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決定了2件大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決定推廣一批具備複製條件的支持創新改革舉措, 為創新發展營造更好環境;

確定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措施, 滿足群眾需求、提高健康水準。

1

會議指出,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 去年6月以來部分地區開展相關改革先行先試, 破解創新驅動發展瓶頸制約, 探索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和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取得積極進展。

會議決定, 將目前比較成熟、已具備複製推廣條件的若干項改革舉措在更大範圍內實施, 絕大部分推向全國。

主要包括:

一是更有針對性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創新的支持。 搭建面向中小企業的一站式投融資資訊服務體系, 支援以從核心龍頭或大型企業獲得的應收賬款為質押, 為關聯企業提供融資, 發展貸款、保險、財政風險補償捆綁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

提高金融支援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二是更大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依託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 開展集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於一體的綜合服務。

三是允許高校和科研院所採取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專案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引進高層次或緊缺人才, 建立事業單位編制省內統籌使用制度。

四是拓寬外籍人才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轉換管道, 簡化辦理手續和流程, 對外國專家來華工作和入境許可實行一口受理、一窗發放。 鼓勵引導優秀外國留學生在華就業創業, 符合條件的可直接申請工作和居留許可。

五是實行國稅地稅聯合辦稅。 會議要求, 對其他尚未推廣的改革舉措, 先行先試地區要加快推進落實,

強化督查考核, 儘快取得實質性突破。 要及時總結成功做法, 並加以複製推廣。

2

會議指出, 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這一戰略性產業, 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事關全體人民切身福祉。

隨著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和老齡人口規模持續擴大, 這方面需求巨大且十分迫切。

2013年以來, 各地各相關部門積極貫徹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部署, 推進相關政策落實, 有效推動了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 醫療機構床位數、執業醫師數大幅增長, 社會資本已成為主要參與者, 社會辦醫療機構占比達45%, 群眾需求較旺的中醫保健、康復護理、醫養結合等服務機構蓬勃發展。

會議要求, 要增強發展健康服務業的緊迫感,

一是研究制定健康產業發展行動綱要,

科學界定內涵, 建立長效支持機制, 推進醫療健康與養老、旅遊、體育、互聯網等有效融合, 形成功能齊全、結構合理的產業支撐體系。

二是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發展改革委要抓緊出臺社會辦醫療機構、養老機構設置的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辦法, 破除制約發展的各種障礙。 加快推動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 對養老機構內設診所實行備案制。

三是衛生計生委要牽頭儘快建立綜合監管制度, 運用“雙隨機、一公開”方式,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對新型健康服務機構、跨界融合服務等探索實行包容、審慎、有效監管, 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

四是加大醫療、護理、康復等短缺人才培養力度, 支持發展重大創新藥物、短缺藥物、康復輔助器具等健康產品, 滿足市場和群眾需求。

五是注重利用社會力量補齊健康服務短板。 調整和新增健康服務資源優先考慮社會資本。 鼓勵社會力量發展健康體檢、專科醫療等服務。 放寬外資投資舉辦診所的股比限制。 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 大力扶持專業服務機構並鼓勵其他組織和社會志願者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

六是財稅部門要抓緊研究調整社會辦醫療、養老企業所得稅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 加快建立適應醫師多點執業的人員聘用退出、教育培訓、評價激勵、職務晉升等機制。 鼓勵發展保障型商業健康保險。多措並舉推動健康服務業規範有序加快發展。

監製:陳知春

編輯:王朝、趙剛

喜歡就給個贊吧!

鼓勵發展保障型商業健康保險。多措並舉推動健康服務業規範有序加快發展。

監製:陳知春

編輯:王朝、趙剛

喜歡就給個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