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陽也有自己的伴星嗎?伴星究竟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你知道太陽也有自己的伴星嗎?你知道太陽的伴星究竟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嗎?我們現在就來揭開太陽伴星之迷。

在天文學上, 一般把圍繞一個公共重心互相作環繞運動的兩顆恒星稱為物理雙星;把看起來靠得很近, 實際上相距很遠、互為獨立(不作互相繞轉運動)的兩顆恒星稱為光學雙星。 光學雙星沒有什麼研究意義。 物理雙星是唯一能直接求得品質的恒星, 是恒星世界中很普遍的現象。 一般認為, 雙星和聚星(3~10多顆恒星組成的恒星系統)占恒星總數的一半多。 太陽作為一顆較典型的恒星, 它是否也有自己的伴侶——伴星呢?或者說, 它是否也屬於一種比較特殊的物理雙星呢?近幾年來, 這是科學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由地球上物種滅絕問題提起來的。

天文學家曾有過太陽具有伴星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 當人們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行軌道與理論計算值不符合時, 曾設想在外太空可能另有一個天體的引力在干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動。 這個天體可能是一顆未知的大行星, 也可能是太陽系的另一顆恒星——太陽伴星。

1984年, 美國物理學家穆勒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陽存在著一顆伴星的假說。 與此同時, 另外的兩位天體物理學者維特密利和傑克遜也獨立地提出了幾乎

說。 與此同時, 另外的兩位天體物理學者維特密利和傑克遜也獨立地提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假說。

穆勒在和他的同事們討論生物週期性滅絕的問題時說:“銀河系中一半以上的恒星都屬於雙星系統。 如果太陽也屬於雙星, 那麼我們就可以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了。 我們可以說, 由於太陽伴星的軌道週期性和小行星帶相交, 引起流星雨襲擊地球。 ”他的同事哈特靈機一動,

說:“為什麼太陽不能是雙星呢?同時, 假設太陽的伴星軌道與彗星雲相交豈不是更合理一些?”於是, 他們在當天就寫出了論文的草稿。 他們用希臘神話中“復仇女神”的名字, 把這顆推想出來的太陽伴星稱為“復仇星”(Nemesis)。 前面所提到的彗星雲一般稱為“奧爾特雲”, 它是以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的名字命名的繞日運行的一團太陽系碎片, 奧爾特曾認為它距離太陽15萬天文單位(日地平均距離), 可能是一個“彗星儲庫”, 其中至少有1000億顆慧星。 由於太陽伴星在彗星雲附近經過, 使彗星運動軌道發生變化, 因此引起彗星撞向地球, 結果引起了生存條件的變化。 穆勒說, 這種彗星雨可能持續100萬年。 這一觀點與某些古生物學家設想物種滅絕並不是那麼突如其來的意見是一致的。

人們考慮到,如果太陽有伴星的話,在幾千年中似乎卻沒有人發現過,想必它

是既遙遠又暗淡的天體,而且體積不大。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在1982~1983年,天文學家利用紅外干涉測量法,測知離太陽最近的幾顆恒星都有小伴星,這種小伴星的品質僅相當於太陽品質的1/15~1/10。此外,在某些雙星中,確實還有比這更小的伴星存在著。

為了尋找“復仇星”,穆勒等人用大型天文望遠鏡拍攝了大約5000張北半球暗星的照片。他們計畫每隔一段時期拍攝一次,來比較一下哪些暗星存在較大的“自行”,它們就是“復仇星”的選者了。如果他們在北半球找不出這樣的星體,他們還將探查南半球天空。一般認為,太陽伴星應屬於一種較小的恒星——紅矮星。可是,目前人們還沒有南半球天空的紅矮星表,觀測上的困難是很多的。穆勒說:“如果他們找到了一顆近似的星體,接下來事情就好辦了。”一旦從大海裡撈出了這枚針,要證明這確實是那枚針就不難了。

遺憾的是,至今缺乏更好的地質資料,尤其是隕石坑方面的資料,而地球上的證據不確定因素太大,以致於無法準確地說出“復仇星”天文鐘的週期性能精確到什麼程度。

總而言之,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推測,太陽很可能存在或有過伴星,但是要找

到它、證實它,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人們期望著科學家們早日解開這個宇宙之謎。

看來,宇宙中的奧秘真是太多了。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在什麼機緣下揭開太陽伴星的奧秘,但是,我們相信,那一天遲早會到來的。

人們考慮到,如果太陽有伴星的話,在幾千年中似乎卻沒有人發現過,想必它

是既遙遠又暗淡的天體,而且體積不大。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在1982~1983年,天文學家利用紅外干涉測量法,測知離太陽最近的幾顆恒星都有小伴星,這種小伴星的品質僅相當於太陽品質的1/15~1/10。此外,在某些雙星中,確實還有比這更小的伴星存在著。

為了尋找“復仇星”,穆勒等人用大型天文望遠鏡拍攝了大約5000張北半球暗星的照片。他們計畫每隔一段時期拍攝一次,來比較一下哪些暗星存在較大的“自行”,它們就是“復仇星”的選者了。如果他們在北半球找不出這樣的星體,他們還將探查南半球天空。一般認為,太陽伴星應屬於一種較小的恒星——紅矮星。可是,目前人們還沒有南半球天空的紅矮星表,觀測上的困難是很多的。穆勒說:“如果他們找到了一顆近似的星體,接下來事情就好辦了。”一旦從大海裡撈出了這枚針,要證明這確實是那枚針就不難了。

遺憾的是,至今缺乏更好的地質資料,尤其是隕石坑方面的資料,而地球上的證據不確定因素太大,以致於無法準確地說出“復仇星”天文鐘的週期性能精確到什麼程度。

總而言之,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推測,太陽很可能存在或有過伴星,但是要找

到它、證實它,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人們期望著科學家們早日解開這個宇宙之謎。

看來,宇宙中的奧秘真是太多了。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在什麼機緣下揭開太陽伴星的奧秘,但是,我們相信,那一天遲早會到來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