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那些年,遇到的奇葩老師,個個都很可愛

作者:紅竹

01

五六歲的時候, 我隨父母來到鄱陽湖邊, 劉家嶺煤礦、紅旗農場。 父親成分高, 被遣送到那, 和貧下中農一起勞動。 像我家這樣的,

全國各地的都有。

大人們勞動學習, 小孩子無人管束, 漫山遍野瘋玩。 一些叔叔伯伯倡議, 把這些孩子是組織起來, 讀書學習。 一上海的女知青毛遂自薦, 負責教孩子們功課。

我們大概二十幾個孩子, 大的十二三歲, 小的五六歲, 統一歸女老師教。 五歲我在一年級, 哥哥念三年級。 從一到五年級的孩子, 擠在一間大屋裡上課。

老師先教一年級的, 再講二年級的, 以此類推。 每節課只聽五六分鐘自己的課, 然後寫題做作業。 老師講你學的課程, 你就認真聽;老師講別的年級課程, 你就認真寫題做練習。 這要求你嚴格自律, 自我管理。

男孩子多, 頑皮不聽話, 調皮搗蛋的男孩, 時常捉弄老師。 有時是青蛙, 有時是小蟲子, 有時是小麻雀,

會從老師的書桌抽屜或書櫥裡蹦出來。

哥哥很淘氣。 有一次。 他捉了一隻青蛙, 放在講臺抽屜裡, 被老師懲罰, 拿戒尺打了手掌。

一學期下來, 孩子們沒有學到什麼東西, 還越來越不服管教, 經常把老師氣哭。

02

過完年後的新學期, 我們被轉到正規學校去念書。

學校離得遠, 要走一個半小時。 天剛亮, 四周都是靜悄悄的, 我和小夥伴們背起書包就出發了。

月亮在天空, 小草兒好像在等著我們似的揚起脖, 在微風中搖擺不已。 毛毛草最讓人喜歡, 晃動的小腦袋在迎風招展。 那時候, 整個心裡都是活的。

班主任老師也是位上海知青。 她長得漂亮, 說話很溫柔。 她讀課文時, 全班鴉雀無聲, 那好聽的聲音, 比歌聲還還好聽呢!

一到課間時間, 如離弦的箭, 沖向操場。 我喜歡上了高低杠, 上騰下挪地飛旋, 很好玩。 有一次, 下杆時平衡沒有掌握好, 落地時一個趔趄, 腦袋磕到低杆上。

頭頂一麻, 一股熱熱的東西順著流了下來。 我伸手撫了下額頭, “出血了”腿發軟, 發怵動不了了。 “天哪, 你, 流了好多血呀!”旁邊同學嚇得趕緊告訴老師。

老師抱著我, 飛跑著去醫院。 “嗯, 還好, 皮外擦傷”, 醫生說完, 剪掉頭頂的一小撮頭髮, “小妹妹沒事!最多留個米粒大小的疤痕, 頭髮長長就蓋住了, 不會破相的!”

老師的白襯衣上, 染上了斑斑血跡。 她那麼愛美, 會不會生氣?我心裡七上八下, 生怕她會告家長, 回家要被爸媽罵的。

從醫院回學校, 老師讓我在她床上躺著, 不許亂動, 讓家長來接。 醫生說, 頭部受撞擊, 還要觀察幾天, 多休息, 不要劇烈運動。

中午, 老師幫我把帶的飯盒熱了, 還給我加了個荷包蛋。 那時候, 雞蛋可稀罕了, 並不是每天都能見著, 很多人都買不到的。

再後來, 落實政策, 我們都回歸到原地, 再也沒有見過。 老師的音容笑貌, 一直縈繞在心, 很難不感念她。

03

高中時, 最該感謝的是語文老師。 五十多歲的楊老師, 頭髮有點發白, 雙目炯炯有神。 他身為教務主任, 親自抓語文課教學, 抓學習重體能, 雙目炯炯有神, 一口很標準的普通話, 很受學生們的喜歡。

每天天剛濛濛亮, 學生還沒醒, 廣播裡就傳來楊老師洪亮的嗓音, “同學們,為高考加油。你們拼的考試,實際拼的是體力,到操場跑兩圈,再統一做廣播體操!”

