文學科名為公卿侍從,有至令僕封王者。”

在當地人看來,“縣官印,不如歸家信”,由此可見其家族在當地的聲望之隆。

然而,到歸有光這輩,家道日益中落,母親早亡,父親窮困,他承擔起了振興家業的重任,力求在“讀書久不效”的家庭中一舉中第,封妻蔭子。

歸有光自幼聰慧,9歲就能成文章,10歲時寫出洋洋千餘言的《乞醯論》,14歲應童子試,20歲考取第一名。同年,他到南京參加鄉試。雖“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卻連連落第,5次榜上無名。

嘉靖19年(1540),35歲的歸有光受到鄉試主考官張治的賞識,稱讚他為“賈(誼)、董(仲舒)再世”,將其拔為舉人第二名。

以歸有光的才學和聲望,考取進士原本勝券在握,誰料日夜兼程北上,等來的仍是名落孫山。

我們從中學語文課本裡的《項脊軒志》讀出了歸有光的遠大志向和伉儷情深。

嘉靖21年(1542),37歲的歸有光離開項脊軒,隨續弦夫人王氏一起回到昆山與嘉定交界的安亭江邊(現昆山市花橋鎮東),住進王氏曾祖父王致謙在成化初年建造的世美堂。

世美堂周邊的環境十分優美,避開了世俗的喧囂。

歸有光一邊讀書應試,一邊開私塾教授學生。讀書講學兩不誤,這一教就是20多年。

一開始只有二三個學子與先生吟詩答對,久而久之,四面八方來的讀書人慕名而來,多達百十人。學生們都尊稱歸有光為震川先生。

講學授課離不開教輔資料,歸有光需要大量的書籍,既方便備課,有可讓學生借閱。

可他的藏書要麼被朋友借去不還,要麼在搬家途中遺失殆盡。這時,夫人王氏表現出大家閨秀的風範,帶領村裡的婦女老太四處收集圖書。沒過多久,就收集了好幾千卷圖書,其中不乏宋元時的舊版書。

所以,歸有光在《世美堂後記》中這樣回憶說:“以餘好書,故家有零落篇牘,輒令裡媼訪求,遂置書無慮數千卷。”

王氏不僅愛惜書籍,還愛收藏印章。她每收集到好書就要加蓋藏書印“世美堂印”,有時也會蓋上自己的閒章“魏國文正公二十代女”和“世美堂琅琊王氏珍玩”。

眾多印章之中,一枚“一往情深”的朱文印章最為特別,是歸有光與王氏相濡以沫的愛情信物。

講課的時候,歸有光用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編制教材,帶學生每日誦讀。

經歷了科場數十年的起起伏伏,他將自己未能完成的心願,寄予在了學生身上。

他在《山舍示學者》中勸導學生說:“第今所學者雖曰舉業,而所讀者即聖人之書,所稱述者即聖人之道,所推衍論綴者,即聖人之緒言。無非所以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而出於吾心之理……願諸君相與悉心研究,毋事口耳剽竊。以吾心之理而會書之意,以書之旨而證吾心之理,則本願洞然,意趣融液。與筆為文,辭達意精。去有司之程度亦不遠矣。”

他告誡學生,不要為俗學所染,應以聖人之言作為為人處事的準則,也應與聖人進行心靈的對話。只有這樣,才能“去有司之程度”越來越近,在科舉考試中博取功名。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