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別人家的小孩都在背古詩,我家娃娃不背就落後了!”

中國人喜愛品詩詞之美, 博學的爺爺主動請纓要教剛在呀呀學語的小孫子背誦詩詞, 還全家一起觀看《詩詞大會》, 培養國學細胞。

小寶貝似懂非懂, 被爺爺“教育”著著背了兩句唐詩, 還是對去玩滑滑梯更有興趣, 奶奶說:寶寶還小, 背這些個, 等大些再說吧!

寶寶要與同齡人比較, 學習背誦各類詩詞嗎?

蒙台梭利育兒經 | 2-3歲

2-3歲孩子的語言發育

2-3歲的孩學習語言, 幾乎都來自於他身邊發生的事情, 他很少會去描述昨天和明天。 過於抽象的語言表達, 並不是對寶寶最有益的學習。

因為寶寶很難想像, 那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如果孩子能夠背誦出來, 只能表明孩子對文字具有了記憶力, 但事物所表達的內涵他並沒有理解。

把詩詞當任務, 不可取

大人欣賞詩詞, 並不是僅僅為了背誦, 而是瞭解詩詞背後的意境, 表達的文化、以及背後技巧的欣賞。 與情感產生共鳴與享受,

這是一種藝術行為。

如果大人一旦把背誦當做是任務給孩子, 孩子學會的就僅僅是個語言符號。 而其內在的韻律、文化的力量, 思想情緒的寄託, 若無場景帶入, 孩子其實很難有詩詞意境中的同理心、場景感。 孩子學到的也僅僅只是個皮毛。

很多寶寶都會背三字經, 三字經成人也未必全懂, 孩子也只是用記憶的能力, 去做成這件事情。 其實此時寶寶對三字經所指的意義, 也是懵懂無知的。

寶寶可以“欣賞”詩詞

但低齡的孩子是否能夠去欣賞詩詞呢?恰恰也是可以的, 不要強迫孩子一定去記憶, 只要把他當做欣賞或者當做背景, 讓寶寶去欣賞傾聽, 不一定去表述, 對孩子也是很好的。 所以同樣的事情, 所做得目標不一樣, 不偏離超越孩子本身的意願與能力, 就能帶來的正面的作用。

很多詩詞本身擁有獨特韻律:就像聽音樂、聽歌曲, 孩子在音樂的氛圍中, 並不會演唱, 但會吸收到音樂的內涵與節奏。 詩詞的內在韻律, 及大人在朗讀時賦予的情感, 寶寶是能夠吸收到的。

這對於他早期對於他對詩歌的經驗感受, 也是有幫助的。

當寶寶長大以後, 會潛移默化的把場景裡面曾經學過的東西反應出來。 這就是早期經驗給孩子留下的印記。

任何教育, 都要回歸本原

孩子會背唐詩, 大人會很有榮譽感, 但對孩子來說,

是沒有實質性的意義的。 所以我們想, 將任何教育性的工作, 回歸到孩子自我的教育, 自我的學習當中。

這樣對於孩子來說, 學習是快樂的, 而並不是一種壓迫。 這樣孩子長大後, 會熱愛學習, 而不逃避學習。 當孩子早期學唐詩是一種壓迫的記憶, 當他到幼稚園到小學的時候, 他一定對詩詞是非常厭惡的, 以後更不會去欣賞詩詞, 學習我們民族所傳承的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