記憶裡的高中階段,早操時,主席臺上楊老師是必到,極少有缺席的時候。

每年開運動會,楊老師要求每個學生都得參加,說,重在參與。

體育委員把名單報上去,楊老師看了一下,“有的同學沒發現自己的優勢呢?個別同學參賽項目報太少了。XX,你有後勁,參加1千米;依琳,個子那麼高,報個跳高。”楊老師邊說邊在項目上打“勾”。

“楊老師,我從來沒參加過跳遠項目,都不知道怎麼起跳,不會呀!”“這幾天可以練練,你個子高身體輕盈,相信你能把握好,重在參與!”,依琳還想說什麼,看著老師,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明擺著“趕鴨子上架”!

誰也沒料到,依琳既然拿到了年組第二!同學們驚異無比,以為發現依琳的潛力。還是楊老師,“排除法嗎,都認為跳高難,都不報名,個高彈跳好的,自然佔優勢。”同學們頻頻點頭。

“老楊”的教學方法,在很多年後得到印證。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健康是一輩子的基石。有好身體,人才能走的更遠。

04

英語課,卻給同學們帶來別樣的感悟。

劉老師,文憑不高,水準很高,。發音純正的美式口語,不像山溝溝裡出來的老師。

劉老師戴一幅金絲眼鏡,桀驁不馴的樣子,說話幽默風趣。“你們可以隨意一點。在國外,同學跟老師之間,用不著這麼一本正經。可以開開玩笑,說點輕鬆的話。”

劉老師是地富子弟,文革時期沒資格上學。十幾歲,為生活所迫到礦上挖煤。白天下到幾百米深的井下作業。晚上從井底上來,累得只想躺在床上睡覺。

同屋住著的是一個右派分子。一老一少,很有距離感,都不熟悉,也不說話。從井下回來扒兩口飯,累得倒頭就睡。那個老頭子挺有意思的,睡不著的時候就唱歌,唱《國際歌》,還是英文的。

小劉插不上話,天天聽著旋律,聽著英文發音。聽長了,他就跟著哼哼起來。有一天,他興致很高,瞅老頭子已經睡下了,他開口大聲唱。

那個老頭子聽著,“咕嚕”一下從床上坐起來,沖他嚷嚷,“哎,我說你過來,你願不願跟我學英文啊!”

“好啊,我當然願意呀,您就當我的老師吧。”

“嗯,行!從字母和音標開始吧,今天開始教你學習。“

老頭身邊只有一本《牛津字典》和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就是學習英文的教材。

這個老頭子,原來是浙江大學外語系的教授。黑五類分子,出身不好,只能來挖黑煤。老教授後來落實政策,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臨走還告訴他,“你記住啊,你這英語學了也不白學。你必須得用起來,你還是要繼續學習,知道嗎?”

小劉記住了老教授的話,開始準備高考,每次政審都不過關。後來,年齡大了就放棄了。

有一次偶然的機會,高中唯一的英語教師生病。小劉作為代課老師,給學生們上了幾堂課,獲得了極大的反響。他的教學方法易學易懂,很受學生的歡迎。

劉老師很拽,上課時只拿一本書,從來不看教案。他說,老師教學,教案都熟記於心,你現翻現看,是個稱職的老師嗎?

他自創一套英語教學方法,學生只要跟著他的思維,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做題,成績不提高都不可能。反復提點,反復記憶,是劉老師的方法。

他教的班級,學生的英語成績遠超其他班級,不服不行!

