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一項國粹風靡美國,為何令韓國人坐立不安

麻將是我國古代發明的一種智力博戲。 由於麻將設計獨具匠心, 運牌技法變化無窮, 所以迷倒無數中國人, 成了中國民間最傳統, 又最具活力的娛樂。 自從20世紀20年代傳到美國後, 變成美國人最受歡迎的娛樂。 美國麻將社團, 設立之初只有12名成員, 如今發展到50萬名會員, 且大部分是女性。 在紐約布萊恩公園, 每天都有麻將的碰撞聲和人群的吆喝聲, 牌友們縱橫捭闔、大殺四方。

據史料記載, 麻將的起源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宮廷遊戲——博戲。 博戲曾受到歷史上一些帝王的青睞, 堯、舜、唐太宗等均經常參與。 因為博戲具有濃烈的娛樂性和博彩性, 所以很快就由宮廷流傳到民間, 風靡整個社會。

博戲發展到元末明初, 一個叫萬秉迢的人, 在閱讀《水滸傳》後, 被梁山好漢的行為所傾倒, 於是他潛心研究, 發明了“麻將”。 萬秉迢以108張牌, 喻指《水滸傳》中的108將, 如“九條”指“九紋龍”史進;“二條”指“雙鞭”呼延灼等;梁山108好漢, 來自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 於是增加了“東”、“西”、“南”、“北”、“中”;梁山好漢中既有貧農, 又有富紳, 他就稱“貧”為“白板”, “富”為“發財”;麻將分“萬”、“餅”、“條”三類, 乃是發明者“萬秉迢”的諧音。

但是, 韓國高麗大學教授陳志朋卻說:麻將起源于韓國, 原本屬王宮貴胄的遊戲,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 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 到李氏朝鮮時基本定型。 相傳, 麻將是古代韓國一位姓麻的將軍發明的, 如麻將的組牌方式, “清一色”、“一條龍”、“七巧對”等, 均是韓國古地名的諧音。 直到清朝中葉,

麻將傳入中國內地, 並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國觀眾廣為熟知的都 敏 俊(都 教 授), 經常在首爾韓屋村打牌, 因牌技精湛, 每打必贏, 普通人都不敢跟他過招, 是公認的“京城麻將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