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場秋雨一場涼 中藥熏浴來養生

隨著季節的改變, 我們的養生方式也要發生變化。 秋季天氣乾燥, 要注意潤肺去燥, 防治寒氣入侵, 因此深秋養生要做好保暖工作。

中醫指出, 中藥熏浴可促進血液運行, 是秋冬交替時節養生首選。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

中藥熏浴養生

秋季以肺為主髒。 肺主皮毛, 若肺之津液為求燥之邪所傷, 則可致皮膚、毛髮乾燥、枯黃;肺主氣, 司呼吸, 燥邪犯肺, 清肅失常, 則可致咳喘氣逆。 而母病傳子,

肺病及腎, 肺陰虛燥熱日久必致腎陰耗傷;到了冬季, 寒涼邪氣由腳下而生, 循足少陰腎經而入, 閉郁陽氣, 則可成腎陰陽兩衰之重證。 故而, 從寒露節氣起, 日常 保養除了養肺潤燥外, 還應兼顧溫煦腎陽, 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好準備。

專家指出, 此時的最佳養生方法非中藥熏浴莫屬。 藥浴和薰蒸療法都可通過藥液或熱蒸汽來潤育肌膚腠理, 促進臟腑間氣血運行, 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 此外, 藥 浴、薰蒸還具有散寒祛瘀的功效, 能為人體補充陽熱之力, 以順利度過嚴冬。 無論是全身還是局部, 不管浸浴還是薰蒸, 都是秋冬交替時節的養生首選。

另外, 由於熏浴過程中產生的熱效應可使人體血液迴圈及淋巴回流加快,

促進新陳代謝及人體排毒, 因而能夠起到改善肌膚色澤、質地, 減少脂肪囤積等美容美體功效, 是廣大愛美女士不可錯過的保健抗衰方法。

深秋養生 保暖要注意三部位

1、肩膀:

入秋後, 肩膀肩關節很容易受傷, 提醒換肩周炎的人要高度警惕, 對於喜歡穿吊帶衣服的MM要適可而止了,

畢竟, 健康比美麗更重要。

2、腳部:

腳部受涼, 身體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 另外, 足部也是人體的五臟六腑的敏感區和反應區, 若腳部著涼, 會反射性的引起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收縮, 對於患心血管病的人, 保護腳部暖和特別重要。

3、腹部:

人的腹部容易引起胃腸的不適, 導致腹絞痛和腹瀉, 而且腹部著涼特別對女性的危害很大, 容易引發痛經和月經不調, 特別在女性經期, 一定要做好腹部保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