今天,9月10號教師節,很想念我的老師。

他們,有的已經不在人世,願天堂裡安好;

他們,一直在我們的心裡!今生從不忘記。

(感謝閱讀~,相遇是緣分,記得關注我哦)

“同學們,為高考加油。你們拼的考試,實際拼的是體力,到操場跑兩圈,再統一做廣播體操!”

記憶裡的高中階段,早操時,主席臺上楊老師是必到,極少有缺席的時候。

每年開運動會,楊老師要求每個學生都得參加,說,重在參與。

體育委員把名單報上去,楊老師看了一下,“有的同學沒發現自己的優勢呢?個別同學參賽項目報太少了。XX,你有後勁,參加1千米;依琳,個子那麼高,報個跳高。”楊老師邊說邊在項目上打“勾”。

“楊老師,我從來沒參加過跳遠項目,都不知道怎麼起跳,不會呀!”“這幾天可以練練,你個子高身體輕盈,相信你能把握好,重在參與!”,依琳還想說什麼,看著老師,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明擺著“趕鴨子上架”!

誰也沒料到,依琳既然拿到了年組第二!同學們驚異無比,以為發現依琳的潛力。還是楊老師,“排除法嗎,都認為跳高難,都不報名,個高彈跳好的,自然佔優勢。”同學們頻頻點頭。

“老楊”的教學方法,在很多年後得到印證。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健康是一輩子的基石。有好身體,人才能走的更遠。

04

英語課,卻給同學們帶來別樣的感悟。

劉老師,文憑不高,水準很高,。發音純正的美式口語,不像山溝溝裡出來的老師。

劉老師戴一幅金絲眼鏡,桀驁不馴的樣子,說話幽默風趣。“你們可以隨意一點。在國外,同學跟老師之間,用不著這麼一本正經。可以開開玩笑,說點輕鬆的話。”

劉老師是地富子弟,文革時期沒資格上學。十幾歲,為生活所迫到礦上挖煤。白天下到幾百米深的井下作業。晚上從井底上來,累得只想躺在床上睡覺。

同屋住著的是一個右派分子。一老一少,很有距離感,都不熟悉,也不說話。從井下回來扒兩口飯,累得倒頭就睡。那個老頭子挺有意思的,睡不著的時候就唱歌,唱《國際歌》,還是英文的。

小劉插不上話,天天聽著旋律,聽著英文發音。聽長了,他就跟著哼哼起來。有一天,他興致很高,瞅老頭子已經睡下了,他開口大聲唱。

那個老頭子聽著,“咕嚕”一下從床上坐起來,沖他嚷嚷,“哎,我說你過來,你願不願跟我學英文啊!”

“好啊,我當然願意呀,您就當我的老師吧。”

“嗯,行!從字母和音標開始吧,今天開始教你學習。“

老頭身邊只有一本《牛津字典》和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就是學習英文的教材。

這個老頭子,原來是浙江大學外語系的教授。黑五類分子,出身不好,只能來挖黑煤。老教授後來落實政策,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臨走還告訴他,“你記住啊,你這英語學了也不白學。你必須得用起來,你還是要繼續學習,知道嗎?”

小劉記住了老教授的話,開始準備高考,每次政審都不過關。後來,年齡大了就放棄了。

有一次偶然的機會,高中唯一的英語教師生病。小劉作為代課老師,給學生們上了幾堂課,獲得了極大的反響。他的教學方法易學易懂,很受學生的歡迎。

劉老師很拽,上課時只拿一本書,從來不看教案。他說,老師教學,教案都熟記於心,你現翻現看,是個稱職的老師嗎?

他自創一套英語教學方法,學生只要跟著他的思維,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做題,成績不提高都不可能。反復提點,反復記憶,是劉老師的方法。

他教的班級,學生的英語成績遠超其他班級,不服不行!

今天,9月10號教師節,很想念我的老師。

他們,有的已經不在人世,願天堂裡安好;

他們,一直在我們的心裡!今生從不忘記。

(感謝閱讀~,相遇是緣分,記得關注我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